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院长大讲堂】王耀献:东直门医院分级诊疗的十种模式


王耀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2016年轮值主席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2016年轮值主席;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脏病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会长。

编者按

前段时间,“院长在线”发布了王耀献一篇关于人才的演讲《院长如何识才、育才、用才?》引起多位院长的阅读和转发。今天,这位管理大师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干货:分级诊疗是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分级诊疗的困境,王耀献带领东直门医院探索出十种可行的模式。包括:战略联盟模式、医联体模式、国际部模式、德国模式等等。


本文为2015年12月19日,王耀献在“2015年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年会”上的演讲节选。


1中医实施分级诊疗的困境


相对于西医来说,中医院是大门诊、小病房,实施分级诊疗后,所受到的冲击更大。


大家回想一下咱们中医院目前面临的尴尬是什么?医疗同质化严重,上下级医院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大小型中医院的中医服务无明显差异;急诊和综合救治能力较差,接收下级医院重症能力有限;存在“中医认人、西医认门”的就医理念,病人认大夫,难以分流;中医看病的主观评级方法难以服众,下级医院对上级医院缺乏认可,中医+西医的治疗疗效评价缺乏客观性;与基层医院、社区、乡镇医院联系脱节,信息系统建设落后。


2东直门医院分级诊疗的理念和实践措施


面临这些情况,我们怎么做呢?我提出了三个理念:第一,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基层提升能力;第二,紧紧围绕“善”字,达则兼济天下,上级医院更应秉承这种理念,善待基层;第三,天下中医是一家,中医行业面对深化医改的需求,更应相互协助,打造一条中医独特的行业服务链。


我的具体的措施,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搭建多层次医联体系,二是实施多模式人才培养,三是探索多类型诊疗模式。


多层次医联体系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东直门医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按照东城区—北京—全国层层辐射。


针对东城,我们派医生进社区,大家有空到北京可以参观一下,东城卫生社区管理中心,那是全国最发达的,好多人去那以后,感觉不可思议,大厅跟交警指挥大厅一样,你可以调出任何一个居民的健康档案,你可以看到他正在看哪个大夫,开的什么药。


针对北京,我们选择进机关、进大企业(功能社区),比如在中石油东直门医院可以直接挂号、缴费。再一个就是与京郊中医院建立不同合作形式,形成大的中医医联体。


针对全国,打造规模最大的中医战略联盟。现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136家医院与东直门医院建立了联盟关系。如联盟内部设立科研项目,每年我们拿出来一百万,在这136家医院里面招标,帮助大家搞科研,如果你中标了,我给你拨钱,科研的重点是老中医经验整理、临床方案优化、民间经验整理和挖掘。



东直门医院与东城社区的合作模式


多模式人才培养方面,除了常规的进修、培训班、师带徒外,我们还有一个“掺金子工程”,就是派医生进驻社区;另一个是“掺沙子工程”,就是社区医生优秀者也可以到东直门医院坐诊、参与医疗治疗工作,形成大医院与社区医生互动,带动社区医生水平提高。再一个就是3+3乡村医生培养项目,这个就是全公益项目,就是我让每一个省从每个地级市中抽选一名优秀的乡村医生到东直门医院进行三个月的集中学习,吃、住、行、学全免费。还要就是三年自学、一对一拜师学习。第一批学员来自河南,第二批来自河北。


3东直门医院十种分级诊疗模式


多种类型的分级诊疗合作模式,大概不外乎技术输出,平台输出,管理输出,货币输出,不外乎四个方面,分了十种模式。


十种分级诊疗模式

战略联盟模式、德国模式、国际部模式、通州模式、涿州模式、医联体模式、普通社区模式、功能社区模式、鼓楼模式、昌平模式


涿州模式

这个是利用社会资本,对政府的公立医院进行改制,河北医院2011年3月6号正式挂牌作为分院,现在已经进入河北省医院前五名,这是涿州模式。


通州模式

与政府合作,就是对政府的医院进行托管,明年面临着两院合一,主力东迁。


国际部模式

大家有空可以去参观一下我们医院的国际部,面积13000平米,用于探索高端人群医疗服务


鼓楼模式

我的医院本部很小,没有床位,怎么办呢?我把按摩科的床位设在鼓楼医院,把一个科转入了基层医院,所以说现在我的按摩科病房在鼓楼中医院里面,这叫单科植入模式。


战略联盟模式

刚才说了,主体就是要帮助基层医院提升服务能力。签署协议,输出品牌和管理;组织课题,科研带动与引领;技术输出,定期讲课与义诊。


医联体模式

对医联体医院进行品牌与技术输出,推出转诊与出诊,以及直接医疗服务。


德国模式

在德国开设了一家分院,输出品牌、技术和服务;设立副院长分管,输出管理。我们的理念是文化传播第一,中德友谊第二,经济效益第三。


昌平模式

就是与北京昌平区中医院(也是三甲医院)合作,在该医院采取预约东直门医院教授的模式,我们派了14个教授兼任那里的学术主任,每周去一次,然后给学术主任权力进人、进设备等。


普通社区模式

在东城区,患者可以在社区预约挂号,拿化验单,东城区某医生开药后,患者可以直接从东直门医院拿药,东直门药房就是他的大药房。


功能社区模式

就是与大集团合作,直接通过信息系统,网络直通,拓展空间,甚至直接设立诊所,输出服务。


4对于分级诊疗的建议


一个是做好规划,规划是根本,从国家层面,到省、市、县必须有个规划,医疗结构定位要明确,要错位发展,我的观点是医疗结构之间的关系是错位发展,不是恶性竞争。卫生信息体系建设要集中统一建设,能够网上调配。


第二个要转变观念,一个是患者看病的就医理念,这个就医理念的转变没有几十年是不行的。有一个教训,曾经搞过大医院专家下社区活动,我也去过,大医院专家在大医院挂不上号,到社区没人看,为什么呢?就医理念没改变。再一个是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如果基层医院能力不提高,老百姓就不去看病,第三个大型医院的办院观念与思路。


第三个建议就是因地制宜,不主张生搬硬套,各地情况不一样。


第四个建议就是完善机制,现在医联体都是形式,必须突破行政、医保等壁垒。


第五个是人才培养,培养人才非一日之功,是个系统工程,大医院必须发挥大作用。


第六点是利用互联网+的方式,与养生、养老、治未病等结合起来,融入到老百姓衣食住行中。



2015年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年会简介


为提升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会员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全国中医医院间的交流合作,中国中医药报社定于2015年12月18日—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2015年会暨全国中医院发展联盟第三次会议”。


会议内容:1.回顾总结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过去一年工作,同时向全体理事发布“全国中医院发展联盟”与“名医名科成长联盟”(第三批)专家团成员名单;2.就新医改背景下,分级诊疗与中医医联体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中医院名医馆与中药房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新闻宣传等议题,邀请行业有关领导和专家、优秀院长代表作主题报告,拓宽医院管理者的战略视野,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药报社

协办单位: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承办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省针灸学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市中西医肿瘤微创医学中心落户东直门医院
助眠茶(王耀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中医医院针刀发展迎来新机遇
清肝饮(王耀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
“中医大数据疗法”诞生记
国家中医药健康工程专委会学术交流会暨全国儿科名老中医会诊回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