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学生网络教育的思考

中学生网络教育的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网络也因其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综合性和快捷性等特点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上网冲浪已成为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逐渐增多。面对这种不可阻挡的网络热潮,学校对中学生的教育,教学也面临着观念、思路、方法的更新。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保证中学生在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的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教育的特点

网络随着科技的进步,已经在世界各地飞速发展,并大量的运用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网络教育也如此,教师通过这种新型的网络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空间与时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能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构建更好的、快捷的交流平台。所以,真正的网络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把网络仅仅作为一个信息载体,而是由于信息载体的改变而引起的知识传递方法的改变,知识获取手段的改变,信息交流方式的改变。

二、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对于处于网络信息时代的中学生而言,他们对通过网络途径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愿意通过网络教育这种新方式进行学习,因为通过网络教育,他们可以学到更加广泛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和创新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网络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言论,学生在网络上可以相互交流,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课程、时事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网上进行讨论而不需任何人批准。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这个开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在不知不觉中极大的发挥了自已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

2、网络教育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其发展并不成熟,对网络的相应法律也并不完善,特别是中学生,由于他们的自制力和判断力有限,加上网上内容又参差不齐,有许多内容缺乏科学性,或者真实内容与虚拟内容相混杂,很容易使其迷茫,从而盲目的跟随。

对于网络教育还有一个负面的影响是:它容易促使中学生形成角色错位,使人际交往萎缩为“人机”交往,在网络环境中,学生的网上行为往往是在“虚拟”的世界中发生的,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真实交往,而是“人—机—人”交往,这种交往方式的发展将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产生人际关系交往中的新障碍——不能直接体验真实的人际生活。

所以,为了使网络教育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正确的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网络学习,避免和克服其负面影响,使网络教育发挥最大功效。

三、学生沉迷网络的动因

网络沉迷是一种强烈的渴求并反复地应用网络取得心理满足的心理状态。通常中学生迷恋网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1、中学生所处的特殊心理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有着明显增强,处处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加之互联网络信息无所不包,内容公开自由,所以许多中学生经常通过网络来获取各种信息,如:新闻、娱乐动向、学习资料等。但是,也由于中学生认识发展的不成熟和不稳定,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如果不能分清这些信息的实质,不加筛选处理而冒然接受,很容易走入误区。

2、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

网络本身就具有跨时空性、多极主体性、双方交互性和自由公开性,正因它的这种特性而深深地吸引了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学生。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尽情的分享快乐,毫无顾忌的宣泄愤怒,从而缓解自己的情绪压力;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从而更加快捷的获得新知;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掩饰真实的自我,从而得到更加自由的发挥。

四、网络教育的对策

1、把网络教育具体运用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消除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做好网络教育,首先教师也必须通过不断学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应学生,适应网络,适应社会,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抓住网络这个良好的教学载体,认清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诸多优势,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网络知识。

2、强化法制教育,积极开展身心健康指导,开设网络指导课和知识讲座,建设一个规范、开放的校园网络学习氛围。

由于网络的开放自由性,其空间虚拟幻真幻假,各种信息良莠并存,利用网络犯罪也屡见不鲜。面对这些负面影响,学校应积极强化学生的网络法制学习,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和讲座,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网络法制知识,有效的抵御虚拟网络的负面影响。

3、结合本校的特色,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师生共同营造具有现代特色的校园网络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站使学生了解学校历史,办学理念,通过设立校园论坛,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有的放矢,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良好校园氛围的建设中来,从而更有利于健康网络教育的实现。

4、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网络素质,加强对学生上网的监督力度。

目前,我国的许多家庭都已经安装电脑上网,校园网络也是如此,这给中学生上网提供方便;同时,也间接要求需要提高家长和教师的网络素质来对学生进行监督。要抓好网络时代中学生的道德工作,教师与家长必须了解网络,关注学生网络动态,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监督、纠正学生的网络行为。因此,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网络素质,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加大监督力度,是防止学生受网络消极因素侵蚀的重要途径。

总之,网络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必须正确地引导中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结合网络自身的功能和特点,让中学生掌握网络学习技能,增强信息分辨能力,促使中学生积极使用网络、正确使用网络,从而达到发挥网络教育的正面积极教育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课程设计标准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学生上网的几点对策
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