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抉择 作者 靳万山 责任编辑 李安宁
userphoto

2023.03.31 天津

关注

抉择

         —下农场前的回忆

            作者 靳万山

农场时留影后左 余永安 徐道俊 靳万山 郭金书弟     

中左 隋景森 张祥国 颜世铭 崔  英 前左 张建忠 

工宣队梁连长 张为民 秦少毅

                    作者 靳万山

作者简介

   靳万山,1947年10月6日出生,乌鲁木齐铁三中高六七(四)班学生。1969年10月8日到新疆哈密铁路火石泉农场(后更名为哈密铁路五七农场)接受再教育。1971年5月被招工到乌鲁木齐铁路局乌北站,任装卸工,1978年考入新疆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复回乌鲁木齐铁路局,1980年12月分配到哈密铁一中任教员。1990年5月调到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分局任法律顾问。1997年5月调乌鲁木齐铁路局乌鲁木齐分局任法律顾问。从1991年起先后在哈密市法律顾问处和新疆北方律师事务所(1997年至今)担任专职律师,新疆北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抉择  

   — 下农场前的回忆 

            作者 靳万山

  校友李安宁和几个同学创办的公众号《乌铁老三届知青轶事》,登录当年乌鲁木齐铁路局所属各中学老三届的学生在铁路农场接受再教育的往事回忆,搞的很红火,引起越来越多的校友们的追捧和关注。

  公众号的每一篇文章,我都在认真的阅读,同学们的深情回忆,读起来既熟悉,又亲切。有时是会心一笑,有时是痛心和惋惜。

  公众号开局第一篇,温立人同学的《火石泉之歌》披露了我是铁路老三届下铁路农场的首倡者。李安宁多次催促我写一写关于铁路学生最初是怎么到铁路农场接受再教育的经过,我推阻再三,因为其中有些人和事,由于历史原因不便再提及。我试着写一写吧。再加上年事已高,记忆力衰减的很厉害,不当之处,或者记忆错误之处,敬请同学们体谅并予以纠正。

  1968年9月5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会成立,往日喧嚣的学校一下子平静了下来,群众组织虽然还存在,却都迷茫着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了。

  68年底,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全国的中学生们立即行动起来,主动地或者被动地准备下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69年初,我认识的乌鲁木齐高级中学一个老三届学生响应号召主动到新疆最落后的和田农村去插队落户,学校搞了个轰轰烈烈的宣誓告别大会,我参加了大会,听到这个同学“要一辈子扎根农村”的慷慨誓词,我也很激动,真的是热血沸腾!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就是我当时真实的想法,也是我唯一的选择。

  考虑到大家都将下乡,我给同学们开过会,建议大家最好男女同学结伴下去,相互有个照顾,于是乎同学们行动起来,开始谈对象谈下乡。

  那时候,关于知青下乡,铁路局还没有专门的机构,各铁中的学生都是自己联系去处。时不时能听到某某与某某下到哪里去的消息,有去吐鲁番、鄯善的,有去哈密巴里坤军马场的,有去芳草湖农场的,还有到南疆的…,真的是各奔东西。

  大概是69年春季,我在乌鲁木齐市里开会时,听到一个消息:说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自治区有文件,如果企业有农场,下到企业的农场也是上山下乡。这个消息对我很有触动,我家在哈密,我知道哈密有铁路农场,我们是不是可以到铁路农场去接受再教育呢?回到学校后,我和朱天佑、陈鸿弟、周玉宝等同学谈起这件事,大家都觉得到铁路系统农场比下乡要好,因为同学们更集中,没有离开铁路线,离家又近,并且符合党的政策。但是,要办成这么大的事,单凭我们一个群众组织肯定是不行的,应该由全校学生共同向铁路局表达我们的心愿。于是我和另一个群众组织的葛广武取得了联系。我和葛广武是发小,我们很熟,葛广武听了我介绍的情况后,非常赞同,并且告诉我,石河子还有个铁路林场。于是我和葛广武商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和工作步骤,就这样,铁路老三届知青请求到铁路农场接受再教育的行动计划就算是正式启动了。

  当时,铁路局既有革委会,又有军管会,虽然是双重领导体制,还是以军管会为主。我和葛广武两人先从铁路局革委会成员动员起,获得他们支持后,又共同做铁路局革委会和军管会负责人的工作,当时接待我们的军管会领导是康三。

  这件事一开始阻力相当大,特别是军管会领导的态度是不同意。听到消息后,铁三中的学生们联合起来,携手并肩,纷纷找革委会和军管会的领导做工作,表达意愿,在单位找,也到他们家里去找,因为这件事涉及每个学生和铁路家庭的利益,所以同学们和家长也都积极行动起来,都在做说服工作。

  军管会领导看到自治区的文件后,先是做了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铁路农场和铁路中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后,最终做出了四个铁中的老三届学生全部到铁路农场接受再教育的决定。铁路局革委会和军管会指定业务部门专人负责,具体组织领导全局四个中学的老三届学生(知识青年)近4000人,分批分阶段的下到哈密火石泉铁路农场和石河子林场接受再教育。

  在此之前下到地方农场、农村的同学听到消息后,也纷纷返回学校,来到铁路农场。

  下农场前后的很多情节校友们的回忆都讲了,也讲得很清楚、很详细,我在此不做赘述了。

  从1969年到现在,54年过去了,往事如烟,年迈的我们渐渐忘却了许多事。但是,下到铁路农场接受再教育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大抉择,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很难忘却。

  有人说:选择是一时的人生,而人生是永恒的选择。

  54年前,新疆铁路老三届的“一时选择”,是选择了到铁路农场接受再教育。如今再评价这个选择的对与错已经毫无意义,毕竟在铁路农场接受再教育的几年的时间,近4000知青都先后被铁路企业招工进入铁路工人的队伍,绝大多数人在铁路上工作到退休,对于这个选择,大家应该还是满意的。

  我要说的是,此“一时的选择”不仅仅是铁三中老三届学生的共同选择,而是乌鲁木齐铁路局四所中学老三届所有知青的共同选择,是大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后左 周宝兴 文 武 黄轸宇 雷暑民 付顺国 

曾跃全 中左 曹 宏 胥明龙 申长勇 朱天佑

孙 樟  周秀生  前左 王伟文 李秦州 靳万山 

刘放民  李安宁

  在结束此文的时候,我还要表达自己真诚的谢意,谢谢当年为铁路知青下到铁路农场接受再教育而勇于担当的铁路局军管会、革委会的领导和军管会的康三同志!谢谢曾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的铁路局的前辈们!谢谢曾关心我们帮助我们的所有人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当年为铁路中学老三届知青作出的重大抉择和付出!

              靳万山

           二〇二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火石泉~双刺玫瑰可曾开放过的那片热土(上篇)——半个世纪前的青春记忆
《刘居英画传》之六 “接管中长路”(整理/刘智)
小说《铁道游击队》创作内幕及现实原型的结局(六)
全国铁路局
全国有多少铁路局?都分布在哪?(看看你的家乡有没有铁路局吧)
铁路职工的新年第一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