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吃的柿饼很神奇遇水即化,农民做法更是独特挂在树上风吹雨打

山西省平陆县有个叫马泉沟的小山村,这里因为盛产水化柿饼而闻名遐迩,每年的金秋时节小山村的房前屋后,树上到处挂满黄橙橙的柿饼,小山村如同披上了金色的盛装。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村子里川流不息的山泉水和特有的土壤条件,造就了这样一种美味水化柿饼。由于加工时间仅有半个月左右,所以农民们都在抓紧时间完成。图为一户人家正在往门前的大树上吊柿子。

因为柿饼加工制作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柿子变软就不能加工柿饼了,所以每年这个季节全村老少一起上阵制作柿饼,甚至在外打工的人都要回到村子里,各自在家里制作柿饼。马泉沟的水化柿子已经有1300多年的时间,历史上“水化柿饼”就是几个朝代的皇室贡品,图中的马大哥和媳妇就是专门为收柿子而回来的。

柿饼的加工必须先把外边一层硬皮消掉,然后在太阳光下晾晒,让它自然脱水。图为一位老人把璇好的柿子串成串往树上悬挂,晒柿饼还是比较麻烦,农民要把摘的柿子一个个的保留下果蒂,这样保证能够悬挂,然后在家里削掉柿子皮,用绳子或者细树枝条将柿子扎成串悬挂。

随着这几年摄影人的宣传,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涌来,所以也给小村子带来了商机,一群摄影人在拍摄一家加工柿饼的过程,好客的村里人在忙也都会听这些人的拨弄。

奶奶和孙女在院子外面加工柿子,孙女也是趁着礼拜天赶回家帮忙,能帮上忙就帮上一会。据当地农民说,马泉沟的柿子很特别,柿子削皮后悬挂在露天地方,风吹雨打也不会腐烂变质,1000多年了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了。

一位老人在门洞里将璇好的柿子串成串,他家的石头房子也是马泉沟的一大特色。当地的村民家家户户的大树上都挂满了璇好的柿子,他们用这种独特的风吹日晒方式成就了这道特色美食。

在树上经过风吹日晒的柿饼,晾晒的过程大约的十多天,然后经过捂晒凉各种工序后,柿子的表面就会呈现出一种类似霜一样的物质,这时候的柿饼就基本做成了。听专家解释说柿子霜就是是果肉干燥时,随水分蒸发而渗出的葡萄糖和果糖的凝结物,中医认为柿霜对润喉润肺有一定功效,且口感清甜,所以入药称之为柿霜。

马泉沟的一位大嫂在院子里将正在上霜的柿饼翻个,她说她家今年的收成不错,经过晾晒加工成柿饼能有2000多斤。大嫂说柿饼遇风就上霜,一会一个样非常神奇。

一位大叔热情的招呼要让尝一尝他家的柿饼,加工柿饼由于时间段相对较长,先要把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在经过璇皮一个一个绑成串挂到树上晾晒,这一个过程时间大约得20多天,然后再从树上取下来放到用荆条编的笸篮上晾晒。

这种水化柿饼无核,遇温水即化,色泽金黄、软硬适中、甜度高,深受人们喜爱。水化柿饼曾经作为平陆的土特名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唐贞观年间,就成为向朝廷进献的贡品。水化柿饼产量稀少,整个村子也就有个3万斤左右,每年一上市就供不应求,要吃到他们村正宗的柿饼一定要趁早,晚了就是有钱也吃不到。一斤柿饼要卖到20-30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柿子红了(小小说)
离洛阳100多公里,红叶开满了山野,成串灯笼柿子挂满了山村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马泉沟 又到一年红叶时
农民不摘树顶的柿子,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
金佰安‖岩峪沟柿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