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多少这样的黄埔生,国民党败的就有多惨,很难洗

参谋长是军队中的重要职位,国民党军曾有三大战区参谋长之说,分别是郭寄峤,赵家骧和盛文,一个是抗战时的一战区参谋长,后来当过甘肃省主席,一个是辽沈战役时的东北剿总参谋长。至于盛文,因为长期在西北给胡宗南当参谋长,大仗相对经历的少,知名度稍逊。

参谋长是司令部的核心,诸如作战计划制定,组织谍报侦察,情报分析,总结战绩战果等等,所有部队管理和作战的方方面面,必须掌握清楚。前两人都是东北军出身,靠业务水平干到幕僚长的地位。盛文的升迁,却主要是靠文凭和抓机会。

国民党军里什么文凭最吃香?到抗战中后期,是黄埔加陆大,陆军大学就是专门培养高级参谋人才的,国外留学的洋文凭都只是点缀,盛文是黄埔六期和陆大十期生,可谓两块钢板腰中插。

民国的官场,要想提升快,就要有人提携。要想被人看重,就必须想办法引起别人的注意,第一印象越深越好。

盛文就有这样的本事,他抓的机会,是当大喇叭,替蒋委员长喊八路军游而不击。

1940年,在重庆的全国军以上参谋长会议上,盛文以参谋处长的身份代参谋长出席,轮到他发言时,开始捏造事实,大肆攻击八路军袭击友军,目标直指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叶参谋长当场以大量证据予以驳斥,在叶参谋长眼中,这个当马前卒的参谋处长,除了热情很高,其他实在不值一提。

抗战初期,大后方从步兵专科学校,陆军大学,到南岳游击训练班,很多人听过叶剑英的游击战术讲座,对叶参座很佩服。此次会议,有些人不明情况,不想参与国共之争。与八路军毗邻的一些将领,也不愿意无故挑起事端,毕竟石友三朱怀冰张荫梧主动挑事,都没打过八路军,全被修理过。至于是谁在支持搞摩擦,众人当然也都清楚,但只有盛文看准了这个机会:蒋委员长有话,不便说。

盛文的目的达到了,他这个小小的参谋处长,得到了国府最高领导人的赏识,从此仕途顺的不得了。

这就叫关键时刻做关键事,该出头时就出头,至于什么参谋长业务,幕僚长素质,那些真的不重要。

盛文回忆当年战事,最得意的就是1947年3月蒋军大举进攻延安,整个作战计划,是他负责制定的。而且计划五天拿下延安,实际只超了三个小时,炫耀起来很有资本。

要说蒋军对山东和陕北发起的重点进攻,可是下了大功夫,进攻陕北时,在前方机场就集中了100多架飞机,这在国民党空军历史上是规模空前的,抗战中都没这一景。

盛文豪言,要不是部队长途行军过于疲劳,仅差四个小时,就把中共机关全俘虏了。

盛文自称,自己治军一向与士兵打成一片,而且说的很坦率,所谓打成一片就是一起吃喝嫖赌,这种话能写到口述历史里的,在国民党官僚里还不多见。

至于水平,有几个敌情判断很说明问题,这些情况,胡宗南可以不知道,带兵军师长们也可以不清楚,但唯独他不能含糊,因为他是参谋长。

盛文断定,陕北共军有八万人。

这不像是战区参谋长掌握的数字,国民党进攻延安时,彭德怀以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身份统一指挥边区部队,西北野战兵团只有一纵,二纵,新四旅和教导旅共六个旅2.6万人,另有警一旅,警三旅等地方部队1.6万人,分散在陕北各分区。彭德怀手里的野战机动兵力不过三万人。

更何况陕北土地贫瘠,本身养不了更多的兵,突然集中八万兵力,把主要兵源地的晋绥根据地抽空了都不够,这是纯粹的脑补。胡宗南围了延安十三年,这点情况都摸不清,参谋长的水平可见一斑。

此外,盛文说,在延安外围把贺龙打的大败,这就更奇怪了,一场集结重兵规模空前的进攻作战,连对方部队是谁指挥的都不知道,完全是在靠猜测。

贺龙是经常过河到陕甘宁边区,但保卫延安期间,一直在河东负责陕甘宁的补兵和粮食供应,任务繁重,忙的胡子都翘起来了,怎么可能分身到陕北来当旅长用,延安外围阻击战是教导旅旅长罗元发指挥的。难道蒋军连一个俘虏都没抓到,在陕北一点情报手段都没有?肯定不是,那就只有盛参谋长清楚是怎么回事了,是睡了还是醉了,如此不操心。

晋绥军区贺龙司令员

再一说到战绩,就更离谱了,盛文说毙伤解放军一万六千多人,俘虏一万余人,对照西北野战兵团的总兵力,彭大将军岂不是被打剩一个人了。接下来的解放军陕北三战三捷,胡宗南部队被整旅整团的吃掉,主官尽数被俘,谁打的呢。

战时夸大战果,鼓舞士气争取国统区民心,可以理解,可这是18年后在台湾的访谈所述,早该明白的事实还没弄明白,就不可思议了。国民党到台湾之初,盛文就和胡琏,黄杰等国民党高级将领,奉蒋之命编撰过大陆时期的战史。

西北战场发生转折的瓦子街一战,盛文在口述中提到,他当时拟定的作战计划就不让刘戡走瓦子街,那么整29军为什么还走这条路,显然不是他说的那样,宜瓦之战惨败,胡宗南撤职留用,盛文撤职查办,押赴南京军法处置。

盛文直接给蒋介石打电话,蒋说你先不要来。盛文说自己是无职之身,留在西北不知干什么,老蒋说让你不要来你就不要来。就这样被保下来了,在西安胡宗南的地盘,谁敢抓他,军法处置不过是一句空话。

其实只要让老蒋看上了,打个败仗算什么,北伐时期的飞毛腿王柏龄孙元良,抗战期间的桂永清孙元良黄杰李良荣,国军的长跑健将们哪个不是跑的越快,官做的越大。盛参谋长这点败绩,影响不了个人前途。

瓦子街打完了,盛文自称又扭转了一次西北战局,当时西安空虚,他紧急召回东调的董钊三个整编师,据称给彭德怀以致命一击,保住了西安。实际上西北野战军根本没有进攻西安的设想,原因很简单,已经没粮吃了,要么退回黄龙山区,要么冒险去打胡宗南的后勤基地宝鸡,这才有了紧接着的西府战役,如果西北野战军被击溃,又怎么出击西府去碰青马骑兵。胡军回援关中不假,大败西野显然是杜撰。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还不止于此,盛参谋长最独特的一招儿,在国民党军中很少见,司令部的门岗不设卫兵。他认为之所以国军将领屡屡被俘,是因为混进部队的共军士兵,在作战中突然袭击国军指挥部所致,为了不暴露指挥机关位置,每到一地,他让司令部设在大楼里,自己在楼边小屋里呆着,门口不设卫兵,而派人化装成小商小贩,开商店摆地摊,随时观察动静,有嫌疑人物立刻缉捕侦讯。

盛参谋长自豪的说,之所以他没有被俘,就是因为这个诀窍。

可是,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俘虏国民党将领,都是通过围歼其所属部队,打进指挥机关达成歼灭战。没有靠事先潜伏在国民党军里的内应,先抓了指挥官来取得胜利的,没有战例。

作战中双方都要隐蔽指挥机关,这很正常,但在城市驻扎且没有敌情的状态下也如此担惊受怕,不进行正常警备,连招牌都不敢挂,除了被吓破了胆,还能有什么解释。至于军队形象和士气,管不了了。

盛文还披露了胡宗南对孙殿英的见死不救,算是说了实话。但直到18年后,还在说孙殿英被共军俘虏,割开头皮受刑后惨死。

这就是想出来的故事了,当年晋冀鲁豫解放军攻克汤阴,孙殿英被俘,刘伯承司令员见到孙殿英,第一句话就笑问,不打啦?孙殿英一脸愧色。

刘伯承指示,孙殿英必须保护好,照顾好生活,于是敌工人员搞来烟土,对其特殊照顾,孙殿英烟瘾很大,一下戒掉会要命,最后是因为烟毒发作而死。

盛文回忆,他曾经问孙殿英,除了慈禧墓,还挖了哪些皇帝的墓,孙殿英很实诚,说只要看见的都挖了。

孙殿英可不是只挖过清东陵,日军占领东北后,1933年继续进犯热河,最先和日本关东军交火的关内中国军队就是孙殿英的41军,孙部在热河孤军作战,在日军步坦炮航联合攻击下被打残,突围后的孙殿英愤言:TMD友军不友,义军不义,只有热河的老百姓最好。

全面抗战爆发后,孙殿英部驻扎河南林县,与八路军129师长期为邻,抗战前四年一直合作的很好,多次配合进行反扫荡,和刘伯承左权陈赓都很熟,朱怀冰那些人拉孙殿英和八路军搞摩擦,孙殿英不说硬话,不做糊涂事,说我这身子骨单薄,摩擦不起,各位多担待。

刘师长把孙殿英当朋友对待,蒋介石不杀当过伪军的孙殿英,却不是因为孙殿英和日军血战过,而是要用来打内战。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清东陵被盗后的珍宝,都到了国民党大员手中,孙殿英敢送,就有人敢接,贪墨的国府要员可不是一个两个。可是到了内战,又开始见死不救,孙殿英再次经历友军不友,也没下次了。

孙殿英不识字,签名靠画圈,当伪军后反正当了国军,属于杂牌中的杂牌,没进过黄埔,更别提陆大,照样挂着将星。

论学历,孙殿英和盛文这样的天子门生当然没法比,若论打仗,那就得另说了,孙殿英是打过硬仗的,在西北,对手是马步芳还是马鸿逵,是骑兵还是步兵,在东北,对手是日本关东军还是伪军张海鹏,敌情总是先要弄清楚的。

只是苦了胡宗南,本来天赋就不高,又摊上盛文这样的参谋长,枪声一响,何得不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殿英晚年为什么会得到党的宽待,“盗墓狂人”还老有所依?
孙殿英
他奉命插入敌内部,不是去搞情报,使用特工的境界谁有周恩来高明
我们该如何评价孙殿英?
鲜为人知的东陵第二次被盗案(密文)
身份暴露后,蒋下令处决他,孙殿英先救后出卖,这黄埔生啥结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