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毛主席对129师军政主官的安排,大有学问
userphoto

2022.10.15 天津

关注

1937年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其中115师是由原红一方面军改编而成;120师由原红二方面军改编而成,其军政主官基本上由原红军将领一脉相承。

但是红四方面军改编为129师时,由于种种原因其军政主官发生了很大变化。

那么三大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时,为什么曾经最兵强马壮的红四方面军会面临最多的问题,毛主席又如何精心安排129师首任军政主官呢?

红四方面军

红军主力改编八路军三个师,红四方面军连续损失人数最少

1937年初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双方为红军改编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

1936年三大红军主力会师之后人数都有所恢复,陕北红军从5万多人增加到7.44万人。因此在1937年2月双方初期接触时,我党提出红军应该改编为四个军12个师。蒋介石集团当然不希望我军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双方的谈判一度搁浅。

事实上即使按每师1万人计算当时红军最多也就能编为8个师,所以说这是我军为争编制下的一招妙棋。果然随即我党又抛出编四个师、每师二旅四团的方案,这样红军大部分都能实现改编。

蒋介石集团勉强接受将红军改编为两个师,不过双方的分歧总算有所接近。

但是蒋介石在给予红军编制问题上反复无常,更过分的是居然提出让毛主席、朱德等人全部出洋。

蒋介石与毛主席等人

蒋介石妄图靠改编红军来解除我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痴心妄想,到了7月份我党甚至提出如果蒋介石拿不出最后方案,红军将于8月自行改编为四个师开赴抗日前线。

直到“卢沟桥事变”和淞沪会战爆发蒋介石面临空前的压力,不得不在红军改编问题上展现诚意。

但是最终只同意将我军改编为三个师,而且这三个师的番号还都是在1937年刚被裁掉的东北军原番号。

也许蒋介石认为这样可以把霉运传递给我军,却从来没想过我党领导的军队是从来不信封建迷信那一套的。

淞沪会战

根据最后的改编方案,红一方面军15500余人整体改编为115师,原红1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变身为师长和副师长。

红二方面军14000余人整体改编为120师,原方面军正、副指挥贺龙和肖克变身为师长和副师长。

但是红四方面军改编的129师居然只有13000多人,这和大家印象中长征会师时8万人相去甚远。

聂荣臻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时下辖红4军、红9军、红30军、红31军和33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之后红五军团和红九军团又同其共同行动[1]。

但接下来由于执行了错误的南下政策在四川遭遇了重大挫折,1936年7月再次北上时锐减到4万人。

10月底中央军委制定了宁夏战役计划,红4军、红9军与改编后的红5军共2.18万人西渡黄河,试图打通连接苏联的国际通道。

然而由于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再加上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的错误决策。这三个军在祁连山遭遇的马家骑兵的猛烈攻击,最后少量幸存者不得不分散突围。

造成了留在陕北的红四方面军仅剩红4军与红31军再加上少量直属队,这可以说是对后来的抗日大业的一大损失。

陈昌浩

军神刘伯承长期为我军参谋长,特殊任命令其担任129师师长

红军在甘肃陷入山穷水尽的时候,红军主力却为应付“西安事变”而难以援救。党中央决定把红4军、红31军加陕北红29、30军编成援西军,只要时机成熟就西渡黄河接应战友们。

可惜受制于“西安事变”之后国内局势的掣肘,援西军准备妥当时却也已经彻底失败。

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红军继续无谓地消耗于内战,也为援西军司令员刘伯承后来成为129师师长奠定了基础。

提到十大元帅中的刘伯承,许多人都知道他有“独眼军神”的称号[2]。刘伯承1892年出生于四川开县,在军阀混战时期成为川军名将。

刘伯承

刘伯承1926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时期曾经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15军军长。他也成为了所有开国将帅中,第一个被正式任命为军长的人。

不过暂编15军很快被解散刘伯承辗转到了武汉,后来在南昌起义中担任参谋团团长。以此为起点刘伯承与叶剑英长期在我军中担任总参谋长,为红军的发展和长征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5年6月长征到四川的红一方面军终于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之后,两军混编为左、右路军分别过草地北上。

作为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与总司令朱德和红五军团、红九军团,同张国焘和红四方面军主力编在了左路军。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与政委陈昌浩,同党中央一起在右路军北上。

刘伯承

然而在右路军成功过草地之后,张国焘却坚持率红四方面军全体南下。

关键时刻朱德和刘伯承一起说服了五、九军团广大指战员顾全大局,同广大红四方面军官兵南下作战。

正是在刘伯承和朱德的努力下红四方面军后来回到了正确路线,刘伯承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认可。

这样在1936年徐向前和陈昌浩率军西征之后,陕北的红四方面军系统事实上已经没有了最高首长。

张国焘

刘伯承在被任命为援西军司令员之后,其资历,威望和指挥作战能力都是原红4军和红31军中无人可及的。

因此当最后确定红四方面军改编为129师后,无论是指挥作战还是从团结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的角度来看,刘伯承都是最佳人选。

在129师出征大会上刘伯承发表了重要演讲,极大地安抚了许多暂时无法接受国民党军队抗日的官兵。

刘伯承后来带领129师发展壮大到了30万人,解放战争爆发后又率领129师主力改编而来的中原野战军驰骋中原。

129师

徐向前与红四方面军长期血肉相连,全盘考虑暂任129师副师长

在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改编过程中,基本上保留了红军时代的军事主官编制。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只能屈居129师副师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他的照顾。

徐向前是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他1901年出生在山西五台。青年时曾经在阎锡山创办的山西国民师范读书,但最后决定弃笔从戎于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不过徐向前生性沉默寡言再加上语言方面的问题,使一心在黄埔学生中发展势力的蒋介石居然没有注意到他。

1927年徐向前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又根据党中央的统一安排来到了鄂豫皖苏区很快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3]。

徐向前拥有卓越的大兵团作战指挥能力,正是在他的运筹帷幄下红四方面军才能多次以少胜多。特别是西征到四川东部之后粉碎了20多万敌人发动的围剿,从而建立起了拥有500万人口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四方面军

在长征过草地之后面对张国焘和陈昌浩的错误决定,徐向前被迫选择了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在一起。之后红四方面军主力南下试图在成都平原站住脚,尽管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但终究改变不了战略上的失误导致失败。

当红四方面军最后到达陕北之后徐向前又成为了总指挥,却同样被陈昌浩的错误决定所干扰导致战败。

但是令人赞叹的是在最后失败之后,不同于陈昌浩潜回自己老家;徐向前不顾自己满身伤痛化装成乞丐昼伏夜行,逃过了敌人的堵截成为回到陕北的最高级别将领。

事实上在1937年7月我党仍坚持红军要改编为四个师,就是考虑让徐向前担任由红四方面军改编来的某个师的师长。但最后当双方只能就改编三个师达成协议时,如何进行取舍就非常考验毛主席等人的智慧了。

徐向前

林彪以红一军团长的身份成为115师师长是没有任何异议的,贺龙作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同样是120师师长的不二人选。

尽管可以由刘伯承担任八路军总参谋长,但毛主席考虑到徐向前虽然之前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可南下和作战失败已经严重影响了其声誉,其本人回到陕北后也一度精神低落。

而且他之前就羸弱的身体经过此次失败后更加不堪,短时间难以胜任军事主官的重担。虽然徐向前在红4军和红31军中仍然有很高声望,可这两个军事实上已经接受刘伯承领导很长时间。

最后毛主席决定由更熟悉红四方面军的徐向前先担任129师副师长,待将来时机成熟之后再予以重用。

徐向前

张浩促成红军团结成为首任政委,邓小平接替后开启刘邓合作传奇

从1927年“三湾改编”开始,党对军队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人民军队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支武装的重要标志。由于蒋介石集团意图削弱我军所以双方在最后达成协议,八路军三个师不设政委而是由政治部主任担任类似的角色。

不过1937年10月我军已经在敌后站住脚,党中央又决定在三个师中恢复政委一职。

115师政治部主任/政委是原红1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120时政治部主任/政委是原红二方面军政委关向应。

可是原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借口养病迟迟不回陕北;再加上张国焘不适合再领导红四方面军工作,所以129师政委就成了变数最大的一个职位。

129师

幸好在之前组建援西军时党中央已经指定张浩为政委,这才为129师政委人选提供了解决方案。

今天提到张浩,绝大多数人都对他一无所知。但是如果大家知道他的本名叫林育英而林彪的本名叫林育容,就能马上明白他俩之间的关系了。

张浩1897生于湖北省黄冈团风县,与林彪和林育南是堂兄弟。虽然张浩不是名将但是他早在192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内资历远高于林彪和除朱德外的其它元帅。

更重要的是张浩由于特殊的工作关系,长期承担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联系的重任。

林彪、林育英与毛主席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由于上海的大功率电台被破坏,党中央在接下来一年里彻底失去了同共产国际的联系。

1935年7月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结束之后,张浩奉命携带电台和密码本回国重新建立联系。他化装成商人一路跋涉几千公里逃过了反动军警搜查,终于成功地将那部宝贵的电台送到了陕北。

而此时毛主席正为如何说服张国焘北上而费尽脑筋,张浩虽然不知道当时国内发生的变化,但坚决支持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

他以共产国际特派员的身份给张国焘发去电报,劝他一定要维护红军的团结。徐向前、刘伯承等人也是有了张浩的支持,最终实现了全军北上会师。

虽然张浩长期不在军内工作,却因此事在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中树立了威信。

林育英

红四方面军改编为129师后,张浩也自然成为了政治部主任/政委。但是张浩之前曾经被反动军警严刑拷打而身受重伤,129师改编过程又要比另外两支部队更加艰难;张浩不得不辛苦工作透支身体,到了1938年初彻底病倒。

刘伯承向党中央发报请求由徐向前担任师长,其本人担任政委。但毛主席想让徐向前担任另外一个战略区的军事主官,所以政委人选只能重新商议。

不过这时作为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正好在山西工作,毛主席经过一番思索决定让邓小平担任政委并得到了刘伯承的同意。

在毛主席看来邓小平拥有“举重若轻”的特性,与刘伯承的“举轻若重”正好形成了高度的互补。

而在刘伯承看来邓小平是四川人,有利于在以四川人为主的原红四方面军中开展工作。同时邓小平比他年轻12岁,也有更多的精力分担繁杂的工作。同时邓小平在领导百色起义和创建根据地过程中,也证明了其拥有卓越的指挥才干。

毛主席与邓小平

1938年1月邓小平正是由八路军政训处主任改任129师政委,在太行山根据地同刘伯承一起领导艰苦的敌后斗争。

之后邓小平与刘伯承共同经历了129师、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四个历史时期,“刘邓不分家”成为了我军历史上一段美谈。

令人痛心的是张浩返回延安后身体仍然没有大的起色,1942年3月6日不幸英年早逝成为了我党历史上一次重大损失。

整体来说刘伯承和徐向前都是我军的卓越军事家,1955年成为十大元帅也是实至名归。邓小平虽然没有参与授衔,却成为了后来我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为我党和我军的发展同样做出了卓越贡献。


参考资料

[1]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2] 刘伯承:意志如钢的“军神”--党史频道-人民网.人民网.2019-11-06

[3] 徐向前,与四方面军血脉相连--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2021-06-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浩调回延安后,刘伯承建议用徐向前,毛主席却摇头:他还有大用
【史海钩沉】刘邓大军为什么叫“刘邓”大军?
1937年,耿飚在平凉看到一个商人,上前说道:是徐向前总指挥吗?
24岁当军政委,1937年被任命为营长,毛主席得知:太不公平了
1935年9月10日,红军最危急的一夜,两位元帅联手挽救了革命
居然有人问:徐向前凭什么资历竟然当上了元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