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醉身于山水之间:京广铁路衡广段,南岭风光
userphoto

2023.05.30 天津

关注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南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一片热带景象,自古就是偏僻的发配之地。

南岭,中国南部最大山脉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线。于中国湖南省(湘)江西省(赣)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4省(区)边境。约当北纬24°00′~26°30′,东经110°~116°。横亘在湘桂、湘粤、赣粤之间,向东延伸至闽南。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 200公里。因南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5条主要山岭所组成,故又称五岭。广义的南岭还包括猫儿山、海洋山、九嶷山、香花岭、瑶山、九连山等。

作为中国铁路第一干线的京广铁路,其运输的繁忙程度是用文字不可描述的,但是,京广铁路过了衡阳之后,便进入地质条件复杂的南岭山区,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一直是单线运营,为了解决运输瓶颈问题,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世纪80年代,铁道部会同科技部联合攻关,解决了一系列科技问题,京广铁路衡广段成功开通复线!

1986年初,铁道部在韶关成立衡广复线建设指挥部。由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设计,施工单位有:第二工程局、第五工程局、隧道工程局、大桥工程局、电气化工程局、通信信号工程公司、第十一工程局、第十五工程局及广州铁路局共10个单位。各单位先后成立现场指挥部,省、市、县也成立支援铁路办公室,互相协作配合。在施工高潮时期,施工人数达6.58万人。


控制性工程:当时为中国铁路第一长隧的大瑶山隧道

大瑶山在坪石与乐昌区间的武水西岸,山深林密,人烟稀少,为少数民族地区。铁道部第四设计院于1978年春节,进行武水右岸双绕线的勘测,做了107平方公里的地形测绘,勘察了1181个地质点和49个孔深总量达5700米的钻探,进行了大面积的水文调查,作了航空照片与卫星照片的判释,制定了大瑶山隧道方案。

地质构造为震旦系与寒武系浅质碎屑岩分布于隧道两端,泥盆系下中统桂头群粗碎屑分布于隧道中部,在构造上为粤北山字形脊柱构造成分与其重接,地层受强烈挤压,全部侧转褶皱和断裂,节理、劈理都很发育,九峰山大断裂即在其交接复合部位。全隧道分布有20条断层带,软弱围岩占17%,在隧道中间部位,出现两侧冲断层,规模较大,相背倾斜,各自上盘相对逆冲推复,中间陷落,破碎带和影响带宽465米,即九号断层。全隧道大部分穿越砂岩、版岩、版状页岩。九号断层在班古坳槽谷地区穿越白云质灰岩、泥灰岩与断层泥带。

隧道设计按照新奥法利用围岩自承能力的原理,推荐了全断面的开挖方法,采用夹有塑料防水版的复合式衬砌。设三个斜井与一个竖井,分成五段十口长隧短作。同时开展了“钻孔爆破、支护衬砌、施工通风、防排水、新型轨下基础、工程地质与岩体力学、施工机械、施工管理”八个科研专题,组织设计、施工、科研与有关院校的通力协作,为长大隧道的施工取得了新技术和新经验。

铁道部隧道工程局于1978年进点,修建临时房屋13万平方米,自坪石、乐昌起修建施工便道82公里,高压电力线58公里。1981年11月正式开工。在此前后,与日本隧道专家多次交往,并赴日本青函隧道考察学习,前后引进各种大型机械设备48项269台,经过消化吸收,与国产设备配套成龙,形成了破岩、装运、支护、注浆四条卓有成效的作业流水线,效率大为提高。自1982年至1985年,进出口单口平均月成洞均达到100米以上,全隧道曾创月成洞521米的好成绩。

1985年4月竖井平导涌水,每昼夜4175立方米,含泥量10%~20%,淹没竖井393米,井下机电设备44台报废,乃开凿迂回导坑1200米,于1986年3月放水后,再作封堵。

九号断层埋深600~700米,长465米,其中165米为强烈挤压带,泥灰岩及断层泥贯穿于灰岩溶蚀及泥灰岩中,界面纷多,密集穿插,为贯通的难关。1985年12月,国务院万里副总理就九号断层问题,邀请地质矿产部、水利电力部协同铁道部各路专家现场会诊,商议对策。1986年4月,由设计、施工、建设、科研与有关院校47人,组成技术攻关组。下设“地质预报预探、开挖方案、注浆堵水、支护衬砌、围岩变形量测”五个专业,作了周密部署。1986年10月,施工进入九号断层,围岩极为破碎,涌水每昼夜4.2万吨。遂于右侧开挖平行导坑,钻探超前,并排水降压。在通过研磨泥带时,泥石俱下,涌水如注,日进不足一米。经采用锚杆管棚支护、预注浆加固围岩,改为上半断面开挖、设置临时仰拱,扩大后全断面用钢骨架衬砌,然后铺设塑料防水板,再二次模注。把新奥法原理结合现场具体化,用围岩变形的量测数据,决定施工措施,积累了在软弱围岩地段施工的经验,形成了三十字的施工方法:“钎深探、管超前、小断面、留核心、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预注浆。”

经过7个多月的日夜奋战,于1987年5月6日,国务院万里副总理亲临现场,掀下电钮,贯通了九号断层。全隧道经贯通测量,横向差17.3毫米,高程差4.6毫米,方向闭合差3.08秒,精度为6.2万分之一,属世界先进水平。

1987年6月雨季,班古坳地表多处坍陷断流。全隧道内出水量每昼夜五万吨以上,含泥量10%,曾一度被迫停工。技术攻关组多次审议,反复治理。

广大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以“靠科学、讲协作、勇拼搏、创一流”的大瑶山隧道精神,自开工以来,前后战胜大小坍方94次、涌水27次,闯过了重重难关,于1987年12月全隧道土建完成,随即进行铺轨与通信、信号、电力、电化四电工序的安装。但九号断层的涌水,仍未根治,仍在中部的墙脚,设置了泄水管道,对各集中出水点,继续整治。

大瑶山隧道全长14.295公里,埋深70~910米。三斜井总长3552米,竖井深433米。各式平行导坑4270米,开挖155万立方米,衬砌31万立方米,喷射混凝土4万立方米,塑料防水板34万平方米。施工安全方面,死亡率为每公里0.56人,重伤率为每公里1.95人。铁道部原定该隧道土建部分概算为2.68亿元,部分材料及机械设备列日元贷款项下。开工后由铁道部隧道工程局自任建设单位,1985年起改由广州铁路局承当建设单位。1988年11月6日隧道正式竣工。

衡广沿线好风光:

以下视频来源于
十一月的橡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汕汕铁路全线难度最大的山岭隧道——仙庵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吴波:志在穿越“筑路禁区”
北京交通大学王永红教授/王春歧
隧道施工中地下水处理研究现状分析
隧道不良地质施工常见防治措施,这一篇可能还说不完!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安全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