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桐乡《留住古桥》系列报道之一 古桥今安好
    古桥作为江南水乡的根,是散落在乡村田野的历史文化符号。而如今,因为种种原因,许多古桥消失了,许多古桥“生命垂危”。如果失却了这些文化符号,江南水乡就会逊色,江南水乡的魅力还会在吗?

    近日,居住在濮院升平桥附近的87岁老人魏金官反映,这座老石桥桥侧一块石头因下雨而掉落。“能否将石头填回?”魏金官说。

    随后,记者在濮院镇镇志办工作人员张治生的陪同下,在濮院与嘉兴洪合交界处找到了这座升平桥。升平桥是省级文保单位。它静静地立在河道上,皴裂的皮肤显示它久远的年代。古桥上,一半多的栏杆已经不见。据老人说,这是文革时被破坏的。桥侧一块石头掉落了,横亘在河岸处。

    “这里远近就这么一座老桥了,可惜呀!”魏金官说,他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却迟迟不见有人来修。

    据了解,有类似情况的并不止升平桥这一座桥。桐乡许多古石桥因为年久失修、大自然破坏以及农村土地整理、河道拓宽整治、危桥改造等工程的推进,面临消亡的危险。

    在崇福镇,有一座曾经跨京杭大运河故道的司马高桥。司马高桥是市级文保单位,是桐乡现存的单孔石拱桥中最高的一座。桥顶有一个平台,四角分别立有一根小石柱,石柱的顶端各雕有一只形象逼真的石狮子。“很多人不懂得保护古桥,有人在石桥上写字。还有小孩子故意用力摇石狮子,现在很多石头都松动了。”住在桥下的老人方爱宝说。高耸的石桥上,不少树木从石缝中长出来。树根顶松了石头,向外突出。老人告诉记者,如今还好些,等到春夏季节,树枝茂盛得几乎可以覆盖整座桥。镇里也曾派人来锯掉树干,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记者从文物保护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尚存的古桥有384座。然而在1962年的时候,我市有2106座。这意味着,在过去的50年里,每年要消失30多座。而按照这个速度计算,再有10年,这些古桥将不复存在,而昔日水乡古桥帆影的景象也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修复文物保护单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要根据文物的等级报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由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维修方案,有古建筑维修资质的企业才可施工。”市博物馆副馆长周伟民说。从濮院镇文体站了解到,如果要修升平桥,包括现有的石头复位和栏杆的安装等,需要10多万元。“资金还不是主要难点。”周伟民说,按照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需要采买到与石桥匹配的石材,还要从市外聘请既要有经验又要有资质的石匠来修桥确实不易,资金投入大,工作难度也较大。

    而类似司马高桥这样有名的古石桥,其日常维护主要靠当地政府和每个文保点配备的文保通讯员,以及居住在其附近的群众自觉自发,难以以制度等进行约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不能阻挡,也不应该去阻挡。然而,我们应该为后人留下一些久远的记忆。古石桥就是江南古镇的特色之一,应该竭尽所能去保护。”周伟民说。许多古石桥已经列入了文保单位。目前,尽管文保部门忧心石桥损坏的现状,制定了维修计划,去年也修复了甑山桥、万兴桥等古桥,但面对散落于我市各个角落的古石桥,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维护这些历史的遗珠,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 《夕阳e影报》总第二十二期(个人专辑)——老郁的古桥
寒假余额不足,带娃去逛逛桐乡14处重量级文保单位可好?
按图索骥村中寻古桥,老人却道从没听说文物名录中的名字?
重庆有座古桥时隐时现, 桥下有把“斩龙剑”
城市商报
四朝古桥一水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