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14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每周坚持原创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非礼,可以导致不育,最终绝后吗?

1/4

原文

《传》: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传》:隐公六年,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
            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况不礼焉,郑不来矣。
《传》:隐公八年,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于郑,陈针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针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2/4

慌慌张张的迎亲背后

本篇的主角是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按照现代的称名习惯,应该叫姬忽,后来当了郑国国君,死后的谥号是郑昭公,昭是个好谥,《谥法》云:

  • 昭德有劳曰昭,

  • 容仪恭美听昭,

  • 圣闻周达曰昭

就是德智体美劳都差不多达标的意思,说明这个公子忽并不是忽悠,而是一位有德行的君主。但这位有德行的君主却做了一件无德非礼之事。

鲁隐公七年十二月,就是第13集中,陈国的陈五父在郑国盟誓时“泄泄如”好像丢了魂一样的事件之后。第二年,新结盟的陈国君主就向郑庄公建议把陈国大夫陈鍼(zhen)子的女儿嫁给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郑庄公同意了。

然后公子忽到陈国,迎接新妇,新娘子是妫氏(陈国贵族的姓),《左传》记得相当清楚,以至于我们可以查到确切的日期:

  • 公元前715年,农历四月初六甲辰日,公子忽到陈国迎亲;

  • 公元前715年,农历四月十三辛亥日,公子忽迎亲队伍从陈国启程回郑国;

  • 公元前715年,农历四月十六日甲寅日,公子忽迎亲队伍返回郑国;

郑国国都新郑就是现在河南新郑市,陈国国都陈城是现在的河南淮阳县,约200公里=400华里,现在开车走机西高速就是2个半小时。但古人没汽车,充其量坐马车,按照《尉缭子》的记载,古代一天行军距离约30里。唐朝时,交通工具升级,步兵一天强行军可以达到60里,骑兵90里。戚继光的部队一天一夜奔袭110里,已经是封建时代军队的行军极限了。

迎亲队伍的速度应该不会超过行军速度,那么公子忽从4月13日离开陈国到4月16日到达郑国,只用三天就赶了400里路,平均每天行进133里,这哪里是迎亲?这分明是骑兵长途奔袭!

那么疑点来了,这么慌张,到底为什么?!

2/4

烽火戏诸侯的后遗症

查阅史料的时候,我发现公子忽在迎亲时,很可能并不是从郑国出发,而是从东周王畿之地(现河南省洛阳市)出发,因为隐公三年的时候,记载公子忽在周王室的角色是人质。为什么公子忽会成为人质?要从烽火戏诸侯开始说。

西周灭亡的著名事件就是烽火戏诸侯,这个事件自然不是真的,改天我们再细说。但这个事件后,西周被犬戎攻破都城镐京,周幽王被犬戎杀于骊山,儿子宜臼在诸侯的拥立下打败其他继承人,继承王位,就是周平王。周平王依靠来勤王的晋国、郑国、虢国、秦国等诸侯国打败,准确的说是吓退犬戎

犬戎退兵以后,一方面因为原都城镐京被犬戎破坏的残破不堪,一方面也是诸侯之间的博弈结果,周平王把都城从陕西的镐京迁到了河南的洛阳,史称东周。这个事件被称为平王东迁。周平王是依靠诸侯的力量当上天子(当时叫天王)的,所以必然要对拥立的诸侯有所回报。东迁事件中,出力较大有秦国,被提升爵位封到陕西。还有郑国,就担任了东周王朝的卿士,是王室的执政官,权力很大。

郑庄公即位的时候,周王室已经在洛阳安顿下来。周平王一心想恢复西周时代的荣光,而郑庄公呢,则一心想做中原霸主。两个有野心的人在一起自然不会和睦相处,周郑的关系逐渐恶化。鲁隐公三年,周平王计划把卿士的职位授予虢国的国君,郑庄公听说以后当即就拍了桌子,准备收拾周平王。经其他诸侯说合,周王朝和下属诸侯国郑国互相交换人质,周王室的王子狐到郑国为人质,郑庄公的长子公子忽到东周的都城洛邑为人质。

不知道是不是被这个事情气的,周平王很快就一命呜呼了,即位的周桓王干脆把周平王的遗愿给落实了,真的把周王朝的卿士从郑庄公手里夺走,授予了虢国的国君。叔可忍婶不可忍,郑庄公一气之下,让大将祭足把王室领地之内温县的麦子给割了,九月份,又把巩义附近的禾苗替周桓王收了,扛回了郑国的粮库内。不让我当官是吧,收了你的麦子,饿死你个龟孙!从此,周郑关系正式破裂。

这种情况下,维系两国和平状态的人质自然就更加重要,因此,如无重大事件,正当理由,怎么可能让人质离开呢?

3/4

雪上加霜的郑国给周王室雪中送炭

因为确实发生了重大的事情。

隐公五年冬天,宋国攻打郑国的长葛,战争的起因是宋国的公子冯跑到郑国政治避难,原因在《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12集》里。这一打,就打了一年。

春秋时代的战争很少有打一年的,基本上都是三两个月结束战斗,不耽误农时,分出胜负即可,所以春秋时代的战争被称为“君子之战”。因此,如果一打一年,而且是连围带打的话,那就确实是有深仇大恨了。

隐公六年,宋国已经围困郑国的长葛一年,即将城破。这时候,周王室的领地内闹了饥荒,周王室向宋、卫、齐、郑等国借粮。谁借了呢?只有郑国。

三年前还想着饿死周天子这个龟孙的郑国为什么借粮?因为郑国面临的国际压力太大了。周边的大国,卫国、宋国、周王室都成了敌人或即将成为敌人,危机环伺,郑庄公不得不低头,借周王室这面大旗,先让自己政治正确,然后再逐步解决危机。

但是借粮的周桓王不乐意,看见郑庄公气都不打一处来,没有好脸色,“不礼”。这种情况连大臣都看不下去了,劝周桓王:“咦,我说老师儿,恁弄啥哩,咱从陕西迁过来,还是靠晋、郑这些大国帮咱哩。现在郑国来了,还带了油馍头和胡辣汤,恁还装龟孙,其他国家一看才不来哩,俺看呐,郑国以后也不会来了。”

不管周桓王乐意不乐意,郑庄公的目的达到了,在自己雪上加霜的时候,对周王室雪中送炭,缓和了与周王室的关系,占到了道义的制高点上。第二年,就是隐公七年,郑国和陈国结盟,结盟以后,陈国提出要嫁个贵族之女给郑国太子公子忽,郑庄公答应。于是公子忽就有理由从洛邑脱困而出了。

4/4

玩火会尿床

那么我们回到文章开始的疑问,为什么公子忽的迎亲之旅最终搞得跟骑兵奔袭一样?因为路上很危险,要赶时间。要赶快赶到陈国,陈国是盟国,所以在陈国可以耽搁时间长一点(一星期),但是从陈国回郑国的路上很危险,一旦周天子或者宋国派人截杀,怎么办?所以路上一定要赶时间,一天跑130里,累死马也要赶快回到国都。

公子忽带着从陈国娶的新娘安全回到国都,然后才去祭告祖先。他的岳父陈鍼子听说以后,就说:“这孩子,先娶了媳妇才祭告祖先,这是不按程序操作,非礼啊。这样怎么会有后代呢,没有后代,肯定会有个凄惨的将来啊?”

那是否按照程序操作就一定有后代呢?不见得。春秋时代没有后代的国君多了,下场凄惨的也多了,被州吁杀掉的卫桓公,被宋国权臣杀掉的宋殇公,娶妻子的时候都是按照先祭告祖先再结婚的程序操作的,也并没有得到祖先的保佑。

可见,按照礼法的程序操作并不能保证有后代,下场好。那么反之,不按照礼法程序操作并不能保证没有后代,下场凄惨。所以说,有没有后代,下场好不好,跟程序没关系,跟礼法没关系,后代儒生强行这么联系,只有一个结果:让人重视礼法。

这本质上跟我们吓唬小孩子“玩火会尿床”是一样的。成年人会这么吓唬小孩子的原因是,成年人知道,玩火最容易导致的后果就是失火,并不是尿床。但小孩子比较害怕的是尿床,所以用尿床吓唬小孩子,小孩比较容易相信。小孩子为什么比较容易相信毫无逻辑关系的联系呢?因为小孩子逻辑思维差。那么同理,儒生这么吓唬后代的国君,儒生自己信不信呢?大概率是不信的。

那么陈鍼子为什么说出这句预言,而且预言还真的准确了呢?公子忽最后确实是被臣子弑杀了。因为公子忽迎娶的是他女儿,又在他家住了几天,他肯定看出了公子忽性格上的缺陷,否则哪里会有老丈人诅咒女婿的呢?他这么说,无非是想给女婿女儿提个醒,又不方便说而已。

那么公子忽到底有什么性格缺陷呢?我们下集再讲。


-本文完-

我知道有物书斋的读者都是喜欢深度思考的。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系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铁血时代----公元前710年
春秋列国之一郑国
杂谈|宋国与郑国的恩怨:中原混战之启
西周后期分封的诸侯国——郑国
春秋小霸郑庄公
话说春秋战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