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省篇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勤俭、坚忍、独立等人生经验

现代人基本上不懂得什么是教育文化,不懂得教育文化对于人获得健康的重要性,所以才会盲目地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与不同愿望。现在的父母大多都觉得自己在小时候吃过苦,所以会想“我再吃点苦也不要紧,得让孩子过得享福一些”。为人父母的像这样盲目地溺爱孩子,同样是在对孩子进行误导、进行错误的教育。像这样去满足他们,以这样的教育法来帮助孩子成长,会给他们带来享福吗?因此他们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经验已经烙上了偏执性的烙印,即让孩子形成了偏执性的人格习气。这样的教育法是在给成长中的孩子教授贪欲的经验和培养懒惰的习惯。这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勤俭、坚忍、独立等人生经验的机会就没有了、丧失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因为的身心活动的成长规律是这样的,人在3岁以前会形成思维模式的雏形,会形成人生中最初的印象,人在7岁之前就会形成最基本的模糊的思维参照模式。所以中国才有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人到了十五六岁时,其基本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到了18岁至24岁时,人的基本思维参照模式就已经形成;从20多岁到35岁时,人的思维参照模式已经成型。因此大家都会知道人在这一时期,其人生观已经形成,所以处在这一时期的人,其思想意识活动的观念观点都已经形成了偏颇的固执性。从35岁之后到55岁时,人的思维参照模式所产生的意识活动就已经出现了固执僵化的现象;人到55岁以后,其思维参照模式中演化出的思想意识活动内容已经变得非常固执、僵化和狭隘了。


所以,只要一接触到或讲到教育这两个字,就会讲到孩子的教育,因为认清教育的重要性能够帮助下一代人健康成长。关于思维参照模式的形成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属于规律性的东西,而且人类社会之中所有的人都是经过这样的阶段成长起来的,其思维参照模式形成的轨迹,就是这样发展变化的。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把自己良好的人生经验传承下来,而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孩子,那么人生的宝贵经验就会变得没有意义了,而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了宠坏孩子的经验。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会凝结着成年人的经验和智慧、或贪欲无明、或愚昧无知的教育文化内容在其中。只不过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能力,人生经验以及文化素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卉说l大语文 乖孩子和坏孩子那个更危险?
《终身成长》:你的思维方式里,藏着你的人生高度
开学了,一张价值不菲的《家庭教育参照表》送给你,值得所有父母收藏!
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根本原因是家庭教育
思维模式---商机---生意观
这些人生经验从小教给孩子,长大以后不吃亏 #育儿 #家庭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