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OOC读书】《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一本有慕课实战经验的人写的书

MOOC导读

近年来慕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人们对慕课的认识却千差万别。从慕课诞生的那天起,支持者众多,反对者也很众多,他们各有强大的理由。但本书的作者观察得知:很多评论者,无论是慕课的赞美者还是批评者,实际上从来没有真正地参加过某项课程的完整运作过程,无论是作为授课者还是学习者。但本书的作者哈珀先生却不同,他参加了很多慕课课程的完整学习和运作过程,也参与了edX、HarvardX等建设的具体设计,全程完成了在Coursera平台上学习的过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所以本书能使对慕课抱有兴趣、并且愿意亲身体验这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与技术模式的读者获得必要的背景知识与资料,并学会在涉及慕课的话题中基于客观事实作出积极的思考、探讨与评价。本书介绍慕课从哪里来,慕课在做些什么,面对的纷争和挑战是什么,慕课的未来将到哪里去?以及将为未来教育带来哪些革命性变化。


读者定位


慕课相关工作者、参与者

传统和互联网教育工作者

学生及家长

对慕课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作者简介


乔纳森·哈伯是一个作家和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教育技术领域的广泛研究。他是自由度项目主创人员,曾每周以播客的形式,采访主要参与MOOCs和其他形式免费学习的人员。他采访过阿纳特阿加瓦尔教授、EDX的CEO、Coursera联合创始人安德鲁·吴和其他MOOC教师和学生等。


目录


1.慕课元年

2.慕课的前世今生.

3.慕课的构成要素.

4.问题与争论

5.一种实验性文化的拓展

6.慕课发展之前景

后记

术语表

本书提及慕课供应商列表

补充资料

译后记


《慕课--人人可以读大学》中文版序


本书英文版即将付梓之际,我应邀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参加“MOOCS4D”学术研讨会。本次大会的议题涉及“慕课的发展与完善”,参会者包括各大慕课供应商、教育学研究者、政府相关政策制定者以及非政府组织领导人。各个领域的专家与学者云集一堂、畅所欲言,共同反思与探索当今慕课项目所面对的基础性话题——针对身处“金字塔底层”的学习者而言,大规模开放式学习模式的意义究竟何在?


谈及“金字塔底层”,这个短语的内蕴具有多重性,其中之一是向大家凸显以下客观事实——慕课,作为教育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新型工具,只有在利用它完成高等教育的学习者人数增长至2.5亿时,其重要性才得以充分彰显。据统计,2009年慕课学习者已经达到1.5亿人次,以此数据为基础,这一目标有望在2025年实现。鉴于该种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能够同时满足数万、甚至数十万学习者的教育需求,慕课的真正受益者应当是那些致力于倚借该种学习模式缩小全球教育资源差距的理想主义者与实践者。


本书正文中,将向大家介绍包括Coursera,edX和Udacity在内的慕课平台参与发展中国家或者边远地区教育改革与设备支援的诸多事例,这些故事毫无例外地获得了参与本次“慕课的发展与完善”会议的学者专家的关注、认可与支持。但是,如果对边远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关联性思考,我更倾向于对以下话题进行谨慎求证:在未来区域性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慕课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或者说,慕课应当产生怎样的作用?


例如,面对层出不穷的科技进步引导下的教学工具创新,“非洲虚拟大学”(该机构负责向非洲数十个国家提供在线课程)的校长巴卡里·迪亚洛就抱有十分谨慎的态度。在将某种创新工具引入本土教学领域之前,这位校长通常会对世界顶级大学(通常分布在美国与欧洲)的课程内容与本土教育基础的适应性与兼容性进行考证。其观点非常明确——并非所有跨越洲际的文化均会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融洽无隙的理想状态。另一方面,与巴卡里·迪亚洛先生的态度不同,微软公司全球教育战略研究部主管史蒂文·达根先生对慕课项目抱有积极而正面的评价,而其本职工作就包括努力解决项目设计过程中的读写性基础语言障碍,以协助世界各地的人们轻松分享免费电子资源。众所周知,在这些偏远地区,以本土语言为载体的知识储备供应不足,教学资源亦非常匮乏,甚至在有些山区根本就没有。


与上述国家与地区不同,中国具有独特的教育环境,其自主建立的两千余所高等教育机构已经陆续为两千万高中生提供了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不仅如此,这些院校中的佼佼者已经或者正在成为全球性大规模教育的主要参与者与积极推动者。


例如,Coursera与edX慕课平台已经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作,陆续推出50余门在线课程,以中英文双语教学,内容涉及从计算机科学到数学、从法律到中国文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课程。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也成功推出了自己的慕课项目——学堂在线,该项目充分利用edX开放式平台,广泛传播独立于edX公司的本土化课程。在清华大学的带动下,国内其他慕课平台亦开始建立并运行,主要服务于中国本土教育市场。


另一方面,中国拥有基数庞大的高等教育需求群体,这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其互联网使用者的数量也远远大于其他任何国家;我们依然应当指出,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口(尤其是农村地区)面对着与其他欠发达国家同样严峻的教育环境,因此不得不与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不均衡等问题做斗争。具体而言,这些问题包括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程序、网络连接的授权使用与限制使用、数字技术基本操作能力的缺乏等。更为遗憾的是,在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体制下,即将进入大学深造的学习者并未掌握这一阶段所必需的基本学习技能(包括对慕课课程语言的理解——当前状况下,绝大多数课程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而多数中国大学生的英文水平并未达标)。


鉴于上述一系列教育机会与迫切需求的广泛存在,我们可以将中国看做整体世界的微观缩影。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政府决策者面临着与其他国家的同行们同等棘手的难题。换句话说,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大家都在努力寻找针对相同困境的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绝大多数在Coursera或者edX慕课平台注册的学习者事实上已经拥有了学士学位,或者说,他们完全可以获取在传统寄宿制大学接受同样高等教育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谈及慕课项目将“有效拓宽学习者接受教育的机会”,这种评价还有意义吗?另一方面,我们是否能够对慕课向非高等教育需求者(例如针对全球公众健康问题对医学专业人员进行的培训项目)产生的积极意义视而不见,仅仅因为其未能同时(且迅速)履行缩短全球教育发展水平差距的使命?


与其他拥有庞大国民教育体系的民族相似,中国也拥有本土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据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拥有数千所大学,其中既包括一流的国家级高等教育科研机构,也包括规模或大或小的地方性大专院校,它们组成有机的整体,共同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类型化服务。那么,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否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由顶尖大学教授参与制作(通常与国际常青藤高校联盟合作)的慕课课程是否会对其他地区性二线、三线高等院校产生威胁?


如果慕课项目能够成为传统寄宿制大专院校的有效替代模式,应当依据何种标准对其进行认证?进一步,如果学生通过完成慕课项目的要求获取了学历文凭,又应当建立怎样的机制来对其学术诚信度进行验证?


在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传统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由现代媒介技术传播的远程教育模式并未得到显著回应,它们似乎更倾向于将慕课演绎为传统教学领域的某个教学环节。问题是,如果慕课丧失身份独立性而被翻转课堂模式所吸收,成为其复合式教学实验的组成部分,那么,当教师当场利用自己的课堂组成要素来填充慕课其他环节的空白时,这些要素(亦即教学法要求必须实施的复合型学习程序)又将从何而来?


在一年制学士学位项目中,我最后一批注册学习的慕课包含哈佛大学推出的课程——《中国历史》。我已在正文中描述过,这是一门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习者雄心壮志的课程——整整跨越15个教学月,同时也是迷你课程系列的典型代表。课题描述中注明“它是一门了解中国的绝佳课程”,就我从该门课程所获取的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而言,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已经建立起一套颇为精致的考试制度来对所有教育成果进行评估。我现在考虑的问题是,在目前中国教育环境下,具有悠久历史的考试制度是否能够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变动,以适应当代技术驱动型教育革新的需要?同时,针对类似慕课等随时随地可以启动学习的教育模式,是否可以设立一个兼具安全性与标准性的评估系统,继而建立一种崭新的形式来取代传统的教育文凭?


面对上述挑战与难题,应当怎样合理化应对?或许在中国(或者其他地区)正酝酿着与西方视角不同的应对策略,也许智慧的中国人将首先发现这些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案,我深知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答案。但是,考虑到包括慕课模式在内的教育技术革新可能刺激并引致数目庞大的被压抑已久的教育需求,我们目前亟须寻找到一种可行的方式来替代这些国家正在蓬勃进行的数以百计的高等院校在建项目(通常而言,这些追加院校的费用也相当高昂),帮助它们跨越耗资巨大的实体大学阶段,直接进入虚拟大学教育模式,为成千上万的需求者提供优质的教育机会。这与发展中国家跳过有线通信技术,直接跃入蜂窝式移动通信时代是同样的道理。如前所述,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留给我们的时间无多——2025年,将有2.5亿学习者进入高等教育需求高峰期,究竟我们能否在短短十年内寻找到开启宝库的密码,大家翘首以盼。


乔纳森·哈伯

2015年1月5日


前言


2013年,“美国哲学学会”(APA)东部地区会议中心。我快步走入宴会大厅。按照惯例,晚宴前会留给宾客一小段自由活动时间,俗称鸡尾酒时刻,大家三五成群聚在一处,品酒、吸烟、聊天,享受轻松一刻。对我而言,这种安排真是太体贴了。我进入大厅后,环顾四周,发现身边徘徊着许多求职者,虽然他们一个个看上去学有所成、胸有成竹,却又眉头紧蹙、心事重重。说实话,在这些佼佼者面前,我还真是不太自信。他们均为科班出身,手中至少握着一个博士学位。而我仅是哲学业余爱好者而已,在此领域中所获取的全部专业训练着实有限——仅包括由慕课提供的为期一年的强化学习。除此之外,我也零零散散地参加了一些其他免费在线学习项目,前提是我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业余时间。


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推特上介绍的一门课程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由杜克大学通过Coursera慕课平台向全球免费提供的优质资源,课程题目十分有趣——《再思考:如何推理与论证》,内容大致涉及逻辑学与辩论术等知识。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注册了该门课程,并按照授课标准完成了课后作业。课程结束前,主讲教授发布了考试内容,要求每一位学习者参加一项田野调查,调查报告成绩即为结业考试分数。顺利毕业后,我清晰地意识到,一项崭新的、极富潜力的变革正在传统教育领域悄然萌发,且势头强劲。


之所以做出如此论断,原因很简单。撇开学习过程的免费性不谈(当然,对于相当多的学习者而言,这是一个首先考虑的因素),这些课程资源本身也具有高端优质的特点,观点权威、编排严谨。我是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回忆起大学生涯所学的课程结构与体例,二者之间的近似度相当高。显然,正是资源的优质性与免费性两大特征,吸引了我与其他十多万名兴趣爱好者一起参加了这项在线学习项目,开始了在线注册、免费学习的新鲜体验。


说来有趣,直到今天我才恍然大悟,自己当初是无意识地参与了“慕课”的学习,并亲身体验了这项被称做高等教育领域发展最快、势头最猛、前景最广阔的教育平台的演进历程。


不同于以往教育领域的各种变革与转型(它们往往会历经若干年、甚至数十年的阵痛与磨炼),慕课的萌芽与崛起被压缩在高效的网络时代中。慕课的诞生过程颇具戏剧性,它的横空出世令包括教育领域专家在内的所有人大吃一惊,而大家此前对慕课的存在与运作模式一直毫无概念,直到2011年秋季。当时,斯坦福大学决定向公众推出最受本校学生欢迎的计算机课程在线教育版。试运行阶段,在线注册人数一路飙升,最终竟然达到16万多人。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一项崭新的神话在教育科技领域诞生了。遗憾的是,当时的大多数人仅是沉浸在这项令人震惊的数字所造成的冲击波中,却没有意识到这其中所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


看似平静的教育领域,激烈的角逐在汹涌的暗潮中酝酿,竞争一触即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自斯坦福大学。该校计算机专业的巴斯蒂安·特隆教授慧眼独具,抢先一步占领商机,创立了Udacity慕课平台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课程为主,课程数量少而精,有许多专为在线授课需要设计的细节,一经推出,立刻吸引了成千上万名计算机科学爱好者的目光。紧接着,特隆教授的同事安德鲁·恩格与达芙妮·科勒合作开发了Coursera操作平台,这是迄今为止发展最迅猛、覆盖面最广的慕课平台,拥有近500门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的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各种门类。嗅到这种极具挑战性与刺激性的气味之后,美国西海岸的各家新创公司不甘落后,迅速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结盟,合作投资数百万美元,争先恐后地迈入慕课市场,于2012年5月创立了非营利性edX慕课平台,该平台与全球顶级高校联盟,系统源代码全面开放,相比Coursera而言,课程设计更加灵活,运作模式也更为人性化。


如今回想起来,在我注册斯坦福大学Coursera平台推出的课程之前,全球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学生体验了这种大规模开放式在线教育模式的学习,且受益匪浅。2011年秋季,继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在线课程之后,数以百万计的学生涌入类似系统参加学习,各大科研机构也为其吸引,纷纷投入数百万美元对慕课操作平台进行研发,再加上世界著名学院免费提供的资源共享服务,一时间,慕课变得炙手可热,成为教育领域与主流媒体眼中的宠儿。


在慕课发展早期,媒体的报道似乎呈一边倒的趋势,纷纷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作出预测:慕课将是因消费过高而逐渐陷入困境的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者与取代者,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领域最大的革新”,现出了“未来教育”的曙光。不仅如此,在著名专业期刊《连线杂志》刊载的一篇文章中,Udacity慕课平台创始人——“慕课教父”巴斯蒂安·特隆教授更是放言预测,在未来50年中,高等教育领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与重组,最终只有不超过10所教育机构成为竞争中的幸存者,向全球提供高等教育服务。 在一派大好的形势下,慕课供应商罕见地保持着缄默,它们并未利用广告推波助澜,而是暗中较劲,争相研发课题,以增加自己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


慕课的倡导者与支持者对传统教育领域发起了咄咄逼人、席卷一切的攻势。按照一切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下一步将进入传统教育对挑战者的反击阶段。果不其然,很快,以慕课为典型代表的技术乌托邦主义引发了保守人士的激烈反驳与抨击。2013年春季,慕课的反对者们逐渐占据优势地位,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发出声音,历数慕课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种种弊端,继而得出结论:慕课系统不仅缺乏学术存在价值,更为可怕的是,它将彻底破坏高等教育体系固有的秩序与平衡状态。


无论他人言论是褒是贬,如果让我对自己的首次慕课体验作出评价,结果应当是积极而正面的——我喜欢慕课,并毫不掩饰自己对其所抱有的好奇与热情。在各种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中,我始终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即只有你亲身经历过慕课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之后,才有可能体验到它独具的魅力,继而对它作出客观评价。就我个人观察,这场辩论前半段的许多发言者并没有真正地了解慕课的运作模式,因此其针对慕课的评估与结论很明显走了极端。坦率地说,在这场辩论中处于风口浪尖的绝大多数人,包括高等院校管理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大学教师乃至学生等,无论他们是慕课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其辩论环境都具有某种相似性,那就是——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参加过某项慕课课程的完整运作过程,无论是授课者还是学习者(除了极个别的教授可能指导过某些注册慕课课程的学生,但真正的完成者也寥寥无几),这一点着实令人惊讶。


鉴于上述理由,某些反对者发出的最强音虽然乍听起来激昂热烈、颇具说服力,却难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尝试着亲身体验慕课,上述激烈的言论逐渐偃旗息鼓了。也就是说,只有当这些学生亲自参加了一项慕课课程的完整学习过程(而不是浅尝辄止)之后,他才有可能对慕课作出理性的分析与评价,才有可能将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客观、彻底、整体的对比,而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对慕课的最初体验,来源于一个叫做自由度的网站,主要目的是对慕课学习经历进行客观记录,包括课程综述、获取读者关于慕课使用的反馈信息与分析结论、对慕课领域先行者进行的访谈笔录。的项目,按照要求为了拿到学位,我必须将传统高等院校要求四年内完成的学位课程的内容压缩至短短的12个月内完成。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课程与测试成绩加在一起,与获取一项四年制文科学位所要求的学积分完全一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慕课平台承诺将为学习者提供一切必要且充足的资源支持,包括讲座视频资料、作业设置、测试评估、论文设计等,它期待学习者的努力,也相信学习者能够成功。


“四年制课程压缩至一年内完成,通过考试,获取学位证书”——这种挑战还是我第一次遇到,望着密密麻麻的课程目录,我陷入深思。20世纪80年代,我在卫斯理大学获取了化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却发现自己对历史与人文学科越来越感兴趣。另外,我对慕课这种新型教育模式非常着迷,希望能够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来快速获取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我决定参与慕课体验,主要目的是快速获取相关知识,并验证以学生为中心的多角度、多渠道的交流方式在教育领域运行与发展的可行性。而这种实验结果只有建立在与各种交流平台、课程项目以及主讲教授、同班同学密切接触的基础之上,才具有客观性与说服力。在对人文学科的热情与对慕课模式的好奇心的驱动下,我最终接受挑战,注册了为期一年的文学学士课程班,修习内容主要涉及哲学等人文学科。幸运的是,在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我还收获了更多的意外惊喜:以课程班为媒介,我对那些致力于慕课项目研发的各界精英有了近距离的观察与了解,并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探讨加深了我对慕课项目的认识。这一群体既包括雄心勃勃的慕课创始人、提供资金支持的供应商、殚精竭虑提升课程质量的教授与讲师,也包括各个年龄段的具有前卫思想与果敢行动力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不喜欢沿着他人足迹走寻常路,而是希望通过慕课平台获取崭新的人生体验,并完成之前只有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才能够获取的知识积累。


正是亲身经历了这种包括学习、写作、讨论环节在内的高强度、高负荷的完整体验,我才有机会揭开慕课的面纱,一睹所谓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真面目——它既非化解传统教育危机(面对这种危机,人们更喜欢去咄咄批判而非具体定义)的“灵丹妙药”,也非投向传统教育领域的“潘多拉魔盒”。事实上,它仅是某种非常规现象的典型代表,并沿循着亘古不变的新鲜事物萌芽与发展的轨迹——最初遭受质疑与抵制(或者遭遇夸大其词的鼓动与吹捧),然后促进自身内部的变革与完善,最终寻找到某种可供其持续发展的平台;借助这种平台,它们缓慢而坚定地完成其变革过程,继而演变为颠覆传统价值的工具。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均是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思考与总结,最终形成作者自由度项目第二门专业课程的毕业论文。


本书旨在向对慕课抱有兴趣、并且愿意亲身体验这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与技术模式的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与资料,引导其在涉及慕课的话题中能够基于客观事实作出积极的思考、探讨与评价。我相信,只要慕课项目能够继续深入地发展下去,就必然会带给教育领域源源不断的惊喜与启示,继而为改善当今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创造绝佳机会,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路径。


在此,诚挚感谢此实践调查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诸位教授、讲师与学生,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搜集到大量的一手资料。诚挚感谢所有向全球学习者提供免费资源与学习机会的机构与公司,尤其是那些供职于慕课平台的工作人员,他们对本书的研究与撰写贡献颇大。感谢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的马克·洛文塔尔、玛丽·李、迈克尔·希姆斯以及所有编辑同仁,是你们的帮助与鼓励助我顺利完成此书的编写。感谢李·麦金太尔,是你点燃了我对哲学科学的热情,并耐心引导我跨越启蒙门槛,迈入哲学殿堂。感谢希拉里·米切尔,帮助我主持并管理自由度网站,付出了极大的精力与辛苦。感谢克里斯汀·格里芬,为本项目想出了“自由度”这一颇为新颖的名称。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卡洛琳与我全部家人的耐心陪伴与支持,漫漫岁月中,有你们伴我左右,让我时刻能够感受到温暖与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慕课MOOC
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育变革(1)
被捧上天的MOOC,辍学率却高达75-96﹪,如何继续?
微证书:终身学习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慕课(MOOC)改变高等教育使命的失败?
国内外代表性MOOCs项目比较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