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大钊孙女微博“看老照片”停更,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动
userphoto

2023.05.16 天津

关注

李大钊女儿亲自讲述
那些不得不提的故事

CCTV 国家记忆

李大钊摘下眼镜
泰然自若走向绞刑架

CCTV 国家记忆

短发 戴着斯文的眼镜,留着两撇胡子,眉宇间充满了坚毅的神态。这是我们在书本上常见的李大钊先生的形象

然而,他却在95年前的今天,留下了这样一张照片和他平时的形象截然不同

没有像往常那样戴着眼镜,李大钊端正坚定地站立着,面容平静、泰然自若。这张照片也是李大钊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在绞刑架边拍下照片后,英勇就义。让我们一同追忆这位革命先驱。

01

李大钊1889年出生。青年时代目睹了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李大钊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

1913年至1916年间,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留学,开始阅读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回国后李大钊被聘为北大教授。任职期间,他积极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李大钊在武汉、上海、成都等地高校进行讲学活动,并且他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介绍马克思生平、学说和贡献的文章。为中国革命事业

培养了第一代马克思主义骨干人才。

一大批时代青年,正是通过李大钊的文章,转而寻求马克思主义真理,走上了革命道路。毛泽东曾深情感怀,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

02

1920年的2月9日,李大钊与陈独秀从北京赶赴上海,一路的舟车劳顿并没有熄灭二人的革命热情,他们在路上热切地讨论着建党的活动。

通过五四运动,他们体会到一个问题:搞革命运动一定要有领导核心。于是他们二人做出了这样的分工决定:南方由陈独秀来发动,北方由李大钊来发动。

可是建党又谈何容易,要改变中国,要敲碎这压迫中国人几千年的统治结构,需要工人的支持来奠定无产阶级的基础,实现建党的愿望。所以他们决定脱下长袍,到工人当中去。

早在1920年1月,李大钊就已经组织了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到人力车工人居住区进行调查,而工人们悲惨生活的状况简直出乎他们的意料。随后的日子里,进步学生们亲身体会工人阶级的情况。通过一系列活动与之密切交流,而工人们也在学生们的启发下越来越紧密地团结起来。

在国内早期共产党人的努力下,192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渔阳里2号的一栋石库门房子里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了。两个月后酝酿已久的北京共产党小组正式成立 。

从1920年8月到1921年的春天,经过了半年多的工作,中国国内有六个城市建立起共产党早期组织其成员也在逐步地增加。

1921年7月23日晚上8点,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正式召开,相约建党的陈独秀和李大钊却没有出席会议。

陈独秀此时身为广东政府教育委员会的委员长,因为公务繁忙很难抽出时间,李大钊为何也没能出席会议呢?

原来,由于北洋军阀欠薪的现象而开展的索薪斗争,李大钊作为八所院校职工联谊会的主席首当其冲。李大钊说,他不能离开。

03

1927年春,奉系军阀统治的北京天地间却充满肃杀之气。4月6日,全副武装的军警突然包围了东交民巷并且把守各个路口,不许人员进出。他们冲进苏联大使馆西院的旧兵营逮捕了大批革命志士和无辜群众,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不幸被捕

在狱中,李大钊怀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没有屈服,也没有透露半点党组织的秘密。他写下了这份2800多字的绝笔《狱中自述》,坦露了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妻子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1927年4月28日,这是一个黑暗的日子。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反动军阀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推向刑场。

面对死亡,李大钊泰然自若,迈着坚定的步伐,第一个走向绞刑架。

恰如他在生命最后时刻所写的那样: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

——《狱中自述》

得知李大钊牺牲的噩耗,妻子赵纫兰伤心欲绝,接连晕倒三次。自此,她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度卧床不起。柔弱的子女们守候在母亲床边,其中最小的儿子还不会喊爸爸,只能手足无措地落泪。

因从事革命工作和资助贫苦学生,李大钊留给家人的只有一块银元。

李大钊牺牲六年后,1933年4月,中共地下党组织通过北京大学师生和李大钊生前好友为李大钊发起公葬,将灵柩安葬于香山万安公墓。大批学生、工人、市民群众参加了李大钊的葬礼,至此李大钊才得以入土为安。

为主义而来,为主义而死。正如李大钊在《青春》中所说: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今天,缅怀李大钊先生!

李大钊孙女李虹逝世,
生前是百万粉丝历史博主
传播万余张历史老照片

封面中国

2023年5月10日,李大钊孙女李虹同志因病不治辞世,家属称丧事一切从简低调处理。

1999年,李虹参观卢龙县“李大钊纪念馆”

李大钊次子李光华之女

公开资料显示,李虹女士系李大钊次子李光华的女儿,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研究员。

1922年,李光华在北京出生,父亲李大钊牺牲时他才刚满4岁,1933年母亲病故时,也只有10岁。此后,他在党组织和亲友的关怀抚育下成长。

在动荡的年代中,李光华投身革命事业。1938年7月他参加了革命工作,1940年赶赴延安,并于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后,李光华为组织的早期发展,贡献了宝贵的力量。

建国后,他曾担任中共乐亭县委宣传部长、唐山钢铁厂党委书记等职务。期间他和父亲李大钊一样与工人们紧密接触,并且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还受到过刘少奇、周恩来的接见。

1982年10月,李光华从中国科学院电子所离职休养,离休前任党委副书记。2012年2月18日,李光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低调的百万粉丝历史博主

值得一提的是,李虹同志生前是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博主。

5月11日,微博账号为“看老照片”突然发文称:

大家好,我是本微博账户所有人的儿子。我母亲已于昨日夜间因病不治去世,本微博停止更新。生前经营这个微博是我母亲的重要精神支柱,希望发布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祝大家身体健康,保重。

随后,根据微博留言以及后续不断的消息和报道,网友们这才知道原来该博主居然是李大钊的孙女李虹,这让很多人都感到吃惊。在得知李大钊孙女李虹去世的消息后,网友们纷纷在该博主文章下表示:“很遗憾现在才知道您的身份,用这种方式认识您,很荣幸能在此刻送别您。”

据悉,“看老照片”微博账号注册于2010年3月,目前已拥有120余万的粉丝,其简介为“通过真相看历史”,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阿姨。

其微博以分享珍贵的老照片和相关故事而受到广泛欢迎,内容几乎涵盖了百余年来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尤其是民国时期和抗战期间的真实景象,其中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租界,有东三省沦陷期哈尔滨的城市面貌等。一张张黑白或泛黄的照片里,散发着历史烟云和时代变迁。

然而,网友们发现,该账号十分低调,在其发布的1.4万余条微博中,李虹从未提及“李大钊”字眼,也从未透露过自己的身份和家庭背景,包括她与李大钊的关系,这也是让人们对她的去世感到意外和震惊的原因之一。这份低调谦逊,得到了网友们的称赞。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27年4月28日在北京被奉系军阀杀害。他在人间只有38年,以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写的常吟咏的名句,是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真实写照。

他是中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播种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他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

资料来源:红船融媒 来源:封面中国

比起李大钊孙女的身份,
网友更在意李虹分享
“老照片”的平实态度

姬 鹏

儿子分享母亲去世消息

@看老照片突然发出一条“悲伤的消息”。原文是:“大家好,我是本微博账户所有人的儿子。我母亲已于昨日夜间因病不治去世,本微博停止更新。生前经营这个微博是我母亲的重要精神支柱,希望发布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祝大家身体健康,保重。”

一定程度上,这像是讣告,但又不像是讣告。因为它既不是面向亲友同事,也没有用严格的讣告文体,只是基于博主身份在跟网友道别。而且也没提“我是谁”,反倒平实地告诉网友,分享是“我的精神支柱”,并希望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虽然这些话不是博主自己说的,但是透过以往的分享,总觉得儿子所说也是博主的意思。到此为止,其实这场“赛博告别”就算完成了,起码从博主的角度来讲圆满了,至于评论区悼念,那就是网友的事情了。

然而就在悼念的氛围下,突然有人指出,博主@看老照片的真实身份是李大钊的孙女李虹。李虹是谁?知道的人并不多,可李大钊是谁?想必不知道人是少数。当然就此人们再去看@看老照片以往的分享,才恍然大悟。

与此同时,悼念正式被扩大化,从网友悼念走向宏大叙事,就此“李大钊孙女”和“李大钊孙女去世”的相关话题瞬间冲上热搜。坦率地讲,这也不足为奇,但是隐藏在李大钊孙女身份下的李虹,换句话说博主@看老照片的分享态度更值得被记住和怀念。

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是李虹一开始就告诉网友“我是李大钊的孙女”,我要“分享老照片”了,可能粉丝数(113.5万)会是现在的几十倍,也就是几千万。但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平实地分享了1万多张老照片,并且都是围绕过去百年在分享。

当然说是分享,真的是一点也不带感情色彩,只是告诉网友跟她比较近的那些岁月里发生了什么,远去的时代是什么样的,人们怎么样生活,有什么样的特别之处。说到底,就是以分享的方式在讲述历史,并且很多都是生活史。

对此有人感怀道:“在这个乌烟瘴气的碎片化时代,像李虹女士这样的人不多了,但正因为如此,更应该珍惜这些人,他(她)们不仅有生活热情,而且愿意把生活热情传递给别人。”也就是说总有人还在坚守意义至上,而不是流量至上。

要知道,从@看老照片发布的时间线来看,李虹女士去世的几天前还在发布照片,最后一条虽然不是老照片,但是也是她发布的重要一部分“每日一喵”,也就是一只猫咪的日常,当然也是她跟网友打招呼的特别方式。

说实话,如果不是“悲伤的消息”,人们可能以为@看老照片的博主度假去了,因为所有的消息都给人很平实的感觉,但是却也很有力。因为在现实和历史之间,我们总能找到生活的力量和时间的不凡。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看老照片虽然停更了,但是生命力却依然旺盛,依然以每小时1万多的粉丝数在增加。当然要是李虹女士还健在,可能更愿意称呼大家为朋友,正如他儿子在“悲伤的消息”里所写的“祝大家身体健康,保重。”

因为只有把网友当朋友的博主,“赛博寿命”才会超出“肉身寿命”,至于李虹女士有没有李大钊孙女的身份,或许压根儿就不那么重要。当然这个事实也不是非要撇开说,而是不管热搜如何定义李虹女士,关于她最好的身份依然是博主@看老照片。

在这里,向李大钊先生、李虹女士及其家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博主李虹传播万余张历史老照片
(以下为其中的50张)

来源:微博@看老照片、家记忆、封面中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看的是历史,她看的是前辈的一生
百万粉丝博主突然发文宣布断更,粉丝深挖后发现博主身上隐藏的秘密
革命情怀永存!张颂文悼念李大钊的孙女李虹女士!
老照片:历史上的10月29日
1942年10月冀东13分区游击队李玉泉李光华(李大钊二子)
百年图鉴|仅此一次的人生 他们选择即无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