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节习俗 :京华杂谈 20160722期 《中国电视报》
“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物变化的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而这些与几月几日并无必然关系)来反映天气的冷暖。北京地区流行的“九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通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夏天的九九是与冬天相对应的,从夏至日算起,也有九九八十一天,据明代《五杂俎》记载为:“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古代有冰窖,冬天藏冰,夏天取出应用);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促织指蛐蛐)。”夏天的“九九歌”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而且以人的主观感觉为主。
  一入了伏,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就到了。人们尽管都已经换上了轻薄的衣裳,但是依然暑热难耐,需要借助扇子驱逐一些热气,使自己凉爽一些。扇子是北京的一种文化现象,老爷子腆胸叠肚,穿着一件汗褟,坐在大槐树下摇的是芭蕉扇,这是京城百姓普通的扇凉工具。进茶馆入戏楼摇的是纸扇,纸扇在南纸店出售,扇骨、扇面都有讲究,好扇骨有湘妃竹的、凤眼竹的;扇面则分几层绵纸的,最好的是七层,如果是洒金扇再加上名人字画,这把扇子可就值老钱了。最不济的就是那一抹黑的纸扇了。再有就是羽毛扇,是用鹅翎扎成的,就像戏剧里诸葛亮用的扇子一样。
  (本文摘自文化艺术出版社《老北京风情系列·年节习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至一九二九,扇不离手
冬九九
画重点!为何今日雪花纷飞 这个习俗里有答案
九九消寒
付丽赏花 | 冬至:九九梅花消寒图
九九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