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周水金讲《中医基础理论》第七讲(附语音和文字讲稿)


讲课整理稿全文:

各位学员:

现在开始讲课了,今天我们讲第七讲,就是课本第二章第二节的这个“气”的相关知识。

我们在上一章节呢,讲过这个气的一元论,其实对气的话已经所做过一个比较全面的讲解了。那么现在要讲的呢,就是说把这个古代的这个哲学,气的这个一元论的理论,在我们中医中跟五脏六腑联系起来,跟人的身体的机能联系起来的气概念。这个概念的话就是中医和这个传统哲学的一个结合,然后具体的身体里面气的一个功能作用。还有,因为气机出现的一个功能异常。身体发生的一些病理的状态。上次讲到气的一元论的时候,讲到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那么在我们这个中医里面,气的话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也就是我们人体是由“组成的。

上一节我们讲了这个精的内容,精和气是不一样的。精的话是人体一个能量的根源。就是说是化生人体的,是人体的一个能量厂。那么气的话是人体的一个动力的根源。精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气的话是由精化生出来的。它是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的一种物质。

人体的气,我们先来看一看它的生成。生成它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来源就是先天之精化生过来;第二个来源的话就是由这个后天之精化生过来的;第三个来源的话就是这个、通过肺的呼吸,由这个自然界的清气化生过来的。

上一讲我们已经讲过了,父母媾和以后孕育了我们,然后的话,就是说在母体里面孕育的胎儿,刚出生的胎儿。他这个能量源就是来自于父母。这种能量储存在人体的肾脏里面为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的话。他化生的这气我们称之为先天之气,也叫元气。

出生以后我们开始进食,开始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和饮料、水果。这个时候通过脾的吸收,然后就产生了后天之精。这个水谷之精就是我们吃东西产生的这个水谷之精,它化生的气,这个就称之为后天之气。

再有一个就是说通过肺,肺对自然界的清气的一个吸入。这种是人体之气的第三个来源。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三个来源:一个是先天之精化的;一个是水谷之精微化的;再就是肺吸入的清气。这三种来源,然后是构成了我们这个气的组成。

大家看了一下,就是说这个气有三个来源,那么,他和我们身体哪三个脏器关系最大了。先天之气,当然跟肾脏是关系最大的。因为,这个先天之精的话,就储存在的肾里面。这个、后天之气的话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一个脾胃的,因为脾胃跟那么还是很大。因为脾胃的话,就是说,主要是运化和受纳水谷的。所以说跟脾胃的关系也很大。第三个来源的话主要是通过呼吸自然之气。那么这就跟肺部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个气的生成和脏腑关系最密切的几个脏腑的话。就是肾、脾胃和肺。这四个脏器跟身体气的生成是一个直接的关系,也是最为密切的。

课本的第七十二页有一个说法:就是说“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大家看一下这三句话。

肾的话,因为是储存了这个先天之精。也就是说父母带给我们的,相当于我们遗传的这个能量。那么是储存在肾里面的。没有这个先天的、父母给我们能量,就不存在有我们了、所以说肾的话是根本。而却,以后我们讲肾脏功能的时候,还讲了一个肾里特别的纳气的功能。年纪大的人肾脏功能不行了,容易出现哮喘,就是气喘的情况。那么就是他纳气的能力不行了。所以说肾脏对气机的调节,她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脏器之一。所以说,这个、肾的话,为生气之根。主要是因为父母给我们带来这些先天之精储藏在肾里面。如果没有这个先天之精的话,就不存在有我们。所以说也就不存在,有这个生命了。那么只有有了这个根本的这个来源,才有我们的生命。有了我们的这个生命才能化生这个气机,才能化生这个气。所以肾为先天之根。

脾胃的话,因为我们生长以后。通过饮食吸收,然后吸收这个水谷的精微的精。这一部分精微产生的这个气,是我们人体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却也是很主要的一部分,那么,他又通过脾胃化生气以后输送到全身,所以说这个脾胃的话,应该说是生气之源。

第五方面,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这种联系和适应,也是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去连接的。就我们刚才讲的呼吸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我再次强调一下,就是说这个气,他主要的话,她的源泉还是脾胃。重点放在脾胃之上。如果是说出现气虚的情况,那么肯定是以补脾胃这一块,补脾气这一块为主。临床上我们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治疗的。而却是有比较明显的效果的。然后,肺的话,主要还是一个主气,他是一个控制器。就是说一个人体和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肾脏的话,在气里面临床上是有一个纳气的作用,这个纳气的作用的话也非常重要,如果肾虚不能纳气会出现气喘的情况。所以说在治疗气喘的时候,可能还是要加上这个补肾的药物。

这个人体之气的运动和气化的概念,气的运动叫气机。这个我们在之前在气的一元论里面已经讲了,而却讲的很详细。具体到人体中他是怎么一个调整的?我们看看人体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的气的运动主要也是四种形式。升降出入,那么什么叫升呢?升就是指气从下向上的这个运动叫做升,降的话就是相反的。气从上往下这种运动叫降,出的话是气体由身体里面往外走就是出,那么气从外向内走就是入了。

就我们平常讲的呼吸呼吸,呼吸是两个动作。一个是呼一个是吸。呼的话,就是说把我们身体里的肺里的浊气排出去,那么是一个呼,那么就是一个出的过程,那么我们吸入自然界的清气,是一个入的过程。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升降出入,虽然是四个字,但升和降是一个相对的。出和入又相对的。本身也是一个相反的作用。那么就就是人体气的运动来说,是一个对立统一矛盾运动。而却这种运动是广泛存在于我们人体内部。

只有这种气机升降出入的协调平衡了,才能保证我们的生命活动正常的一个运行。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都是一种疾病的状态。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就是说这个气机的作用,就是气运动的作用。

气机运动在人体里面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个气的话通过这个升降出入。然后布散到全身,发挥其生理作用,发挥其生理功能,这是第一个作用。那么第二个作用的话是说这个精、血、精液,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在这个体内不断的流动,然后儒养全身。第三个的话就是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身体和生理活动必须依靠气的运动才能够完成。第四个的话就是脏腑的经络形体官窍的相互的联系和协调也是通过气的运动才得以实现的。

其实这种升降出入的的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也就意味这人不在了。所以说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现在解剖死体的时候,没有办法去证明中医的这个概念和气的概念,经络的概念,因为只有在活的时候才有这种运行方式,才会存在,如果人死了以后就不存在了。那么怎么找也是找不到的。

脏腑之气的运行规律,那么人体脏腑这个气,他是有一定的运行规律的。这个气的话就是说,在上面的气她主要是以下降为主,那么在下面的是以上升为主,在中间的就是有升有降。比如说,这个心和肺在我们身体的最上面,就是说在脏腑里的位子里是比较高的,她的气是以降为主的。你象这个肝脏和肾脏,就在下面,位置是比较下的一个位置,她的气就是以上升为主的。那么脾和胃在中间,就是在我们身体中间这个位子,那么她呢、就有升有降。

气在人体身体运行的时候,有正常的身体运行,就有异常的身体运行状态。不正常的身体运行状态有几个概念大家一定要记住的,在课本第七十四页。一个是气机不畅,气机不畅就是气的运行受阻而不通畅。如果气机运行受阻较为严重,局部出现阻滞不通,就称为气滞。气的上升状态如果太过、太厉害或是下降不及时,称之为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是下降太过称之为气陷。气的外出太过,不能固守,称之为气脱。气不能外达,郁结闭塞在内时,称之为气闭。这些具体都有哪些表现呢?我一条条跟大家讲。如肚子出现胀的情况,大部分都是气机受阻,可能是因为吃了寒凉的东西。这种症状再重一些,导致局部完全阻滞不通了,就称为气滞。气滞的话,疼痛的症状就会更加的明显,在胀的基础上再出现疼痛的症状,因为不通则痛。如气逆,肺气逆就会出现咳嗽的情况,一般说降逆止咳,就是因为气逆才会出现咳嗽。如果胃气上逆,,就是胃气往上走,胃气使劲往上走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治疗时就用往下走的药,症状就会消除。气陷就是气的上升不及或是下降太过,上升不及就是本来该升的,升不上去。气机上不去,气血不能跟着往上走,到不了颈部、头部,就会出现疼痛、头晕等症状;如果在肺脏,下降太过就会出现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这都是属于气陷的一部分。气脱就是气外出太过,不能固守在身体里面,如大家经常见到的大汗淋漓就是这种情况。气脱也分轻与重,重的如汗出如油,轻的如手汗、脚汗、背上出汗、盗汗等。气闭,用感冒打个比方,比如突然受凉了,寒气进入体内,腠理就郁闭了,腠理郁闭后体温就上去了,体温上去以后又不出汗,这就属于气闭的一种状况。大家可以根据根据病人的症状去判断气机所存在的状况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如果是不正常的,判断它是属于这六种状况中的哪一种。每种状况都是有轻重的不同,当然还有可能是合并了多种状况。只要搞清楚了是属于何种状态,就可以用合适的药物去处理。比如说气机不畅,就用理气的药,让它通畅。气往上走的趋势太明显,就用力往下走的药。如果气往下走的太明显,就用点生气的药,象党参、黄芪、升麻之类的。气脱的情况就用点收敛的药,气闭就用点发散的药。只要搞清楚,中医治病用药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你很难把这个东西搞清楚。气化的概念之前讲过,因为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就叫气化。体内的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变是人体气化的基本形式。即身体里面的精、气、血、津液之间的代谢和相互转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基本的气化形式。气和气化在人体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首先大家要明白的一个概念就是气的运动,即气机,它是具有普遍性的。生命的活动是在气的不断运动中产生的,因此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没有气机就没有气化,没有气的运动就没有气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以及气的阴阳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气化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和条件。气化过程中孕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得以体现出来的。简单的说,气的运动是普遍存在的,气化是因为气的运动产生的,这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气有什么作用呢?课本上气的作用讲了五点,大家可以好好的看一下。

气的第一大作用,推动和调控作用。包含了两方面,推动作用主要是阳气的作用,调控作用主要是阴气的作用。推动是阳的一个趋势,控制是阴的一个趋势。阳气的作用有哪些呢?就是激发、暂时兴奋、促进等,课本上讲的很详细,有四个方面的表现。阴气就是减缓、抑制等四个方面,大家可以看看课本,我就不具体论述了。如果阴气不够,那么减缓、抑制的作用就削弱了,身体里面就会出现虚性的亢奋,精气、津液运行代谢加快、消耗过多、精神亢奋,可以见到遗精、多汗、出血、烦躁、失眠等这些症状。因为阴主要是偏静的、偏抑制的,它不够就会出现一些兴奋的症状。相反的,如果体内阳气不足,兴奋作用不够就会出现安静的情况,如痰饮、精神萎靡、乏力、记忆力降低这一类型的症状。

总是有人发微信来问,怎么去区分阴虚、阳虚还是阴虚两虚?方法是看症状,是呈现出阴性症状还是阳性症状,还是阴性阳性症状并存。如果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偏阴性的,证明是阳不够了。如果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偏阳性的,证明是阴不够了。如果阴阳的症状都有,就证明阴阳都出了问题。所以分析人体是阴虚还是阳虚,主要是通过人体的症状去判断的。明白了阴气和阳气各自的作用,就可以很好的通过症状去判断身体到底是哪个虚了。所以说病人是阴虚还是阳虚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分。当然具体的细化中,特别是有阴阳两虚的,或是阴阳两虚里面有偏阴虚或偏阳虚的,要细致的分析。但是要分清楚症状是属于阳虚或阴虚,应该是可以分的清楚的,这也是我们之前学习阴阳的一个作用所在。

课本上讲的气的第二个作用,温煦与凉润作用,也是把气分阴阳来说的。温煦作用自然是阳气的作用,凉润作用自然是阴气的作用。如果这些作用出现了异常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症状表现,课本上写的很详细。阳气是一个温的作用,如果阳气不够,自然身体就感觉怕冷,表现出来就是畏寒喜暖。如脾胃虚寒,一般人体肚脐这一片摸上去就会感觉偏凉些,喜热饮,吃寒凉的东西,啤酒或寒凉的水果,就容易拉肚子。还有阳气不够,就会手脚冰凉,女孩子容易痛经,脏腑的功能也会减弱。阴气不够则相反,就会出现发烧、盗汗、五心烦热、脉象细数这些症状。大家可以通过上面讲的概念去判断身体是属于阴气虚还是阳气虚。

第三方面就是防御性的作用。作为防御性作用的一般称为正气,相对的就是邪气。所谓的邪气就是外来的所有可以造成我们生病的原因。正气具有防御邪气的作用。邪气进来了,正气就会去抵抗它,如果正气很强大,邪气就进不来,自然人就不会生病了。如果邪气进来了,正气与邪气相当,它们就会打架,就会斗争,象感冒的时候,寒气进了,寒气与正气都比较厉害,两方面打起来了,人体就会出现高热、寒战等,这都是正邪交争的一些症状表现。出现这些症状并不是坏事,说明人体的正气还是可以的,还是可以与邪气战斗的。就怕是慢性的病、出现低烧的,身体已经不行与邪气打不起来,只能简单的拼两下,有一点点摩擦就over了,然后邪气就一直留在体内。长期低烧的病人是最难治的,反而是新发的、正气力量强的病人,稍微用点力气把正气扶一下,把邪气赶一下,病就好了。如果是慢性的,正气已经很差了,要把正气补上来,邪气赶出去,需要很长的时间,治疗时间也会比较长。所以说有病要及早治,这也是原因所在,时间久了必定会伤正气。有些症状就是驱邪外出的一个过程。很多时候,我们身体不用药很多病也会好,比如说感冒,咳嗽几天,把病气一排,自己出点汗,烧退以后,邪气一除,感冒就好了,有时就喝点热水,增加点正气的力量,就把寒气赶出去了。身体的体质跟身体的正气状况是很重要的。西医的看病在这块与中医的思考是不一样的。比如感冒,一般正规的医院都要分清楚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其实病毒和细菌一直在我们身体里面都有存在,只是说大家相安无事,各行其道。但是当身体状况发生突然的变化,身体的正气一下子不行了的时候,病毒和细菌就会突然滋生起来,出来闹事。这事正气就会出来抗击,如果邪气被镇压下去,病就好了。如果镇压不下去,疾病的症状就反应出来了,这个时候就用药物下去。用药物治疗的思路,要么就是杀一杀邪气,在感冒就相当于是病毒和细菌。西医的治疗主要是以杀邪为主。中医的治疗有时候会用杀邪,直接将邪毒清除出去,有时候用扶正的办法,把身体的正气提高一点,身体的防御力量壮大一点,也可以将邪气赶出去。

第四方面固摄作用。固摄就是有操控的作用,就是可以控制的血液、汗液、津液,防止它们自己随便往外面跑。如果气不够,气的控制能力差了,血就会从血管里跑出来,这就是出血里面的气虚不顾引起的出血。如果是这种出血应该怎么治疗?就不光是用点药去止血,而是应该把气补起来。不补气的话,解决不了问题。它还可以控制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即控制人体的内分泌物,控制它们的分泌量,不能太多或太少。年纪大的人或者说年纪好小的小孩,总是容易尿出问题,老年人夜尿多,小孩子晚上尿床,这就是气不够不能控制。还有很虚的,咳嗽就能把尿咳出来,这也是气不固摄的一种表现。治疗的时候就不要单纯的用收涩的药,还要补气。这类的疾病都是很常见的,咳嗽尿出来了,西医一看,就认为是膀胱括约肌出了问题,要做手术治疗。其实这完全是可以通过中药治疗的,用点缩尿的药,用点补气的药,也是可以调整的过来的,何必要去做手术呢。老人家晚上夜尿多,我们用的多的是缩泉丸。如果缩泉丸用的不好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气虚了。气虚患者再加点气虚的药,效果就出来了。小孩子尿床也是,这里介绍两个尿床比较好的办法,一个是金樱子跟猪尿泡,也就是小猪肚,一起炖给小孩吃。还有一个是用桑螵蛸,一种中药,跟小猪肚一起炖着吃。或者是用黑豆,黑色的补肾,所有豆类都补肾,炖小猪肚,都可以处理小孩尿床的问题。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就要抓点中药吃。还有就是控制精液的作用。现在有好多年轻的小伙就有遗精的症状,我见过一个非常严重的,他白天不睡觉的时候,精都会流出来,就是因为他长期有手淫的习惯,把先天之精耗损太多,气的化生之源被消耗了,气就虚了,控制作用肯定就很差。所以这种治疗首先是要让他把不良的生活习惯改掉,然后在用固涩药的同时,还要补精、补气,这样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第五方面中介作用。中介作用,我就不具体讲了,就是脏腑器官之间都是通过气取得联系的,有信使的作用。通过经络、三焦传递信息、传递能量。

再来看人体之气的分类,首先是元气,元气是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的,所以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它是通过三焦流行于全身的,这是它生成与分布的一个概况。元气有什么作用?元气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个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再个可以推动和调控各个脏腑、经络、形体、官腔的生理活动;三是有生殖的作用。

其次是宗气,是脾胃产生的谷气上升与肺吸收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聚于胸中的气。它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推动肺的呼吸作用;二是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三是宗气往下运行走到肾里面,有补充肾精化生先天肾气的作用。宗气很重要,因为它对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都有推动作用,因此可以影响到人体多种的生理活动。凡是气血运行、肢体寒温、运动视听等感觉、言语声音、脉搏强弱和节律等都与宗气的盛衰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五大系统中肺系统和心系统里面的问题都跟宗气有关。宗气强,宗气正常,那么心肺的功能也是正常的。宗气不强,心肺的功能就不正常,凡是与心和肺这两大系统相关连的功能都会出现异常。课本上七十九页有详细的论述,大家可以看一看。

下一个营气和卫气,这两个概念你非常的重。运行在脉中的叫营气,有营养的作用。运行在脉外的叫卫气,具有保卫的作用。营气和卫气,一个是的营养作用,一个是防御作用。在很多书中,营气称为营阴,卫气称为卫阳。营气和卫气是一阴一阳两个气。它们的来源都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营气主要是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作用。卫气主要是防御、温阳全身和调控腠理的功能。防御作用就是与正气的作用是相似的,卫气是到达身体的肌表,外来的邪气要想进入人体,这是第一关。所以说卫气具有防御的作用,相当于边境线周围的国防兵,敌人来了,他们是首当其冲的,所以他们的主要作用是一个防御作用。卫气还有温阳全身的作用,身体的体温出现了异常,首先要考虑到卫气是不是正常的。卫气不正常了,体温调节就不正常了。第三个调控腠理,什么是腠理?它相当于人体的皮肤毛孔,是汗液出入的通道。排汗出现了异常,如盗汗、自汗,任何的汗症等汗的疾病状态,都跟卫气有关系。

下面看脏腑之气。心气,分心阴和心阳。心阳有温煦心脉,推动和加速心脏的搏动和血脉的收缩的作用,促进血液的运行。心阴具有凉润心脉,宁静和减缓心脏的搏动和血脉的收缩的作用,抑制血液的运行。心阳与心阴协调则心脏搏动稳定有序,血脉舒缓有度,血液运行通畅。大家不要仅仅停留在这个作用上面,在疾病的状况下,是心阳虚还是阴虚就应该区分的清楚了。因为心阳是一个兴奋的作用,心阴是一个抑制的作用。如果心脏表现的症状主要是以亢进为主的,那么证明是心阴不足。如果心脏表现的症状是抑制为主的,那么证明是心阳不足。肺气,也分肺阴和肺阳。肺阳主要是主温煦宣发,肺阴主凉润沉降。肺阴与肺阳协调,则宣发与肃降相反而相成,呼吸均匀,水精四布。与心气是一样的,如果出现了异常,要能分的清楚。肝气、脾气肾气也都分了阴阳,课本八十一页也有详细的论述。

经络之气。是运行于经络系统的极细微物质,是各种刺激、信息的感应、负载和传导者。经络之气在经络系统中运行,感应、负载和传导各种刺激、信息达到病所,因为起到治疗作用。这个很重要,非常的重要,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五脏六腑皮肤各部位,都是通过经络去联系的。当体内发生疾病以后,刺激与体表相联系的经络部位,通过气的传导、气的调整,就可以达到治疗的作用。可以通过针灸、推拿、拔火罐、烧艾条等去治疗。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气的一些相关概念和相关的一些知识。今天涉及到的、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非常的多,希望大家能够反复地看一下课本。然后把这些概念搞清楚,把气的作用搞清楚,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气的功能:气者,人之根本也
新冠病毒不可怕 按揉5穴提正气
小中医说:谈谈中医的悟性
小议“非冠肺炎”协定方
中医所说的“气”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