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0年吴信泉将军8个月破了以往8年的产量记录,周总理:真了不起啊

吴信泉中将

前言

1966年后,全国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担任炮兵副司令的吴信泉,被周恩来总理点名,到二机厂坐镇指挥生产。

“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这句话在吴信泉的身上是适用的。在朝鲜战场,吴信泉被誉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十大虎将”之一。这一次,吴信泉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命令,来到二机厂,深入到群众当中,展开调查,坚持依靠工人,加快了这里的生产步伐。

不久后,吴信泉又组织了技术人员,进行突破攻坚,加强了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很快便落实了火炮和炮弹的定型。

彭德怀:吴信泉打得真好

1964年,按照军委的指示,炮兵副司令员吴信泉在成立了3年的炮兵工学院和炮兵科技研究院, 主抓炮兵学习推广“郭兴福教学法”。

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虽然有些不太顺利,但是“郭兴福教学法”在炮兵工学院和炮兵科技研究院的推广,已经初见成效,这让主管的吴信泉将军十分高兴。

周恩来总理

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点名下,吴信泉离开了炮兵工学院和炮兵科技研究院,前往二机厂,坐镇指挥某炮的定型生产。

在二机厂,为了执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吴信泉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亲自深入群众,开展调查工作,在复杂的环境下,坚持依靠工人,并组织了技术人员加强对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取得了成功,落实了系列火炮及炮弹的定型。

周恩来总理得知了二机厂的这些新变化,非常高兴。

1970年9月,在北京饭店遇到吴夫人俞惠如时,周恩来总理握着她的手,高兴地说:“好啊,吴信泉干得不错呀,二机厂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达到过去八年生产量的纪录。这个吴信泉,真是了不起啊!

吴信泉将军不仅在二机厂干得好,在朝鲜战场上,那也是一员响当当的铁血虎将。

中间为吴信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直接干预朝鲜内政,派军队进入朝鲜半岛,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悍然轰炸了我国的东北边境城市安东,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这一年7月,正在漯河等待爱人俞惠如分娩的39军军长吴信泉,突然接到消息,让他马上到武汉开会。

命令如山,吴信泉没有耽搁,立即前往武汉的中南军区司令部。在司令部里,吴信泉接到命令,让第39军全部开往辽南地区集结,随时待命入朝,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7月21日,在儿子出生后仅仅第四天,吴信泉对爱人俞惠如说了一句“养好身体”,便匆匆离开,踏上前往辽南的道路。

军人嘛,就是这样,只要祖国需要,人民需要,他们就会冲上前去,站在最前面,把祖国和人民护在身后。吴信泉便是这样,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不会让党和国家失望,不会让人民失望,也不会让刚出生的儿子和坐月子的爱人俞惠如失望。

吴信泉和爱人俞惠如

10月,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很快,毛主席便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领部队入朝参战。作为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第39军在军长吴信泉的带领下,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开始参加抗美援朝作战。

在出发前的东北军区师以上干部作战会议上,吴信泉慷慨地说:“怕个熊,美国鬼子又不是三头六臂,我们把纸老虎当真的打就是了。打它个人仰马翻,给全世界人民看看!”

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在温玉成的带领下,重创了第8集团军指挥的韩国部队。这让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尔顿·沃克,变得十分紧张。

想到云山的重要性,沃克决定派骑兵第1师接替韩军第1师,防守云山。别看云山只是一个只有千户人家的小山城,但是它扼守着朝鲜北部山区的入口,如果被对方占领,再由此向西,就会把第8集团军从战线中央劈成两半。这样一来,整个朝鲜西北部的“联合国军”,就会被拦腰截断。

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

在沃克调兵的时候,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也把目标指向了云山。此时彭德怀还不知道驻守云山的敌军即将换防。他当面给吴信泉下命令,要他对云山守敌韩军第1师发动攻击,在敌人援军抵达后,与第38军和第40军一起给敌人来一个三面合围,切断敌人的后路,然后再瓮中捉鳖。

接到命令后,吴信泉想到这是第39军入朝以来的第一仗,必须要打出彩来。他立即开始布置,于10月28日率部在云山一带集结,全部进入指定区域。并将自己的作战方案上报给志愿军总部。

10月30日,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电令,同意了吴信泉的作战方案,并将进攻时间确定为11月1日。

经过侦查,吴信泉和第39军的指战员发现,敌军有些调动,似乎要逃跑。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对面阵地上正是美军骑兵第1师第8团和韩军第1师12团的换防行动。

吴信泉一看,敌军想跑,这哪儿行呀!他立即将原定的攻击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并及时向志愿军总部作了汇报。

朝鲜战场上的吴信泉

在炮兵的火力准备完成后,吴信泉立即命令开打。一时间,机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志愿军的战士们像潮水一样冲向敌军的阵地。

这时候,天已经开始黑了,然而云山上的喊杀声惊天动地,不善夜战的美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原本以为是朝鲜部队的进攻,却是真真实实地变成了志愿军的部队在向他们冲击。有些反应过来的美国大兵,甚至高喊:“上帝,这是一场中国式的葬礼!

时间在接近午夜,志愿军逐渐攻克了敌军的全部外围阵地。到了这时候,第39军的将士们才知道了自己攻打的并非是韩军第1师,而是美军骑兵第1师。

看到战报后,吴信泉的心里是既兴奋又有些紧张。想到在出师前的豪言壮语,吴信泉心想,既然碰到了,那就不能放过,美军又怎么样,还不是被我们收拾了吗?于是他下决心继续向敌人进攻。

很快,吴信泉便把自己的和战斗的情况,向志愿军司令部作了汇报。彭德怀接到战报后,给吴信泉回复:“坚决消灭美军王牌师。”这让吴信泉信心大增,立即下令:“发扬我军近战、夜战、'刺刀见红’的特长,首先从气势上压倒美国佬!”

39军在云山战役歼灭美骑兵第1师

第39军的将士接到命令后,大家的斗志空前高涨,纷纷进入云山,与美军展开激战。到11月2日清晨,美军的第8团被压缩在云山南面的一个狭窄的开阔地,而前来增援的美军第5团也被第39军死死地顶住。

11月3日,第39军向被围的美军发起猛攻,全歼了美军第8团第3营。

战后统计,在云山这一仗中,吴信泉率领第39军击毙、击伤、俘虏了美军1800余人,击毁、缴获了28辆坦克,170余辆汽车,以及119门火炮,并击落了1架美军飞机,缴获了4架。

这一次,美军第1骑兵师遭遇的惨败,是前所未有的,据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女儿后来回忆说:

“白宫议员们纷纷提出疑问,质问麦克阿瑟司令,为什么在云山战役中美军骑1师会遭到惨败?骑兵第8团溃不成军,要总统撤麦克阿瑟的职。”

彭德怀在朝鲜

11月13日,在第一次战役总结会上,彭德怀高兴地说:

“39军在云山打美军骑兵第一师,打得很好……起初,我们还担心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和美军作战,要吃亏。现在看来,这个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我们有近战、夜战的法宝。没有飞机,缺少大炮、坦克,一样可以打仗,打胜仗!美国军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不只打了伪军,也打了美国的'王牌’军,是华盛顿开国时组建的美国骑兵第一师!”

在第二次战役中,吴信泉奉命在清川江以西对敌人展开攻击。11月25日,吴信泉命令第39军向美军第25师发起进攻。

这一次,鉴于美军在火力上的优势,吴信泉决定将麾下的3个师的主力,集中歼灭美第25师第24团。很快,美第25师第24团就被39军割为三段,并损失过半。

此战,第39军俘虏了美军一个整建制的“黑人连”,创造了志愿军入朝作战以来的一个第一。

在重创美第25师后,按照志愿军司令部的命令,吴信泉部署116师为中路军前卫师,向平壤开进。并于12月6日进入平壤,成为了第一支开进平壤的志愿军部队。

彭德怀在朝鲜

1950年底,第三次战役开始。志愿军司令部得到情报,美军要撤离汉城。于是,彭德怀命令“第39军主力向汉城进击”。

接到命令后,为了突破美军的临津江防线,吴信泉深入到基层连队,发动官兵出主意。经过仔细分析大家的建议后,部队成功在敌人的阵地前潜伏了一个昼夜,就连沃克亲自坐飞机低空侦察都没有被发现。

12月31日,吴信泉命令部队开始攻击,很快便突破了被韩方吹嘘为铜墙铁壁的临津江防线,美韩军队全线后撤。在撤退途中,沃克由于车祸殒命,成为了美军在朝鲜战场丧命的最高级别的军事将领。

1月4日,第39军攻入汉城,其中的两个团攻占了韩国总统府,又一次创造了一个第一。

不久后,李奇微接替沃克出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李奇微仔细分析了战场情况,决定采用“粘性战术”。这一战术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第四次战役开始。

在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司令部命令第39军与第40军、第42军和第66军,在洪川、横城以北地区,相机歼灭在这里的美军第2师和韩军第5师、第8师。

吴信泉接到命令后,指挥着第39军穿插迂回,切断了横城一带的美军第2师1个团和韩军第8师3个团的退路。后来在志愿军的猛烈进攻下,全歼了美韩被围的敌人。

此战,第39军歼灭敌人3350余人,俘虏2500人,其中美军800余人。这也成为志愿军在一次战斗中,俘虏美军最多的战争。因此,吴信泉也被麦克阿瑟称为“可怕的人”。

麦克阿瑟

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杜鲁门在1951年4月11日,紧急任命李奇微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正式接替了麦克阿瑟。

后来,第39军又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中的许多战斗,后移至谷山地区,担负朝鲜西海岸防御任务。

1951年5月,首批入朝的志愿军四位军长梁兴初、温玉成、吴瑞林和吴信泉,还有副司令员邓华,一起奉命回国,向毛主席汇报工作。

在听取吴信泉的汇报时,毛主席越听心里越开心,笑声连连,心情显得格外好,说起话来也是妙语连珠,以他对反动派一贯的幽默,说:“实践证明,美军不可怕,纸老虎毕竟是纸老虎嘛!

纸老虎,是毛主席对一切反动派的惯用术语,因为这些反动派看起来是庞然大物,但是在毛主席的眼中,不管他们如何强大,只要是反人民的,那就是纸老虎!

在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后,已经是中午时分,工作人员问毛主席,是不是要留他们吃饭?毛主席回答说:“我请来的客人,哪有不吃饭之理?四菜一汤,家常便饭。”

毛主席所说的四菜是:回锅肉,炒菠菜,油煎豆腐和竹笋炒肉。几乎每个菜都夹有辣椒,还有一大碗浮着一层红辣椒的辣椒汤

毛主席

看着这一桌子的菜,毛主席说:“我们六个人,三个湖南,两个江西老表,还有一位是四川的,大家都喜欢吃辣椒吧?”

这四个菜,是毛主席特意为他的爱将们准备的。在平时,毛主席虽然也是四菜一汤,但都是另外的四菜一汤,这里不再赘述。

在吃饭过程中,毛主席和在座的人聊得十分愉快,望着面前的吴信泉,十分满意,心里想:“这个吴信泉,还真行!”。

1951年11月,第39军重返前线,参加了1952年的春夏巩固阵地作战、秋季战术反击作战。1953年1月,主力移至平壤以北、成川、顺川、殷山地区,担负朝鲜西海岸防御任务,并参加了1953年春的反登陆作战准备。

在整个朝鲜战场上,吴信泉指挥第39军作战,无一败绩。可以说,吴信泉是“朝鲜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1953年4月,吴信泉奉命回国。5月后,第39军也陆续回国。

周恩来:让吴信泉去二机厂吧

回国后,吴信泉被任命为东北军区副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第39军长期驻守在辽东半岛,担负着警戒朝鲜半岛的任务。

1955年,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吴信泉被授予中将军衔。

吴信泉与俞惠如1955年10月的合影

1957年,吴信泉进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8月,吴信泉被任命为炮兵副司令员,分管炮兵院校和科研装备、常规武器工作。期间,由于司令部参谋长两度缺任,吴信泉又兼管了司令部行政、外事和炮兵全军作战、编制、装备等工作。

1961年10月,炮兵党委决定,成立炮兵工学院和炮兵科技研究院,吴信泉奉命主抓炮兵院校的正规化建设。

1966年后,周恩来总理点名,要吴信泉到二机厂,在那里坐镇指挥某炮的定型生产。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吴信泉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期间,为端正党风和加强廉政建设,为烈士遗属解难,吴信泉做了大量的工作。

1981年,岳阳县原红军师长彭遨烈士的女儿彭秀兰生了病,被送到北京求医。在遇到困难时,去找吴信泉帮忙。

吴信泉将军和夫人俞惠如热情接待了彭秀兰,并安排她住院治疗。在她出院的时候,吴信泉又为她买好车票,送到火车站,让她乘车返乡。

吴信泉和爱人俞惠如在一起

1985年,中央军委确认吴信泉为大军区正职待遇。在晚年,吴信泉以惊人的毅力,抱病撰写了多篇军史、战史、战例的回忆文章。并把这些文稿与自己写的报告近180万字装订成册。

1987年5月,在湖南省军区司令员的陪同下,吴信泉回到平江县。乘车前往县城东郊,参观了天岳书院。这个天岳书院,是彭德怀和滕代远等共产党人领导,发动平江起义的所在地。在这里,吴信泉在彭老总的遗像前,注目凝思后说:

“我参加红军就在红五军三师九团二连,从中央苏区到长征路上,一直在彭老总领导下的红三军团战斗,后来去朝鲜又在彭老总的指挥下作战。彭老总为革命赤胆忠心,居功至伟啊!”

后来,又在平江起义资料陈列室里,吴信泉停在一尊用大松树挖空、箍上铁圈制成的土炮前,想到自己受周恩来总理之命,主抓我国新型火炮武器生产时,受到周总理的称赞,不禁感慨地说:

“看到这尊平江农军制造的松树炮,真是感慨万千。我国火炮武器的发展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松树炮也是我党领导革命武装斗争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见证啊!”

吴信泉和俞惠如在平江县

次日,吴信泉和爱人俞惠如冒雨回到老家长寿街原桂桥乡楼下村。

这距离吴信泉上一次回乡,已经38年了。在上一次回乡的时候,吴信泉原本十分开心,组织上还特批了200元钱,给他作路费。吴信泉也十分开心,特意买了粮食、食盐和棉被、衣服等一些紧俏的生活物品,和爱人俞惠如带着二女儿一起探望父母。

一路上,吴信泉都十分兴奋,想象着父子相见的喜悦情景,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在敲门后,望着出来迎接的跛腿哥哥吴甘泉,急切地问父母亲在哪儿?哥哥说二老都已经去世了。

听了哥哥的回答,吴信泉的心里一怔,跑到山上父母亲的坟茔前,长跪不起,嚎啕痛哭。据俞惠如对人们说: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这么伤心大哭,看到他流眼泪。此后,他再没有哭过,没有流过眼泪。”

吴信泉和人交谈

这次回到故乡,吴信泉在父母的坟前作了祭拜,并看望了妹妹吴美华一家。然后,他又返回了平江县城。

1988年离职休养后,吴信泉又撰写了回忆录《39军在朝鲜》的书稿。为国家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对于吴信泉的这些创作,老伴俞惠如给了很大的支持,可以说,两位老人是一对模范夫妻。在他们的生活中,俞惠如一共生了8男4女,共12个孩子。

周恩来总理曾开玩笑说: “你厉害呀,生了12个孩子,是'航空母舰’啊!”毛主席听说后,也是十分称赞,说:“生养12个孩子吗?不容易呀!是'航空母舰’,也是母亲英雄嘛!” 

吴信泉一家

在离休后闲散的时间里,吴信泉的身体也一直很好,体力充沛,喜欢体育运动。据他的儿子说:

“父亲喜欢打篮球、看足球。他在篮球场上勇猛敢拼,被称“坦克车”。父亲老当益壮,带着几个儿子组成一支篮球队,认真训练,常去总参各大部机关,参加篮球比赛,屡屡获胜。在那里,篮球吴家军的名声很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连麦克阿瑟都害怕的男人,3年抗美歼敌6万,无一败绩
明明是歼敌1.5万,毛主席却改成歼敌6千!长津湖之战后才知真高明
开国中将吴信泉回忆:彭德怀高岗召开志愿军军长会议
抗美援朝最神奇的战役!因为毛主席的一句话,启发了吴信泉军长,不费
毛泽东宴请志愿军四大军长,一把将39军军长拉到身边:坐我身边来
伟人宴请志愿军四大军长,一把将39军军长拉到身边:来,坐我身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