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奇门测官运一例
01

上一例《古法奇门测科举一例》之后,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张官德先生测官运的例子。

因张官德先生对六壬研究较深,奇门遁甲只是偶尔一用,所以他的奇门遁甲占例断语写的非常简单。也因其简单,故而断语干脆利索,言简意赅,是研究清代奇门遁甲预测思路的好例子。

咸丰乙卯年(公元1855年)申月白露上九局(农历七月)壬午日(公历9月2日)己酉时,时首甲辰,张仲远先生占官,戊辰命癸日干。
符禽八,值死九,符冲,天地反吟,门宫制迫。

先说一下局数——白露上九局。

查万年历可知1855年9月8日14:07分交白露节气,但张官德先生的案例中,在1855年9月2日就已经使用白露上元九局,这中间还相差六天,整整一元还多一天,那么张官德先生使用的是什么方法定局数(入式)的呢?

根据大量的古奇门著作我们可以知道,奇门遁甲有三种主流的入式方式,也就是定局数的方式。但看遍所有奇门古籍,无非就三种,这三种定局方法,都要:
  • 首先定出阴阳遁,通过定阴阳遁决定三奇六仪和星门神盘的顺逆排列,阳遁顺行,阴遁逆行;

  • 然后再根据节气定出局数,定出的这个局数决定了戊(甲子戊)落在地盘几宫,比如阳遁一局,戊就落到地盘一宫,阴遁七局,戊就落到地盘七宫,诸如此类。


在这一个环节就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因为奇门遁甲是把五天定为一元(具体原因也比较复杂,此处不赘述)。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年是有二十四个节气的,二十四节气中,一个节和一个气分别是十五天,合起来是一个月。

那么以奇门遁甲五天一元的分法,一个节或一个气就必然要分为三元,按古代的取名习惯自然不会取为ABC三元或者是123三元,所以就取名为上中下三元。
这样就形成了:

一年=24节气=72元(候)×5天=360天。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按照奇门遁甲的划分方法一年是360天,但实际上我们知道一年都是36X天,有时候364天,有时候368天,甚至有时候384天,这种运行方式必然导致节气和实际日期对不上。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古代使用的是以夏历为基础的,经过汉武帝时代太初历修订,又经过历代王朝修订的旧历,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农历,在加上干支历,再加上二十四节气糅合而成的历法。

农历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阴历正月十五,阴历三月初三,等等。对于农历来说,一年有大月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十三个月,其中某一月为闰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闰月则为闰八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

而二十四节气的确定依据是以夏至到冬至之间的时间段,约365.23日,用现在的天文术语说,也就是一个回归年。把这个回归年分为24段,每一段大概是15天2个小时2刻。

这时候如果严格按照二十四节气来走的话,就跟农历的一年对不上了。而我国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还采用了一套天干地支记录的方法,叫做干支历。

干支历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阳阳相配,阴阴相配,形成一套以60组干支循环纪时的方法。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
比如本篇文章发送的时间2121年5月15日21点19分,

  • 以农历来定就是牛年四月初四亥时(21—23点为亥时);

  • 以二十四节气来定就是立夏节第三元也就是立夏下元;

  • 以干支历来定就是辛丑年 癸巳月 癸亥日 癸亥时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中国的术数都是用干支历为基础进行起卦、起课、起局、起盘测算的,这时候就不能说每个月的初一是上元,初六是中元,十一是下元,只能以干支历来确定。

于是奇门遁甲就规定,
  • 当本日的干支中地支为子午卯酉的时候,就是上元;

  • 当本日的干支中的地支为寅申巳亥的时候,就是中元;

  • 当本日的干支中的地支为辰戌丑未的时候,就是下元。

那么更新的问题又来了,二十四节气、农历以及干支历的时间长度都不一样,难道说立夏上元第一天,这一天的地支正好就是子午卯酉?立夏中元第一天的干支中的地支正好就是寅申巳亥?

我想小时候学过追击问题的人都会明白,两人即便跑步的速度一样,两人跑的圈长度不一样,那么两人碰面的时间肯定不同。因此,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日子的干支和节气上中下元都是对不上的。

那么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呢?

那就需要人为的调整,把根据节气定出来的上中下三元与干支历进行校准。

这一校准就出来两个流派,一个流派认为应该随用随调整,一个流派认为应该到一个固定的时间,就像农历用闰月调时间一样,凑够日子再调,这两个流派分别是置闰派和拆补派。

02

清代大经学家江永在《河洛精蕴·奇门遁甲说》中说“古法定气,无盈缩,今法用平气,有盈缩。冬时气短,夏时气长,无论平气定气,积之久必时日有余,与五日符头不相当,须闰一局以补之。气未到而符头先到者谓之超神,符头未到而气先到谓之接气,此置闰超接之法。必须芒种、大雪之后,冬夏二至之前,盖二至后方分阴阳顺逆。一说气应始变法,如甲己日巳时交冬至方作阳遁冬至上元阳一局,其辰时在巳时前,只做阴遁大雪下元阴遁一局。此奇门之大略”

其实说的就是这一段,这一段也是《烟波钓叟赋》中“次将八卦分八节,一气统三为正宗,阴阳二遁分顺逆,一气三元人莫测,五日都来换一元,接气超神为准则。”中所讲的。

其中“次将八卦分八节”是在八卦图中将“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分布到八宫去,这八节同时也是道教经典中经常说的“三元八节”的“八节”“三元”则是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农历)。三元八节,本命元辰,北斗下日,这些日子是要做禳星祈福的法事的。
其中“一气统三为正宗”,则是将八宫中的八节再分十六气,这样二十四节气就平均分布到八宫中了。
其中“阴阳二遁分顺逆”,就是以冬至和夏至来确定阴阳遁,阳遁三奇六仪和神盘逆排(转盘),阴遁三奇六仪和神盘逆排(转盘),如果是飞盘则星门神仪全部按照阳顺阴逆来排。
其中“一气三元人莫测”,说的是把二十四节气分上中下三元,每一元5天,这样就形成了八卦中每一宫管45天的情况,这45天其实也相当于太阳在天空中走了45度,一天一度。
其中“五日都来换一元”,说的是五天一元,上中下元轮替。

上图来源于《奇门旨归》
“超神接气为准则”,从《河洛精蕴》中我们知道,超神就是节气没到,但符头先到了。这里又引出一个符头的概念,符头是什么呢?

因为60甲子中十天为一旬,一旬可以分为两个五天,就是2元,这样自然要划分一下,否则就容易乱。那么就从中间劈开,甲和己各为一个符头,甲管从甲开始的五天,己管从己开始的五天,再配上之前说的上中下三元的地支确定方式,就可以确定出来某一天的干支属于哪个节气哪一元。
《烟波钓叟赋》据考证是明代成型的歌诀,也就是说在明代,置闰和拆补两种方法是比较通行的做法。

在据传说是宋代的《遁甲符应经》中还有一种入式方法,叫做“陶真人法”,这种方法不管符头,只要节气一到,节气的第一天就是上元的开始,第六天就是中元的开始,第十一天就是下元的开始。这种方法叫做“无闰法”,也叫做“茅山法”。

不过陶真人本名陶仲文,是明代嘉靖时期的著名道士,按理说宋代的书里不能有明代的方法,所以这也许是考证《遁甲符应经》这本书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一个证据。

除此之外,古书再没有其他入式方法,有人跟我说,目前流行一种方法,就是拿农历的年月日时相加除以九,得出的余数就是局数,这种方法,我说我在书上没见过。

但古代民间有时候一些术士走江湖的时候,手边没有万年历,无法查历法,按照这种方法随机起一局来预测,也是有的,但这种方法没有根据节气来定,无法成为预测风水、调理风水和运筹趋避的依据。

对方说:“这种方法也也考虑节气啊,比如考虑以冬至和夏至来划分阴遁和阳遁。”

我说:“以冬至和夏至来划分阴阳遁是最基本的操作,类似于上车肯定要打开车门,但真正在入式的时候,是要契合天地之间的阴阳消长之气的,这个气,古人是以节气的方式表述出来的,而干支历则其实是太阳、月亮和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相对方位的刻度。如果入式不考虑节气和干支历,那么肯定无法契合天地之气,那么这个局拿出来预测是可以,但也仅仅是预测而已。”

对方说:“他说他是道家秘传,是不是确实有这种秘传,没有披露出来呢?”

我说:“如果说道家秘传的话,陶真人法才应该是道家之法。再说了,都21世纪了,清末民初术数大爆炸时期,该披露出来的早披露出来了。”

上图是一个完整奇门遁甲局数图,可以清楚的看到白露节气上元就是9局

03

好,介绍完枯燥的奇门遁甲入式方法后,我们言归正传。

张官德先生于1855年壬午日起奇门遁甲式盘,而使用的是六日之后的白露上元九局,这就可以看出其采用的是拆补法。

在张官德先生的自序中,称张仲远为观察,清代称呼道台为观察,可见张仲远为道台。此局为张仲远占官运如何。

我们注意到,在案例的开始处,写上了张仲远的出生年命戊辰年,以及八字的日干癸,但后文的占断中并没有使用戊辰年命和癸日干。但我们不能据此认为预测人八字的日干不重要,相反,张官德先生写到这里,说明必然是有用的,只是断语过于简略,没有显示出来而已。

我在预测中,也有过使用预测人八字日干进行定位的经历,准确率很高。

咸丰乙卯年(公元1855年)申月白露上九局(农历七月)壬午日(公历9月2日)己酉时,时首甲辰,张仲远先生占官,戊辰命癸日干。符禽八,值死九,符冲,天地反吟,门宫制迫。
【断语】:
占官以开门为主,飞在兑宫,得地得时,又得丁奇制庚,八月必有西方差事。因以升迁。但直使遇死门,在离,离九数,不过九年寿终。
案验:果八月得荆州差事,旋署道职,越九年到浙查关故。

【宗成释】:
占测官运,文官以开门为主,武官以杜门为主,张仲远是文官,故看开门。现代社会中,公检法司军就属于武官,遇到这些人预测官运,是要看杜门的,不能一味看开门。

如果会手动排盘,则知道开门“飞”在兑宫,这个飞很重要。开门落于兑宫,兑宫本属金,预测的时候又是秋季金旺之时,因此为得地得时。

测事得地不遭祸患,得时则一飞冲天。

丁奇落于兑宫,是为丁奇升殿,庚在旺地,本来丁奇无法克制得住,但丁奇升殿,丁奇也得天时,故而可以制住庚。

如果按照张志春老师的理论,丁+庚在格局上是文书阻隔的意思,又临开门,代表任命文书不会下达,也就意味着无法升官,但这么看就错了。

如果以主客论来说,地盘为主,天盘为客,我测升官得天盘丁奇降临,又得天盘开门降临,均有得文书升官之像。

开门落宫于兑,为内盘,按理说,应该在近处做官,但根据案验中的断语,张仲远竟然在荆州得到道台的职务,那么是否预测这个事情的时候,张官德先生和张仲远本人都在荆州附近呢?因为只有在荆州附近,才能与开门落在兑宫内盘的事实符合。

然后我查了一下张官德先生的六壬断例,在“咸丰乙卯年申月辛巳日丑时,张仲远夫子占离楚省”案例中发现了互相印证的部分,同时又发现了关于这个占官运的奇门遁甲局更多的断语,这可能是首次发现。

因为,在印刷的时候,张官德先生的这个六壬断例被印刷成了“张仲达夫子占离楚省”,如果不是通读了张官德先生的六壬和奇门遁甲的案例,断然不会发现这一点的。

在这个六壬占例中,张官德先生在案验中说:“时寓樊城,八月奉差到荆。丑月署粮道,旋即升补。”

看来张仲远夫子在问官运的时候,问了两次。第一次是辛巳日也就是9月1号的丑时(1-3点),问的是是否能离开湖北?第二次是在壬午日也就是9月2号的酉时(17—19点),问的是官运如何。

连续两天问了两次,且一次是凌晨,可见这位张仲远夫子当时心情是有多急迫了。

那么张官德先生对于这种一个事情连续问的人怎么办呢?先用六壬,后用奇门遁甲,互相印证。这也许是我们遇到同类事情,无法推辞时的可以参考的一个办法。

张官德先生在“附”中说:“奇门白露上元九局壬午日酉时占,同上。”

然后接着说:“占官以开门为主,落在兑宫,时旺地旺,又得星奇制庚,值符之宫生开门之宫,八月上流近处定有委署,此于壬课同吉,故并录之。”

在六壬课中的断例,增加了一句“值符之宫生开门之宫”,这一句非常重要。值符为一局之总气,假如开门宫旺相,而受值符宫所克,那么丁+庚这个格局,就会演变成文书阻隔,这个官就很难得到了。

我们再看一下问测处樊城和最后得官处荆州地理上是什么状态?


由上图可见,荆州上任处在樊城预测处的南边,或者说南偏西一点,那么奇门遁甲例中的断语“八月必有西方差事”,则不准确了。而大六壬案例中的断语“不惟不出楚(湖北古称楚)省,且差遣摄篆,只在西南近处,龙乘日马应是运粮之官。”

如此比较,六壬课对得官之处的定位比较明显一些。

“但直使遇死门,在离,离九数,不过九年寿终”,这一句是神断。我们平时不敢这么判断,皆因平时遇到生死之事较少,而张官德先生一生奔波,测过的人过万,在大量经验积累下,以及参考当时张仲远的年岁,故而下此断语。

“越九年到浙查关故”,浙是浙江,查关应该是个地名,但查不到,故不知在浙江省内的确切地点。

按时间看,应该是1863年癸亥年或1864年甲子年,张仲远亡故。这个时间段,浙江正好是太平天国统治之下,清廷正与太平军作战,这时候以垂老之身而赴兵火险地,自然是凶多吉少。

【宗成论】:
此局有两个要点。
1、求测人年命和八字的日干写出来了,预测过程中必然是会用到的,只是断语中没有。这一点要注意。

2、值使门死门与年命同宫,故而必然得官,得官也会在问测地的南边。但因值使门是死门,故而九年后,死气必然临身。

命也,数也。

---   End   ---

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及鸣翠柳者不回复。
E-mail:youwushuzhai@126.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节气与奇门遁甲的阴阳二遁
大六壬六十四课体解说
《大六壬指南》
十天学习奇门遁甲:奇门遁甲起局(1)
中华民族历法
【手把手教你学奇门】奇门遁甲定局原理和起局方法(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