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桓公十四年(6)腊月围城
公元前697年,甲申,周桓王二十三年,鲁桓公十五年,齐襄公元年,楚武王四十四年,陈庄公三年,郑厉公四年。
01
公元前698年齐釐公禄父崩,同时发生了一件事,宋国率领齐、蔡、卫、陈四国组成五国联军进攻郑国。
《春秋》:“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原因是报公元前700年冬到公元前699年春,也就是桓公十二年至桓公十三年时被郑鲁联军打败的仇。
这个时间节点很有意思,公元前698年冬十二月初二(如按干支历应该是公元前697年正月初二)齐釐公崩,这时,齐国已经接受宋国的请求,与宋军一起出兵郑国。按照当时的行军速度,平均日行30里,从齐国出发,途径宋国,最后到达郑国,起码要提前一个月出兵。这时齐釐公还没有崩,应该是卧榻养病中。
但齐国一直跟郑国交好,齐国被北戎攻击时,郑国当时的太子郑忽还率兵救援。按道理说,齐釐公不应该在弥留之际还给齐国树敌。那么另一个可能性就很大,那就是齐釐公此时已不能处理国政,国政由太子姜诸儿,也就是历史上的齐襄公代理。
纵观齐襄公的外交策略,就是近处威压纪、郱(píng,古邑名,纪地,后属齐,在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南,即魏家庄遗址所在地为郱邑) 、鄑(zī,纪国邑名,在今山东省昌邑市西北)、郚(wú,纪邑,后属齐)这些小国鄙邑,西攻卫国,支持宋、陈、蔡消耗郑国,为将来进入中原扫清障碍。
所以,齐釐公病倒,齐国政权交接期,由齐襄公下令,齐军加入宋国为主的五国联军进攻郑国的可能性很大。
《春秋》用“以”字来表示这次战争的主从关系。
以,依照,率领。《左传》里,杜预在注里说:“凡师能左右曰'以’,例在僖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
《公羊传》说:“以者何?行其意也。”“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按照宋国人的意志行动。
《谷梁传》说:“以者,不以也。民者,君之本也。使人以其死,不正也。”这段话缺主语,补齐了主语以后,就是说,率领军队是不该率领的意思,民是为君者之本,不能让人民白白送死,这是不对的。这话是对谁说呢?对齐、蔡、陈、卫这四国国君说的。
看来三传对这次战争都是持否定态度的。
那么《春秋》呢?
也是持否定态度的。证据就是在这个“以”字上。
《春秋》在描述多国联军时,一般不用介词,用的时候也有用“及”、“率”这些字眼。“及”表示国与国之间的地位差不多,“率”则多用于大国率领小国军队。
“以”通依,多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命令,比如《隐公九年》:
“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
奉周天子的命令讨伐宋国。
而对这次五国伐郑用“以”这个字眼,就说明其他四国是在宋国的要求下出兵的,这个要求很可能不是客气的请求,而是严厉的逼迫。
《公羊传》说:
“四国本不起兵,当分别之,故加以也。”
仇心切的情况不一样,但被宋国逼迫,所以加上“以”字。
《谷梁传》则说:
“刺四国使宋专用其师,轻民命也。”
虽说仗打赢了,但这是非正义的战争,依然可以看做无端让士兵去送死。
02
《左传》:
“冬,宋人以诸侯伐郑,报宋之战也。焚渠门,入,及大逵。伐东郊,取牛首。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
“渠门”,郑国都城外城之门。
“大逵”,大道,但除了《左传》这里用,其他地方很少见。杜预注说:“道方九轨”,意思是这条大道能并行九辆战车,按一辆战车1.75米左右的轨距,这条大道应该有16米左右的宽度,差不多相当于现在双向六车道的公路。这么宽的大道,在现代城市也属于城市主干道。这说明五国联军攻击到的地方距离郑国国都中心区域已经很近了。
“牛首”,郑国郊邑,在今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东北。
牛首邑到郑国国都新郑是一马平川,打下这里,如果驻军,那么会直接威胁郑国国都新郑的安全。
“大宫”,指郑国的祖庙。
“卢门”,宋国的城门。
“椽”,屋顶的椽子。《说文解字》说:圆形的叫椽子,方形的叫桷jué
五国联军打下了郑国国都东一百里左右的牛首邑,以此为前进基地,攻入郑国都城的渠门,打进了国都内的主干道上,并且攻陷了东郊的郑国祖庙,把郑国祖庙的椽子拿回去做宋国卢门的椽子。
这里有两点:
1、五国联军已经攻破郑国城门,攻入城市主干道,为什么没有进一步攻陷郑国王宫?有人解释为春秋时代为君子之战,攻入城门就算胜利,就代表攻陷王宫了。那为什么不直接写攻陷王宫呢?比如“入郑都”之类的?当年郑国攻打许国的时候,为什么不攻入城门后就停止?郑国当时是攻入了许国王宫,许叔率众投降,故而《春秋》记载“入许”。那么这次五国联军如果也是攻破了郑国王宫,就应该写“入郑”。但没有这么写,说明五国联军没有攻下郑国王宫。
那问题又来了。都攻入城门,进入主干道了,为什么没有攻下王宫呢?我推测可能是打不下来。
根据考古发现,春秋时代的城邑分为平原城邑和山区城邑,其基本构成都由“城”“郭”组成。“郭”是最外侧的一道城墙,在“郭”里还有一个内城,叫做“城”,一般是诸侯所居之地。“城”“郭”之间是生活区。
这种城邑构造就形成了“回”字形的结构。山区的城邑会因山而建,多为“日”字形结构。这种结构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北京城的城墙就是“城”,紫禁城就是“郭”。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城堡结构的城邑构造都是这样的,比如日本城堡,西方的城堡,其都有一层甚至好几层外墙,在城市的中心或者最险要的地方单独再建一个内城。
春秋时期淹城城郭遗址
内城的作用之一就是在“郭”被突破之后,能够维持城堡的核心人员进行持久抵抗,所以一般比内城还要坚固,且囤积很多的粮食、军械。而敌军因为受街道宽度的制约,无法像攻击“郭”一样,在广阔的地方展开队形,所以内城攻坚战往往很困难,要付出很大的伤亡。
在炸药出现之前,内城攻坚多用围困、火攻、水攻,但这三种情况五国联军都不具备。
围困需要时间,像新郑内城这样的堡垒,存粮的最低标准恐怕也是够吃半年以上。五国联军本是联合行动,最远的齐军是千里奔驰而来,后勤压力很大。且《孙子兵法》云:十则围之。围困内城需要十倍于内城守军的部队,就算是距离较近的宋国,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一支庞大的围城部队。
火攻的话就需要引火物,要么去新郑城外砍树,要么拆城内的老百姓房子。出于防守和生活的目的,当时的国都城外一两里地不可能有大片的森林,在敌国的都城城外远处伐木的危险系数较高,小股部队恐会遇袭,大部队出动则城内恐会反击。拆老百姓房子更不可能,拆了房子,郑国的百姓马上就变成了敌人,那小规模袭击恐怕更是层出不穷。
唯一有可能是水攻,但新郑距离黄河有一百多里,黄河水是引不过来的。新郑附近有溱水,洧水和渊水三条河流,但都不是大河,这就需要筑堤蓄水,那么问题的关键还是时间。春秋末期,智伯围困晋阳之战,借助较大的河流晋水,准备水淹晋阳城,筑堤蓄水还准备了一年多,整场晋阳之战打了三年。
时间,是五国联军最缺乏的,所以当围困、火攻、水攻都不行的时候,五国联军面对新郑内城的城墙,只能选择转而进攻难度较小,影响力又较大的目标。
那么东郊的郑国祖庙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五国联军的视线。
2、郑国祖庙肯定是被毁了。为什么呢?因为屋顶的椽子都被拆下来了。既然屋顶都被拆了,那墙多半保不住了。既然墙保不住了,那祖庙里的祭器多半也保不住了,那可都是青铜铸造的,是重要的物资。
那郑厉公为什么不救援呢?
首先,祖庙不是军事堡垒,不利于长期抵抗,而且祖庙多在内城之外。具体可参看北京太庙的位置,就在紫禁城之外。
其次,《左传》中说郑国祖庙在东郊,《说文解字》说:“距国百里为郊”。这个“国”多半是指诸侯国。可见郑国祖庙不一定在新郑城里,就算在新郑城里,也是靠近东边外城城墙的地方。
根据历史考证,春秋时期临淄城方圆2000万平方米左右,如果是个四方形的城池,那么每一边就有4.5公里的长度。考虑到齐国临淄是当时的主要经济中心,郑国国都缩小一点,按照边长3公里计算,在内城被围困的情况下,除非郑厉公用82迫击炮才能支援到郑国祖庙的守军了。
所以,郑厉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祖庙被毁,而无可奈何。毕竟,郑国最能打仗的郑忽被他排挤跑了。
所以,五国联军的最优选就是攻破防御力差的郑国祖庙,拿了战利品回去耀武扬威,而不是围困郑国国都。
那么各国得到实际的好处了吗?这个就不清楚了。反正齐国劳师远征,这一趟如果只能得到一些青铜器和抄掠来的资财回国的话,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不过牛首邑这个地方东距新郑百里,扼控汜水,可以护卫宋国水路行军路线的左翼,威压振郑都新郑,如果郑国出兵攻击宋国,还能提前预警,宋国最好不要丢弃。
从150年后鲁襄公时代,晋国率诸侯伐郑,集结地点依然是牛首邑来看,这个城邑郑国可能一直没有夺回来。
好,这篇就聊到这里。下一篇聊聊东周王二代,周桓王姬林。
---   End   ---

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及鸣翠柳者不回复。
E-mail:youwushuzhai@126.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元前701-680年,诸侯乐此不疲的快事:吃饭、睡觉、“打”郑国
第44章 联军伐郑:为什么鲁国居然也参与了伐郑联军?
【春秋风云 33】春秋有史以来参战国最多的一场战役是如何发生的?
郑、齐、鲁与蔡、卫、宋六国大混战,为何偏安一隅的戴国最终倒霉
宋国史话五:殇公连续侵郑只攻一邑,难道只是在报“入郛之恨”吗
春秋战国130余个国家之054【戴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