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西湾路发现东汉夫妻合葬墓 男墓主疑为显赫武官
广州西湾路发现东汉夫妻合葬墓 男墓主疑为显赫武官
 
 

出土的东汉铜钱超千枚。刘力勤摄

  昨日记者获悉,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继续对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地块建设范围进行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日前发掘一座东汉木椁墓,出土了超过千枚铜钱。

  随葬器物基本保存下来

  这个东汉墓较大,墓室长8.20米,最宽5.02米。墓坑前端还残存近1米长的斜坡式墓道。墓室内分横前堂和后室,虽然受晚期人类活动破坏,残深不足50厘米,但随葬器物基本保存下来,总数近100件套。包括陶器、铜器、玉器及玛瑙、琉璃等组成的串饰。市考古所专家马建国告诉笔者,这是一个夫妻合葬双棺墓,分为一右一左合葬。

  铜钱揭示墓主生活年代

  记者在现场看到,男主人头部有随葬铜镜一面,左手位有随葬铜剑一把、铜环首刀一件,还有铜钱一串,足部有大量琉璃珠;在妻子葬位一侧,散落着玛瑙珠,足部有大量琉璃珠散落于泥土中,数不胜数;男主人左侧为女性,头部随葬铜镜、陶小盂、玛瑙和琉璃珠饰等贴身用品,引人注目的是还随葬一大堆铜钱,可能原置于一木匣内,总数应超过千枚,铜钱保存较好“大泉五十”字迹清晰可辨。

  考古所专家推测,墓主生前“爱财如命”,因此陪葬了这么多铜钱。“大泉五十”铸行时间仅有13年,是东汉王莽新朝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这些铜钱也印证了墓主生活的年代。而在中国古代夫妻合葬的现象并不罕见,夫妻双方如果一方去世,可以先下葬,另外一方去世后再行下葬。

  铜鸠杖首印证墓主高龄

  墓中还出土一件铜鸠杖首,考古专家告诉笔者,汉代中期以后的规定,70岁以上老人才会授杖,据此推测此墓男主人属高寿老人。而能够拥有这样精美的铜鸠杖首的也绝非平民,而是身份显赫。墓葬随葬的铜剑和铜戈等器物,也印证墓主很可能为一位戎马一生的武官。

  出土的陶俑座灯为近5年来广州考古发掘第3件,底座的胡人形象栩栩如生。考古专家告诉笔者,陶俑座灯采用胡人形象,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时的中西交流已经很频繁。另外,还出土一件玉觿,是此墓随葬的唯一玉器,保存较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陵东5公里发现45座墓?墓主疑为兵马俑制造者
吕洞宾墓中疑云: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合肥北宋“船”形夫妻合葬墓出土一枚银发簪和铜钱
西安首次发现汉代石椁墓 为夫妻合葬墓
安徽蚌埠双墩古墓主疑为春秋钟离国国君
西汉董汉夫妇墓青铜玉器文物选赏:詹啸分享宁镇扬三地考古成果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