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有人说朱元璋的陵墓600多年都没人敢挖?

不是不想无人能盗,而是没机会盗。

就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帝王陵墓中,保存相对完好的屈指可数,除了秦始皇陵之外,那就要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了。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埋葬明洪武帝朱元璋以及其妻子马皇后的陵墓,明孝陵之名,定于公元1382年,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据说有两种说法。

其一,是朱元璋取“以孝治天下”之意,另一种说法,则是说取马皇后的谥号“孝慈”。

而就在明孝陵的名字定下来的那一年,曾陪伴朱元璋从贫寒到帝王的马皇后病逝,并在当年葬入明孝陵,十六年后,朱元璋病逝,其孙建文帝朱允炆遵遗诏启用地宫,将朱元璋与马皇后合葬在一起。

至此,朱元璋的陵墓在岁月流逝中,走过了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六百多年里,虽说经历了时代的巨大变迁,但明孝陵却十分完好的保存下来,时至今日,成为了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帝王陵墓之一。

那么,为什么朱元璋的陵墓会保存如此完好呢?难道历史上就没有人打过这座帝陵的主意吗?当然不是,要知道明孝陵毕竟是一座开国皇帝的陵墓,搁谁都知道其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因此,明孝陵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各种目的的目光。

而之所以明孝陵至今能保存完好,有三个十分关键的原因,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二是巧妙的防盗措施,最重要的是机缘巧合,这三点加在一起,让意图对明孝陵下手的盗墓贼没有了盗掘的机会。

特殊的地理位置

公元1382年,这一年为洪武十四年,从年份上来看,此时大明朝已然建立有十四年有余,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再加上洪武帝朱元璋的一系列政策,大明朝这个时候,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也就是在这一年,经过多方堪舆之后,朱元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终于确定了位置。

这个位置,就是位于大明都城南京周边的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南京是朱元璋的龙兴之地,还有就是因为自古以来,这里就有“龙盘虎踞”的美誉。

既然是一块宝地,自然不仅仅是朱元璋看中的,早在三国时期,吴主孙权在去世之后,就埋葬在这里。

而在朱元璋确定了陵墓位置时,曾有官员提出建议,说要将孙权墓挖空移走,对于这一点,朱元璋思虑良久,最终并未同意。

不同意的理由,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就是孙权也是一个英雄,让他陪着自己吧。

不管怎样,总之孙权墓并未被移开,而朱元璋的明孝陵,就这样被修建起来,根据史料记载,明孝陵前后共调用军工十万人,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投入上,可谓是耗资巨大。

而前文所说的特殊地理位置,就要从陵墓所依托的独特山体结构说起。

明孝陵背靠紫金山,其具体位置在紫金山的独龙阜下,这里的特殊之处,是这座名为“独龙阜”的山峰,乃是一座坚固巨大的整体石头山。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明孝陵是在这块巨大的石头山中修建而成的。

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在施工时,修建陵墓的工匠,采用的方式是将石头山横向掏空,并且在掏空之后,再往下进行挖掘,最后才开始修建地宫。

这么做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陵墓十分坚固,而盗墓贼要是想打开陵墓,就会十分困难。

为什么呢?传统的陵墓,都是采用深挖地宫,并在地面上进行封土,这样的陵墓,只要盗墓贼想进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而明孝陵的整个陵墓,说白了就是一整块石头,要想进去,从一旁挖暗道肯定是行不通了,而除了走正门之外,那就只剩下一个方法,从上方采用炸爆的方式强行进入。

但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声响太大,但这与盗墓贼一向隐蔽的行事宗旨相违背,并且,声响过大就意味着极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并且,明孝陵地宫位于山体之下,这就说明盗墓贼要想靠着爆破的方式进入地宫,仅炸一两次肯定不行,但炸得多了,总会被人发现。

可能盗墓贼刚开始,还没有进入地宫时,就会因为巨大的声响引来官兵的围剿。

所以,有了这坚固的山体结构保护,就从根源上杜绝了相当一部分盗墓贼的光顾,另外,这里的地理位置,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前文讲过,紫金山位于南京周边,从地图上看,是在南京市玄武区内,这里距离南京市中心城区并不远,甚至可以说相当近。

而距离南京中心城区近,就意味着但凡这里有一点风吹草动,中心城区的人就会很快得知。

我们都知道,盗墓这个活动,讲究的是隐蔽,并且速战速决,但在明孝陵这里,这两点却很难做到。

首先,山体坚固注定了盗墓贼靠着传统的方式进不了地宫,必须采用大动作,其次如果采用大动作,那就势必会被人注意。

而南京不管是明清时期,还是在近代,都是繁华的大都市,所以,就决定了盗墓贼不敢,也不可能在南京城附近有什么大动作。

因此,这位于南京眼皮子地下的特殊位置,以及独特的山体结构,就让历史上曾经对明孝陵打过主意的盗墓贼,不得不放弃了盗挖明孝陵的想法。

不是盗墓贼不想,而是真的做不到,也没有机会。

巧妙的防盗措施

陵墓防盗,恐怕是历史上几乎每个皇帝都会考虑的事情,毕竟谁也不想在自己死后若干年,被盗墓贼把尸体拉出来。

而为了防止盗墓贼“打扰”自己,历代皇帝可谓是挖空了心思,各种防盗的措施与办法也是五花八门。

传统的防盗措施,除了把地宫入口进行隐蔽之外,还会用流沙、机关、火油等方式,阻止盗墓贼的脚步。

因此,盗墓贼如果想盗掘一座陵墓,就需要做两件事,第一确定地宫入口,第二避开或者毁掉防盗措施。

但这两件必须要做的事,却在明孝陵这里无法进行。

先说确定地宫入口,根据考古专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的初步勘探,明孝陵的内部构造与传统陵墓大不相同,传统的陵墓墓道是在陵墓正中央,但明孝陵的墓道,则是稍微偏向一侧。

这样一来,就让找墓道入口成了一个难题,不合常规的设计,无疑增加了盗墓贼找到入口的难度,而找不到入口,就意味着进不去地宫。

当然,实在找不到可以用炸强行破开,但用炸的风险,除了前文已经提到会引起注意,招来官兵之外,还有就是寻常的小股盗墓贼也不具备这个实力。

除非是像“东陵大盗”孙殿英这样的部队作案,不然,只能是望洋兴叹。

另外,即使有盗墓贼侥幸找到了地宫的准确入口,但也会被陵墓的巧妙防盗措施将其阻挡,甚至会因此损失惨重。

这个防盗措施,就是在明孝陵的宝顶之上,存有海量的鹅卵石。

鹅卵石看似普通,但架不住数量大,一旦盗墓贼打开盗洞,这些鹅卵石就会像雨水一样在顷刻间落下来,不仅会将盗洞填满,还会把盗墓贼困住。

虽说这个防盗原理很简单,但却十分实用,因此,也就杜绝了陵墓被盗的可能性。

而这只是明孝陵的第一道防盗措施,不包括内部尚未探明的其他防盗方式,朱元璋在修建陵墓时,必然也是穷尽心思,采用了多种方法来保护自己陵墓的安全。

况且,在明朝时,明孝陵作为开国皇帝的陵墓,一直都有孝陵卫这样的军事机构保卫,包括在清朝时,因为局势需要,同样也有地方官府保护,而到了近代更不用说,同样不乏有护卫力量。

因此,想要盗挖明孝陵,首先要避开保护这里的军事力量,其次就是要找到准确的地宫入口,最后,就是要能在重重机关之下活下来,只有完成这三点,才有希望对明孝陵盗挖。

但问题是,这三样随便哪一样,都很难做到,何况还要同时达成呢?因此,也就让盗墓贼们只能是望而却步了。

时代变迁带来的机缘巧合

除了上述几个因素之外,明孝陵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历史变迁中,所给予的机缘巧合。

我们都知道,再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再高明的防盗措施,总会有纰漏之处,历史上也不乏有手段极其高明的盗墓贼。曾经一个个帝陵被盗就是现成的例子。

而明孝陵,却有其他帝陵不具备的特殊地位。

首先,在整个明朝的两百多年里,明孝陵作为祖宗陵墓,其保卫工作必然是最高级别,孝陵卫就是很好的证明。

孝陵卫与历史上十分出名的锦衣卫属于同一级别,只不过是工作分工不同,但其所受的严格训练基本上都一样,并且,能进孝陵卫的,无一不是精心选拔出来的人才。

并且,根据史料记载,整个孝陵卫的成员,足有五千六百人,共分为五所,最重要的是,负责“贴身”守卫明孝陵的,是这五千六百人中,挑出来最精锐的五百人。

在这样的精锐力量保护下,有谁还敢不开眼去打朱元璋陵墓的主意?

真要是这么干,那就不只是人头落地这么简单,要知道,大明朝可是唯一一个发明“诛十族”的朝代。

严密的防护,和严酷的刑罚,让明孝陵变得十分安全,而整个大明朝,虽说除了几个“不着调”的皇帝,但哪怕再不着调,但没有一个敢在守卫朱元璋陵墓这件事上打马虎眼。

而到了清朝时,明孝陵依然被严密地保护着。

据记载,在清军入主中原之后,对于大明朝的所有皇陵,都保护得很好,像康熙皇帝就曾经亲自前往明孝陵,并在那里“三叩九拜”,并在这里亲笔写下“治隆唐宋”的匾额。

包括乾隆皇帝在位时,也曾在此“拈香奠酒”。

清朝的皇帝这么做,当然是有一定的局势需要,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也不管他们收到了什么效果,总之对于明孝陵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其结果,就是明孝陵自上而下,从朝廷到地方都受到了重视,因此,其保卫工作虽说比不上明朝时那么严密,但至少也说得过去。

同样,朱元璋作为最后一个汉人政权的建立者,在整个清朝时期,自然也在汉人心中地位非凡,像太平天国的组织者洪秀全,去拜明孝陵就是为了收拢人心。

因此,在这种目的各不相同的需要之下,明孝陵依然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而它的完好无损,就成了一种必然的结果。

甚至,在清朝后期,两江总督曾国藩,还曾受朝廷的委派,前去修缮明孝陵,这就深刻说明,明孝陵是被清政府主动保护的。

到了近代同样也是如此,国父孙中山先生,曾在民国元年时,带领南京临时政府的官员前去拜谒明孝陵,并做出祭文宣告。

之后,南京成为了总统府,在国父先生的影响下,再加上明孝陵距离总统府不远,因此,保护工作同样在继续。

而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明孝陵的保护工作,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对因受战火损坏的地面建筑之外,明孝陵更是在1961年,成为了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仅如此,在2003年,包括明孝陵周边的功臣陵墓,如常遇春墓、李文忠墓,都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样一来,在保护工作上,就更加周密。

如今,明孝陵的保护工作,已经用上了各种高科技手段,比如用大数据来建立监测平台,全天二十四小时对明孝陵进行温度、湿度等多方位监测,最大程度上,来保护它的完好无损。

综上,明孝陵之所以能在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中无人能盗,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巧妙的防盗措施,以及时代变迁形成的机缘巧合,这三点缺一不可,让历史上想打明孝陵主意的人不得不因此放弃,而明孝陵也因此至今保存完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陵墓宝顶上有一层鹅卵石,考古队挖到后大喜地宫没有被盗
朱元璋的陵墓规模堪比始皇陵,为何600年来盗墓贼无一得手?
朱元璋的陵墓为何六百多年都没人敢挖?这三点很关键
1998年震惊中外的盗墓案:共盗走61件文物,其中一件堪称绝世国宝
皇帝入葬后,封闭地宫的最后一名工匠如何出来?先人智慧不可小觑
久经盗掘未受损——郢靖王墓被盗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