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晡潮热
  • 古代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为一个时辰。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古代人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因此“晡时”之义即“第二次进餐之时”。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为申时,即下午3~5时,是一天中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段。
日晡潮热主病
  • 阳明腑实证:阳明经属胃与大肠,外邪入胃里化热,与肠中糟粕相搏而成燥屎内结,阻滞于中,耗伤津液,即可成阳明腑实证。
  • 阳明腑实证的常见症状: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腹中转矢气,甚者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多厚黄干燥,边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等。
病因病机
  • 胃为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阳明经属胃与大肠,故阳明经多气多血。
  • 外邪入胃里化热,与肠中糟粕相搏而成燥屎内结,阻滞于中,耗伤津液。
  • “晡时”恰为“第二次进餐之时”,阳明经气旺盛于“晡时”,故而能够与邪气相争,因此患有发热性疾病者,在这个时段症状最为明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明病篇:腑实证(19)
阳明病腑实证与大结胸病的鉴别
【每日一练】中诊易错点集训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日晡并非申酉时
阳明病
第43 讲 阳明腑实证(3)、脾约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