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磨蹭的背后,是你不懂的成长密码

   

2017/10/13


孩子,

你慢慢来!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他从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1


我不是一个有足够耐心的人,脾气有些暴躁。好在上天有机会让我成为一名母亲,可以让我跟孩子一同成长,一同经历漫长的修行。


纵使现在性子不再像年轻时那般焦躁、暴烈,但偶尔依然会操之过急,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忍不住上脾气。

 

刚开学那段日子,简直被他的各种拖拉磨蹭气得半死。在我们家每天都要上演一场大戏:早上催起床,放学催写作业,晚上催睡觉......无限循环!


就拿起床这件事来说,每天我把儿子叫醒后就赶紧去做早餐了,但是往往等我忙了好一会儿,儿子还坐在床上发呆,继续做梦呢!

 

“快点喲,早饭都凉了。”刚开始催还能和声和气。

好不容易穿好衣服下了床,转眼又去玩一会儿玩具。

“赶紧去刷牙洗脸啊!快迟到了,你还有心思玩!”


吃个早饭也是急死人,磨磨蹭蹭吃半天,每次都忍不住要催催催,一催就容易上火,到最后都是发火收场。


本是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弄得大人恼火,小孩心情也低落。然而这样的日子,一直在重复上演......

2


我的催促对孩子完全不起作用,越催促,他反倒越磨蹭,最终恶性循环下去!


让我意识到“催促没有作用”这一点的,是一天晚上,我习惯性催儿子去睡觉,他嘴上应了,但依旧躺在沙发上不动。就在我想再次催他的时候,我打住了:


“孩子这么大了,几点该睡觉,难道他不知道吗?我总是习惯催他,知道我拿他没办法,是不是就等着我发火才算完事儿?每次发火他才知道睡觉,而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该睡觉了。我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不停的催促,是不是让他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能力?”


于是,我决定管住自己的嘴,控制自己不去催儿子睡觉。我想看看,不催的话会有什么结果。


后来儿子见我什么也没说,不一会儿就乖乖进房睡觉了,也就是比平时的睡觉时间晚了几分钟。

看着熟睡的儿子,每天在我的催促声中睡去,换做自己也会很郁闷吧。其实,催与不催,也就只差了几分钟,我一遍又一遍地催,到底有多大意义?我对自己不停地催促产生了一种无意义感。


或许,我总是不经意间用成年人的时间观念去要求孩子,给了他太多不必要的约束,反倒打乱了他自己做事的节奏。


如果我控制好自己,试着跟随孩子的步伐,也会意外发现孩子自己也可以表现得很好。


只要这么一想,我的心态就会缓和很多,也不容易急躁了。而孩子在看到父母优先改变的情况下,也会更愿意去改变自己。


转眼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儿子最近有了很大的进步:早上起床后自己穿衣、叠被子、洗漱,很快就搞定了这一系列的动作。


虽然吃饭还是慢点,但相比此前那股磨蹭拖拉的劲儿,已经好太多了;放学回来也能主动先完成作业,几乎不需要我去催促。

3


然而,停止催促和改变的过程是很考验耐心的,你还得善于发现孩子磨蹭背后的真正原因。

 

国庆出游期间,孩子慢调子的毛病又重出了江湖。本来我们的行程就比较赶,就怕拖拖拉拉打乱了原有的计划。


他倒好,去到哪个地方都是慢吞吞的模样,东晃晃西逛逛,左瞄瞄,右瞧瞧;又是逗鸟又是喂鱼,一停下来就是好长时间,经常懒着不走。有次实在忍不住冲他发火:


“你要是不走,妈妈可就先走了!你自己在这儿玩吧!”


说完头也不回便起身离开,没想走远,就是想吓唬吓唬他。

 

谁知就接一会儿电话的功夫,回头望,儿子竟不见了踪影!当时,景区人流量较大,鱼龙混杂,想到万一被人贩子拐走,急得完全失去了理智。


和孩子爸赶着找警务室的时候,经过午间吃饭的那个小店,竟发现儿子就在店门口抹着眼泪傻傻站着。

 

“你上哪儿去了!被你吓死了!妈妈都急哭了......”


嘴上虽责怪,但心里不知道多庆幸。

回到车上已是傍晚,儿子奶声奶气地将我批斗了一番:


“妈妈,你以后能不能不要那么着急,更不要丢下我就不管了!我保证,乖乖听你的话。但是,你能不能也答应我,这次出来玩,就别那么着急。我们出来旅行,本来就是得慢下来欣赏风景的啊,为什么非得急匆匆呢?”


我总以为孩子磨磨蹭蹭只会耽误事儿,其实孩子的世界里也有慢下来的感动,这次旅行,还多亏了他的慢性子,让我能够逐渐慢下来好好欣赏路上的风景。


这件事也让我想起了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说到的类似事情:


孩子华安喜欢在放学的路上留意一切事物,他会学伙伴翻墙、打滚儿,会观察蚂蚁搬家,会去工地搬一块自认为很有用的大废铁,然后艰难地背着回家。就这样,原本只用15分钟就能到家的路途,华安要花2个小时。


龙应台从未因此对孩子发火、打骂,她会花时间去“跟踪”、了解背后的原因。


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有可以“撒野的地方”,去溪边嬉水,夏天可以抓蝉,可以玩泥土,扔沙包,摸滚躺,各种形式……


如今孩子们的乐趣或许只剩下了各种机器上的“屏幕”,他能够对旅途上的这些好奇、感兴趣,我应该高兴才对啊,我为什么要去不断催促他呢。

4


我知道,孩子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很多我希望他能够改变的地方,但我已不像以前那般焦急和慌张。


孩子有他自己的成长规律,就像3岁是他的直觉思维期,5岁他才有形象思维;他时而天使,时而又是恶魔;他的磨蹭还有各种“作”,并非故意要与我针锋相对,他只是在自己的节奏里发育成长。

 

我们之所以会焦虑,就是因为孩子的节奏不符合我们的期望,然后不自觉地将孩子磨蹭拖拉等问题放大。其实,当你选择慢下来,认真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成长节奏时,孩子的许多小问题都会变得不足为道。

 

至今我才明白:孩子在不断地成长,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应该随着调整,现在,需要改变的人是我,而不是孩子。

 

孩子,你的不会我会慢慢教你,你缓慢的习得过程,我会耐心等你,我会耐心等待你成长,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慢慢来,一切都会很美好。

欢迎留言


面对拖拉磨蹭,你是怎么与孩子“过招”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相信孩子,静等花开
《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父母常对孩子说:你可以慢慢来!孩子将会更出色!
《孩子,你慢慢来》:父母的等待教育有多重要?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