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敦,大也。煌,盛也。”

--- 东汉应劭注《汉书》

这美,动人心魂,慑人心魄;这被岁月与历史打磨后的斑驳画像,每一幅都似乎自带着无声的旁白,他们无言的伫立,却具遍披华林的回响。

这是,敦煌莫高窟。


不是妖艳,不是凄凉,

莫高窟的颜色是浑厚,

因为,它积淀了,

一千多年的风沙,

它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


莫高精品,

意味着永久的信仰……



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十六国时期,壁画上的菩萨是西域神貌,印度范儿,深浅粗画,裸着上身,余留着恒河岸边的热气。


壁画描绘在血腥的苦难中甘于舍身的菩提之心,朴实纯粹,精彩绝伦。

莫高精品,必看魏晋南北朝:

机敏的北朝人,将西域样式融进了,魏晋风骨。


▲257窟 北魏 鹿王本生(九色鹿)原作在洞窟最里面,中间有中心塔柱遮挡,只能看到一小部分,洞窟里悬挂有一副临摹品。 顶部平棋有裸体飞天。


▲第248窟 北魏 中心柱东向,说法佛。


▲第248窟 中心柱西向龛内,苦修佛,北魏。



▲第257窟 北魏 中心柱南向面上龛内,半跏菩萨 。


▲第259窟 北魏 塔柱南侧,菩萨像 。


▲259窟 北魏 “曹衣出水”式样的袈裟 禅定佛(坊间称作东方的蒙娜丽莎)…


▲249窟 西魏。窟顶绚丽鲜艳的青金石颜料和光怪陆离的形象,寥寥几笔就形神兼备的牛和白描的猪。


▲第275窟 西壁 北凉,交脚菩萨。


▲第297窟 西壁,北周羽人像 。


▲428窟 北周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未氧化的凹凸晕染法,西域式飞天,人字坡上精美的莲花,忍冬纹里面点缀着很多小动物。


▲296窟 北周 微妙比丘尼的故事(一个苦命女子) 福田经变。


豪迈的笔触如同刀枪剑戟,那个时代有那么多名士傲视着乱世,洞窟也有放达之风,菩萨变得修长活泼,有些一派秀骨清相,颇有病态之美、名士之风。


▲第305窟 隋


▲407窟 隋代 三兔莲花飞天藻井


▲419窟 隋代 隋代造像(尤其是迦叶像)四壁千佛面部贴金,顶部密体画。


▲第420窟 西壁龛内 南侧 隋。


▲420窟 隋代 “永葆青春的菩萨” 顶部密体画绘制法华经。



▲427窟 隋代 窟檐为宋代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重修,横梁上有清楚的宋代墨书题记,主室有三组高大的隋代造像,隋代飞天绕窟一周。

▲244窟 292窟 隋代 隋代造像菩萨装上来自波斯的纹样,隋代飞天。


▲390窟 隋末唐初 隋代飞天 106铺说法图华盖无论颜色搭配还是外观设计都不相同,称作“华盖窟”。


当壁画上已找不到苦行,肌肤变得日渐圆润,雕塑气定神闲,整个画面出现了扬眉吐气般的欢乐,那就是唐代了。

春风浩荡,万物复苏,连禽鸟都是舞者,连繁花都卷成了图案。天堂和人间连在了一起,个个表情生动,笔笔如有神启。女性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且不管是菩萨还是供养人,都呈现出充分的女性美和自信,风姿无限。



这个阿难很有名。其他的雕塑面目都有破损,只有TA,千年过去依然神采飞扬。


▲328窟 初唐 唐代原作塑像



▲329窟 初唐 佛龛顶部飞天 飞天莲花藻井 东壁有未变色菩萨像 华尔纳粘走壁画两方


▲331窟 初唐 佛龛顶部飞天所持乐器都不相同


▲96窟 初唐 莫高窟第一大佛 两只脚为唐代原作


▲第322窟 西壁 龛内 初唐


▲第322窟 西壁 龛内 天王 初唐


▲323窟 初唐 佛教史记画 有张骞出使西域图,晒衣石圣迹故事,佛图澄灵应故事等, 华尔纳粘走壁画一方。有一身菩萨头上还有胶水的痕迹,没有被华尔纳粘走。


▲237窟 231窟 中唐 反弹琵琶 237窟还有一对儿非常袖珍的飞天。


▲第328窟 西壁 龛内 初唐


▲23窟 盛唐 称作法华窟 全窟大面积绘制法华经。药草喻品的雨中耕作图,现宝塔品中的唐代建筑。


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雍容华贵,从容自信,处处追求艺术的完美。



▲第45窟 西壁佛龛 盛唐。


▲第45窟 西壁龛内北侧 菩萨 盛唐。


▲第46窟 西壁 龛内西侧 舍利佛尊者 盛唐。


▲71窟 盛唐 原作塑像 壁画中的思维菩萨。



▲103窟 盛唐 藻井 青绿山水 吴道子风格的维摩诘像。



▲172窟 盛唐 气势宏伟的建筑,经典的飞天造型,山水小景。


▲148窟 盛唐 涅槃像 以及佛像后的涅槃经变。


▲130窟 盛唐 莫高窟第二大佛 。放在膝盖上那只手非常美,壁画为西夏重画 ,有最大的菩萨最长的飞天。供养人像的线条非常流畅,可惜残破的厉害。



一派的辉煌笔意,欢乐,就此走向了经典,还在欢乐,一点也没有装腔作态,连衣褶薄襞都流泻得如同飞天与音乐一般。


“安史之乱”,像一条长鞭,哗啦一声把唐代划成了两半。敦煌因唐军东去讨逆而被吐蕃攻陷,因此,悲壮的意志刻在了洞壁上,赫赫唐代已经很难再回过神来。


▲12窟 晚唐 弥勒经变中的婚嫁图。


▲9窟 晚唐 全窟大量用石绿,颜色鲜艳,劳度叉斗圣变(临摹版)。



由盛入衰的五代和北宋,渐渐失去了进取的勇气。

此后的洞窟,似乎一个个活力全失。


也有看上去比较热闹的场面,但是,模仿的热闹只能是单调。在单调中,还好有一个舞者背手反弹琵琶的姿态,让人眼睛一亮。


▲100窟 五代宋 甬道女供养人用了沥粉堆金的技法,四角四大天王,反弹琵琶。


▲55窟 五代宋 唯一的五代宋大型造像,有反弹琵琶,但画工一般。


▲61窟 五代宋 甬道里的元代(或西夏)壁画为高手所做,可欣赏线条和晕染,并且有十二星座。曹氏女性供养人的服饰妆容。五台山地形图。 窟顶四角四大天王。



▲16-17藏经洞 主室藻井 壁画上的沥粉堆金。


唐宋之间,还算有一些呆滞的华丽,到了宋代,流畅的笔触变得僵硬,壁画则走向了一种冷漠的贫乏。


这与宋代河西走廊上大大小小的政权纷争有关。在没完没了的轮番折腾中,文化之气受阻,边缘之地只能消耗荒凉。


到了元代,出现了藏传密宗的壁画,使人想到唐卡。这是一个民族之间互窥互征的时代,蒙古和西藏的文化在这一带此起彼伏。

西夏人的朝气和蒙元的强悍,又一次引起我们的惊喜。



明清时代的莫高窟,矫情造作,强弩之末,已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留恋了。

我们所见的佛不是神,

它不会教你如何神通广大,

它只是告诉你调和内心,

放下我执,

成为博大有力的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壁画的高清之美24
敦煌壁画欣赏——隋朝-初唐时期
唐代敦煌壁画中女性形象的造型分析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最全线描稿,精彩至极!太珍贵啦!
敦煌壁画展专题||敦煌壁画艺术精品赏析(上)
走进敦煌莫高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