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应用题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我下乡支教临江镇小,担任四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跟农村孩子的接触交流中,对比自己十年来的教学及市区学生的学情,我深深感到城乡教学的差别,尤其是应用题的学习。我曾经教过这么一道题:

老师买了6本童话书花了42元,照这样计算,他要给全班40人都买一本,需要花多少钱?

这是一道正归一题型的应用题,按理说根据“6本童话书花了42元”这两个条件求出每本童话书的价格,然后再求出全班买40本的价钱。可是我所带的两个班中,将近一半的同学给出了五花八门的错误算式。即使算式列对计算也对的同学中也有一半不知道这样列式的原因。有同学甚至说:“因为今天的应用题都是先除再乘的。”这种凭直觉、套模式去解题的情况在别的班级也比比皆是。经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应用题难入手的问题,应用题解题能力相当低。他们在读了题目以后,很难把题中的情景和数量结合起来思考形成数量关系。一碰到应用题,数学水平中下的学生(农村学生大多数属于此类)要么不做,要么“乱凑”:不能减的就用加法做,不能除的就用乘法来解决;水平中等的学生往往能列式计算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解答,因而解题正确率也仅在80%上下浮动;水平处于上游的同学知道列式原因,但却很难口头表述意思。这一切归根结底在于农村学生普遍缺乏应用题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应当把培养农村学生应用题阅读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数学水平。

二、概念的界定

应用题阅读能力是一种制约学生能否完成应用题解答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学生在面对应用题时能弄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知道该道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能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并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

三、实施策略

应用题历来是广大中小学生最难以掌握的知识,更何况是农村的孩子。怎样才能尽快发展农村小学生的应用题阅读能力呢?

(一)严格要求,提点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

做应用题的首要任务是读通读顺文字,这与计算题相比有明显不同的要求。由于应用题所叙述的文字往往比较冗长,我们班里许多学生嫌麻烦,经常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以致歪曲题意,造成解题失误。只有通读全题,学生对应用题才有理解的可能。因此要让学生正确、流利、完整地读题,一遍不够,可读两遍、三遍,甚至四、五遍。遇到较复杂的应用题,教师可在范读之后再让学生独立读。

有很多次,只是很简单的应用题,我估计就算是中下水平的学生也不会有问题。可是结果有好几个学生出乎我意料之外把题目做错了。我把这些嘴里直嚷着“不懂”的学生叫到跟前,请他们连续地读几遍题目,而且把声音读得稍微响一点儿,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让他们把关键句或问题细读几遍,几乎所有的学生最后都恍然大悟地说:“哦,我懂了,原来是我不小心把题目看错了……”这类学生,其实不是把题目看错,而是没有好好地读题。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解应用题前一定要读通全题,养成认真读题的良好习惯,使他们从不想读慢慢过渡到自觉地读题,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应用题的阅读能力。

(二)推敲文字,促进学生对题目描述语言的阅读理解。

文字叙述多,生活常识多,相关制约因素多是应用题的一个明显特征,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是阅读,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正确的阅读方式有助于了解问题的实质,进而为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目标做准备。

我们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连断句都很困难;有些学生往往把题目的前后条件搁置到不同的信息分组中,明明讲的是同一个连续的条件,却把它们理解为平行的部分。怎样才能透过应用题繁多的文字和冗长的叙述,全面、本质地把握住问题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进行阅读,仔细推敲字、词、句,弄清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所表达的意思,准确理解题意。对于关键性的词、句还要作上标记,圈圈或点点,重点加以分析和理解。让学生在逐字、逐词、逐句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阅读能力。只有持之以恒,反复强调,效果还是不错的。如下面这道例题:

小明和小红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明每分走60,小红每分走55,经过4分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米?

按照我们班以往的习惯,凡是涉及到例题时,学生们都是听老师和少数几个数学尖子从头讲到尾直到答案出来。可这一回,学生们各自把题目读通顺后,我组织了两名学生现场演示这个相遇问题,在引导他们对应用题表述中的数学术语如“同时”、“相对走来”、“相遇”等行走情景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后,他们纷纷表示自己要独立试试列式解答。想必学生对这些术语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解,进而理解了题意,确立了数量关系。后来一评讲,大部分学生自己主动学会了例题的解答。不仅如此,紧接着的两个尝试练习他们也都能一一解决。

(三)整理数据,帮助学生对复杂数量关系的提炼。

数据多,数量关系复杂且隐蔽也是应用题的一大特征。怎样对如此纷繁的数据进行分析、梳理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学生常常觉得应用题无从入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口。解答应用题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对数量关系进行有效整合。如解答如下应用题:

同学们去游湖,小船每条可以坐8个人,需租10条。如果改租大船,每条可以多坐12个人,只要租大船几条?如果租中等的船8条,这样必须比每条小船多坐几个人?

这道习题关系挺复杂的,里面一会儿小船,一会儿大船,一会儿又中船的;而且一会儿是每条船坐的人数,一会儿是船的条数,一会儿又是比一比的。如此多的信息干扰了学生对此题的分析,他们一下子难以分辨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反复阅读,理解它的真实含义,并利用表格将此题的数量关系提炼出来,使其清晰化。

总表

船型

每条可坐人数

可租条数

小船

8个人

10

大船

比小船多坐12个人

 

中船

 

8

以上的表格就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它具有直观性,条理性,是进行数据分析的有效的手段。学生通过

表一(截选自总表)

船型

每条可坐人数

可租条数

小船

8

10

可以求出一共有80个人,算式:8×10=80(个) 接着根据

表二(截选自总表)

船型

每条可坐人数

小船

8个人

大船

比小船多坐12个人

可以算出每条大船做20个人,算式:8+12=20(个) 然后因为

表三(截选自总表)

船型

每条可坐人数

可租条数

小船

8个人

10

中船

 

8

得出中船每条坐10个人,算式:80÷8=10(个)最后再比出每条中船与小船相差2个人,算式:10-8=2(个)。

其实对于复杂的数量关系,除了上述的表格,有些还可以通过画示意图的辅助方法,把一些散乱的数据集中起来,理顺数量关系,使其更直观、更条理,为正确解题铲除了障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训练说理,促进学生对解题思路的表达。

说理训练是让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应用题的思考过程。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学上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是语言的实质,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口述说理,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为学好复杂应用题打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段长900的公路,头5天修了375。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要修多少天才能完成?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分析说理的:

从条件出发叙述为:根据“头5天修了375”(375÷5),可以求出平均每天修了75;然后再根据“公路总长900”(900÷75),算出一共要修12天;最后因为“已经修了5天”(12-5),得出剩下的要修7天才能完成。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根据“公路总长900”和“修了375”(900-375),得出还剩525未修;然后根据“头5天修了375”(375÷5),可以求出平均每天修了75;最后因为“还剩525未修”和“平均每天修了75”(525÷75)得出剩下的要修7天才能完成。

从问题出发分析为:“要求剩下的要修多少天才能完成?”必须知道“剩下没有修的米数”和“平均每天修的米数”;已知条件“公路总长900”和“修了375” 可求“剩下没有修的米数”;已知条件“头5天修了375”可求“平均每天修的米数”。或者也可以这么说:“要求剩下的要修多少天才能完成?” 必须知道“一共修了的天数”和“已经修了的天数”(已经修了5天);要求“一共修了的天数”必须知道“公路全长米数”(公路全长900)和“平均每天修的米数”;已知条件“头5天修了375”可求“平均每天修的米数”。

总之,一个数学问题的产生,是有条件和原因的。每当学生用语言去表述一个新信息的产生过程时,必须要讲清楚前因后果,所以说理表达的训练,本身就是发展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以上所说的四种策略并不是孤立地、单一地使用,在实际应用中会可能会同时运用,交错运用,重复运用。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各种方法,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题阅读能力,提高审题能力,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技能技巧。推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也发展学生的智力,最终形成阅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类型总结
数学;鸡兔同笼(附答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题 (104)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
《船的历史》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