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相寺

空相寺

  空相寺(Kongxiang Temple),原名定林寺,又称熊耳山寺,位于河南省陕县西李村乡的熊耳山下,距三门峡市53公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熊耳山海拔885米,北依黄河,南接伏牛山,东临洛阳,西连西安,洛三高速公路从山下通过,交通便捷,风景宜人,既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也是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中文名空相寺

外文名Kongxiang Temple

原 名定林寺

又 称熊耳山

地理位置河南省陕县西李村乡的熊耳山下

荣 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概述

    历史上熊耳山林木茂密,山花烂漫,流水潺潺,鸟语如歌。山上的“八大奇景”和“四大绝胜”名甲天下。八大奇景为:龙嘴喷雾、土桥卧虹、井底明月、达摩铜佛、高楼洪钟、铁薪烧粥、椿抱翠柏、汉代松林。

    四大绝胜为:藏兵洞、濯心泉、八仙庙、公孙瓒藏甲处。

      空相寺座落在林木掩映之间,走进空相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神秘之感油然而生。更因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安葬于此,历代帝王将相多有来此朝山拜佛,文人骚客舞墨咏叹。 空相寺鼎盛时期,寺内拥有僧徒八百,香客无数,各种殿房四百余间,占地八十余亩。

    在历史上曾数遭洗劫和人为拆迁。其中两次大规模灭佛,即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法,空相寺都难逃顾厄运,佛像被毁,房屋拆迁,强迫和尚还俗,没收寺院财物和土地,使空相寺遭受了严重毁坏。

    改建

    历代对该寺也曾数次修葺,有据可考的有: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重修达摩殿和部分殿宇,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重修达摩殿并立“菩提达摩圆觉大碑”,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重修转角楼。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两次重修空相寺,后来乾隆、道光年间也几经修葺。但到了晚清、民国时期,寺院房屋相继倾倒拆毁,空相寺逐渐衰败。

    建国以后,空相寺内仅存的“达摩塔”、“达摩石刻画像碑”被列为三门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武帝撰文碑”被列为陕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县文化、文物部门多次出资修葺加固“达摩塔”,使这处濒临倒塌的珍贵文物,至今保存完好。

    空观

      空相寺新出土唐代碑刻《汾阳王置寺表》,碑通高120公分,宽60公分,厚15公分。共26行,满行44字。碑首圆额,双行篆书“汾阳王置寺表”。立碑年代为“唐大中十二年九月”(公元858年)。立碑人为汾阳王郭子仪后人。

    碑文的大意为,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时,曾到空相寺朝拜达摩圣迹,并许愿若达摩禅师福佑,平定叛乱,必当奏请朝廷,“特加崇饰”,给予特别的荣耀。果然,平定安史之乱9年后(公元772年11月),郭子仪即书奏朝廷要求重整寺庙。半年后,朝廷钦赐“达摩禅师宜赠谥号园觉,寺额为空相之寺,塔额为空观之塔……”据此为证,定林寺易名空相寺乃唐代宗李豫钦赐,并且追加达摩为“园觉”禅师,达摩塔为“空观之塔”。

    《汾阳王置寺表》的出土,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史、禅宗渊源仍具重大历史价值;又为研究佛教禅宗及空相寺兴衰史、郭子仪与空相寺的关系、空相寺地理沿革等,提供了更加珍贵的实物资料。唐天宝三年(公元748年),郭子仪曾奉皇命重修空相寺,他亲任总监工。工程竣工后,唐玄宗封达摩为“圆觉”,封达摩塔为“空观”。唐后历代对空相寺多有修葺扩建,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殿、水陆殿、白衣观音阁等,其南有达摩塔、达摩殿、转角楼、南北僧院等,寺院殿舍400余间,占地50余亩。离寺院西南约50米处有享誉豫西的塔林,占地30余亩,有大小灵塔400余座。整个寺院布局严整,古碑林立,晨钟暮鼓,香烟缭绕。

    参考资料

    • [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门圣地空厢寺【图】
    空相寺里识达摩
    达摩祖师埋葬地,与少林寺齐名被誉为“禅宗祖茔”,就在河南三门峡
    梁武帝建康会晤禅宗佛祖达摩
    深山藏古寺
    汾阳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