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沈战役结束后,为何从东北地区又陆续撤出5个军14万敌人
userphoto

2023.10.07 新疆

关注

辽沈战役:国民党军的撤退之谜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经过连续52天的战斗,攻克了锦州、长春、沈阳等三个大城市,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东北“剿总”麾下的55万部队。然而,就在战役结束后的第三天,从东北地区最南端的葫芦岛港口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船队,频繁进出,运输着14万大军和大量军用物资撤离。这些撤退的军队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并没有被全部歼灭吗?事实上,撤走的军队大多数属于华北“剿总”序列。真正隶属于东北方面的只有52军和54军这两支部队,而它们已经伤亡惨重。

52军原本隶属于驻沈阳的廖耀湘第9兵团,廖耀湘奉命离开沈阳去增援锦州,为了给自己留后路,令刘玉章率领的第52军突袭营口港,确保海上退路。然而,在从锦州撤退途中,第9兵团被分割歼灭,第52军只能紧急乘船逃往葫芦岛。尽管登船时遭到炮击,损失惨重,但总算保存了军部直属部队及第25师的残军。而第54军则隶属于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指挥,防守锦西、葫芦岛一线,等待从海上来援的华北“剿总”部队共同组成东进兵团,与锦州守军里应外合,解锦州之围。然而,该军在向锦州方向攻打了半个月后,始终无法突破东北野战军的防线,自己的三个师却基本上打残了。

除了这两个军以外,在葫芦岛港口还有第39军、第62军、第92军和独立第95师等部队,这些都是蒋介石紧急调来的华北“剿总”部队,名义上属于傅作义麾下。然而,这些部队与东北方面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蒋介石亲自前往葫芦岛坐镇督战,才被迫赶来援助。然而,他们要救援的锦州城早在11月15日就已被东北野战军攻克,但蒋介石却要求继续攻击,一定要重新夺回锦州城,为东北“剿总”赢得最后一线生机。然而,东北“剿总”最高指挥官卫立煌和参谋长赵家骧等高级将领突然乘飞机从沈阳逃至锦西机场,东进兵团最后的作战意愿也彻底消失,只能选择撤退。那么,国民党军为什么要撤离葫芦岛?

为什么他们没有趁辽沈战役结束后继续与东北野战军作战呢?这其中是否存在着某种内部矛盾和利益冲突?答案或许可以从国民党军的战略考虑和军队编制中找到线索。首先,国民党军在辽沈战役中损失惨重,人员和装备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此时,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序列的主力已经消耗殆尽,无法再维持战斗力。撤离葫芦岛,将这些残余兵力重新部署到其他地区,可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其次,国民党军在华北地区有更为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尽管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基本被消灭,但华北地区仍然是国共内战的主战场。华北“剿总”序列的部队需要回到原来的驻地,继续与解放军作战,保卫国民党在华北地区的势力。

最后,国民党军的撤退行动也与国际形势有关。当时,国共内战正处于关键时期,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国民党政府希望通过撤退行动,向西方国家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战斗能力,以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援助。撤离葫芦岛,可以为国民党政府在外交上争取更多的筹码。综上所述,国民党军撤离葫芦岛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东北地区,而是基于战略需要和内外部利益冲突的考虑做出的决策。无论如何,辽沈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可以进一步加速全国的解放。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国民党军在撤退中所展示出的组织能力和战斗力,这对于解放军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警示和挑战。

在接下来的战役中,解放军需要更加谨慎和有序地推进,才能最终完成全国解放的目标。最后,我们不禁要问,辽沈战役中的国民党军撤退行动是否符合他们的战略预期?他们的撤退是否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于国民党军的撤退行动,您有何看法和观点?请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二三说辽沈战役(二)
塔山阻击战:解放军历史上最为残酷的阵地防御战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解放战争最著名“三大阻击战”之③ 塔山阻击战 辽沈战役中最艰难一役 (图)
东北野战军进行辽沈战役
军史今日|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