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湿和痰湿有什么区别?

脾湿和痰湿,都只是中医上的一个说法,一个属病因,一个属病症,从原则上讲,他们还是有所不同的。


中医认为,脾湿是由于脾失健运,饮食不化,水湿郁内,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致成哮喘而形成的。脾湿还可分为寒湿和湿热,其主要症状是饮食减少,大便溏薄,食油腻易腹泻,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证,当人体存在神倦乏力、气短懒言、痰多质稠、苔薄腻或白腻等症状时,就可能是由于脾湿引起的。


痰湿则是一种病症名,是指人体体质的一种症状,大多是由于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的。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则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是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是由于外在湿气侵犯人体而致病。而内湿则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可由于饮食水分过多、饮酒、乳酪、生冷饮料等,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此种体质者大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


痰湿的主要特征:


一、体形面色: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浮肿,按之凹陷,性格比较温和,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面少血色,白中常发青,且少光泽。


二、舌头:舌体胖大,苔滑腻,舌苔白腻或甜,舌边常有齿印成排。


三、口手和脚: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易出现耳鸣,年过60 岁者中耳聋者多见。


四、感觉及睡眠:人体好倦缩,手足冰凉,胸闷,痰多,容易困倦,有关节酸痛、肌肤麻木、肠胃不适。


五、脉象:脉濡而滑。


六、喜好: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喜食肥甘甜黏,夏天好过,冬天难熬。


七、大小便: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尤其是早晨大便急,一泻为快,一夜三四次小便,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


以上就是脾湿与痰湿在症状上的区别,这二者之间在造成诱因上,以及症状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完全的区分开来,是比较难的。



此乃两个概念,一言症因,一言症型,脾湿为病因,正因脾湿而产生痰湿。而痰湿真可为谓(百病之源)怪病之源,故而可推之,一切肿块,包瘤结节,瘀阻,三高症,冠心病,一句话,一切心脑血管病无不有关。

痰湿二字中医义甚广,故凡体内一切非生理性,(病理性产物)混浊体液都在痰湿范畴。故有千寒易祛,一湿难除。提及湿字,又只有老声长谈,难祛湿,湿难祛,湿者水液津,无者不养不生,缺者难生难养。如何祛之???。不吃不喝倒没湿???。一


中医把人体器官分为五脏六腑,连接各脏腑运行的为十四经络,何为脾湿与痰湿,脾湿是指脾脏之湿,如果湿中有热(西医指炎症,中医指火气),我们就叫湿热,脾脏不化,与脾经瘀阻有关,所以不要把脾湿与皮湿等同起来,何为痰湿呢?痰湿主要指肺脏与肺经之湿痰,肺脏之痰可分为湿痰,风痰,热痰,寒痰,燥痰,各种“痰”的治疗方法不同,清除肺部之湿痰可用姜半夏10g,茯苓15g,苍术10g,煮水服用,其湿痰可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湿和痰湿有什么区别?
大白话说中医第三百八十三期|脾肺问题致痰生,厘清关节清热症
痰湿咳嗽的症状
痰湿体质的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 病因与发病
经络、中药、器脏、五行、六因杂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