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速学:脉诊部位的来源和演变

古代常用的诊脉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

遍诊法又称三部九候诊法,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是遍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

三部诊法,见于《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常用寸口脉候脏腑病变,扶阳脉候胃气,太溪脉候肾气,以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自晋代以后,后世较少采用遍诊法和三部诊法,而普遍选用的诊脉部位是寸口。寸口诊法始见于《黄帝内经》,经《难经》阐述和发挥,至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寸口诊法理论已趋完善,从而得以推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图学号脉第一篇-脉诊的部位
中医脉诊:脉诊部位,寸口诊法原理,人迎寸口诊法、仲景三部诊法
脉诊的分类、方法与注意
===把脉诊法===
中医脉诊寸关尺分属脏器理论
中藏医脉诊——研究与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