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心很重要,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为了鼓...
信心很重要,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为了鼓舞社会信心,有关方面做了持续努力,媒体机构不断从积极角度解读现存的一些问题,引导人们乐观看待未来。然而客观说,这一切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们社会的信心仍远未恢复到应有水平,低迷情绪在不少地方和层面继续弥漫。

要真正重建信心,需要有一些强有力的破局和变化:

第一, 中国经济需要一轮一扫低迷的强劲增长,至少这个气势要非常强烈、明显。疫情负效应的惯性、人口下降、基建减弱、外贸动荡这些因素叠加,加上西方前所未有大规模唱衰,让一些国人对经济前景感到迷茫。然而,中国经济的潜力仍很巨大,人民群众过更好日子的愿望与党和政府进一步发展民生的决心都很强烈,中国经济肯定没有走到持续疲软、下行的轨道上。那么,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把经济增长势头真正拉起来更有说服力,更能鼓舞人心。

第二, 官方需要协调好各领域的工作,从而更加突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明确振兴经济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最重大的任务。现在各部门都很努力,不断形成经济之外的其他热点,单独看都是对的,但合在一起,一些效果就比较复杂,甚至导致对振兴经济大目标的分散和消磨。老百姓现在信心弱的最大原因是经济疲弱,我们的社会建设当然要全面推进,但是主要矛盾和主战场要更加突出出来,“集中精力抓经济”也是当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期待。

第三, 各级领导干部们要展现信心,给全社会做积极有为的表率。现在的情况是不少官员谨小慎微,处处追求绝对安全,导致“不出事”在社会治理的许多环节上都处于优先位置。那部分官员让人一看就信心和胆略不足,严重缺少开拓精神,让人感觉他们想的就是如何向上级交代好,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挑不出毛病,目的就是实现自保。那些官员的这种作风必然向社会传导,让更多人觉得“算了吧”“平平安安就成了”。

第四, 我们社会包容、开放的大氛围一定要营造出来,社会管理层面对安全和秩序的追求应当适度,给市场经济所依赖的宽容、自由留下足够空间。围绕这个问题老胡已经说过多次,我们在这方面的确有很多工作需要推进。

全社会的信心和创造力是彼此促进、相辅相成的,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干货,社会动员需要搭建那些实质内容的积极正向关系,防止被诱导,彼此脱节。但是那些实质内容源源不断涌现出来是前提。要让经济增速上来,股市起来,大多数人的工资收入增加,整个社会面上更加繁荣,信心就会与这样的局面相互促进,共同强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四百多篇墓志铭中看唐朝中下层官员的生活样态
亲爱的,你知道外面的世界都是你的投射吗?
人生“五心”
所谓的焦虑、恐惧、担忧,一点用都没有,有用的是自己的能力和信心
成也社会大环境,败也社会大环境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早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