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阴遗韵——当代二王圣手陈忠康(上)



陈忠康,1968年出生于浙江永嘉。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曾工作于温州博物馆、温州师范学院。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浙江省青年书协副主席,温州市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创作员。  

  曾获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一等奖,连续两次获浙江省书法大展最高奖——“沙孟海奖”。入选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四十二人展并荣获“兰亭七子”荣誉称号。担任全国首届行书大展评审委员,出版有《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十字精品集·陈忠康卷》。


邱振中先生谈陈忠康

以前我就教过陈忠康,但上的课很少,没有什么深入的交谈。他考上我的博士生以后,我们接触多了,我对他也有比较多的思考。

陈忠康是当代中国书法创作中一个典型的个案。

陈忠康的特点大家都清楚。他对传统所下的那种细致的功夫具有代表性。


大家都在下功夫,但是陈忠康下的功夫有点不一样。他对传统怀有深厚的情绪,而且远比一般人单纯、执著。这就成为他重要的特征。人只能从自己已有的基础上发展:过去所接受的教育、训练、个性、遗传等。这个基础也会悄悄地发生改变,在长期的生活中,在你的锤炼中,但是最基本的东西是不会轻易消失的。他选择的道路有他的合理性。

我对他说,你已经走在自己的路上,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道路,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继续在这条路上深入,随时注意有什么新的可能性;第三点,人的精神和作品肯定是有联系的,你所选择的道路,要求第一流的传统文化修养,你就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同时适当补充现代文化修养。这是我给他的第一阶段的任务。我们今天不谈修养,我谈他的技术。他反复说到他现在由繁到简,这是不是反映了所有艺术创作的规则,或者是一个传统风格书法家的必经之路呢?我觉得,这倒未必,重要的是这里反映了他思考技法的进路。


我们来看陈忠康的作品。他最好的作品中所反映的东西,有古意,但不像王羲之、颜真卿那么复杂。这便得到很大的好处。当我们把事物简化到几个最基本的元素时,我们所有的精力都可以用在这几个点上,就能把这几个点把握得特别牢固。我们在复杂性上可能有所损失,但是在那种扎实、那种无可挑剔上,有决定性的收获。例如怀素,用笔当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实际上有很微妙的变化,但相对于张旭就简单多了。《自叙帖》牺牲了一部分用笔的丰富性,换取了速度和空间的丰富变化。这很合算,成就了他的风格,成就了他伟大的作品。陈忠康有意无意地也在这种算计中获得了一种优势。我们去看陈忠康掌握的那么几下,你可以说,并不怎么复杂。但是我和杨涛聊过,古代的书法家—超一流的除外—都掌握了几下?一个人只要掌握了这么五六下,最多七八下,你就可以在书法史上立于不败之地。我对陈忠康说,你最好的作品已经超越了许多明代和清代人。


陈忠康除了对用笔的思考外,对字结构也下了很多功夫。这功夫下到什么程度了?下到他“淡淡地放纵”的时候,那个神采还没变。这就很重要了。如果你仅仅写什么都像字帖中的字,那还不行,那还是一种初级的东西。陈忠康对字结构的把握—当我们的观察进入到作品里边去的时候就可以发现,他是很松驰地在处理字的结构。由于用笔、线质的轻松自如,在结构上便有余力。比如说,这是核心,他围绕着这个核心可以跳舞,但离开核心又不很远。当然,我们可以指责他,你为什么不跳得更远一点,但是这里有性格、目标的问题,也有艺术道路上循序渐进的问题。作为一位三十九岁的书法家,不着急吧?作为老师,我当然希望你能跳得更远,在中国书法史的序列里,再上升几个台阶。

(编者按:此谈话见“兰亭论坛”第一辑《当代书法创作:理想与批评》7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高清作品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收藏有讲究:笔、墨、纸、技,缺一不可
陈忠康行楷作品《兰亭序》书法欣赏
陈忠康书法作品《兰亭序》
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著名书法家陈忠康作品欣赏
金临轩网拍本周预览 Ⅱ | 青年书画家专场 2020年11月8日晚9点结拍
一位当代书法家的临摹作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