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班级里,谁是主演,谁是龙套,谁是群演,一道中考题便见分晓

一个班级四五十学生,整齐划一地坐在教室里听课,乍一看,大家都是课堂的“主角”,都是学霸级的存在,但是,当老师抛出一道题之后,学生们在班级中的“地位”立见分晓。

“主演”往往能快速给出老师想要的答案,“跑龙套”的答案还能沾点边,“群演”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但就是巧妙地躲过了所有正确答案。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穆老师就拿2019年广东中考卷上的一道试题为例,为大家做详细解析,届时,你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学生,也就立见分晓了。

在2019年广东中考语文卷中,有这样一篇记叙文阅读,叫《灯如红豆》,文章内容如下:



《灯如红豆》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如下:

18. 文章以“灯红如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5分)

当同学们看到这道试题时,想必大家的眼睛都是放光的,为什么?因为考点太熟悉了,是标题的作用。

我们来看一下不同级别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如何“表演”的,如下:

<一>“群演”学生

哇哦!好熟悉的一道试题哦!可惜我忘记该怎么做了。我只记得“标题新颖”这一点了,所以我的答案是:

标题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龙套”学生

我知道该怎么回答,穆老师教过我们的,标题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穆老师还讲过,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答题,所以我的答案是:

①标题新颖,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灯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③“灯如红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④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⑤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

<三>“主演”学生

【1】这道题给了5分,说明至少要答出三点。

【2】标题的作用,穆老师讲过,有七点作用,我们在答题时,要根据文章内容有所取舍。

A、“灯如红豆”确实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根据文章第一段内容可知是“化用诗句”,“化用诗句”的好处是能够让题目富有诗意。

文章第一段内容: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

B、“灯”的确是文章的线索,从第③段的“小煤油灯”,到第⑥段的“带玻璃灯罩的油灯”,再到第⑨段“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全文皆围绕“灯”来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

C、穆老师还跟我们讲过,但凡“标题作用题”,99%的情况下要回答“主题”这一点,在回答时,最好能写出主题的具体内容。

“灯”是对过去的怀念,“红豆”寄托相思,也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文章标题形象地表达出“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综上所述,所以我的答案是:

①“灯如红豆”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

②“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

③“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同学们,如果你们想要从“群演”或“龙套”华丽转身为“主演”,不仅要下苦功夫练习,还要掌握答题技巧,且会灵活应用哦!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加油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商高不高,这里见分晓:10道小学生数学题,你来试试!
小桔灯智力题:第一期
对比之中见分晓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案例分析】今天有一个妈...
十年寒窗高考见分晓
天亮见分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