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院长大讲堂】陆华:无国界中医馆,四川的远大抱负


陆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


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名中医,全国首届百名杰出女中医师,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成都市“三八”红旗手,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科与辅助生殖分会副主任委员,民族医药学会生殖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荷兰)传统与现代生殖医学协会副主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委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生殖学会委员,成都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成都市中医学会妇科专委会主任委员,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委员等。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

编者按

十年前,这家医院凭借其大量的名医资源组建名医馆,如今服务的患者超过一百万,而且通过名医效应,不仅吸纳了更多名医加入,更培养了大量年轻名医,带动了医院的整体发展。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本文为陆华在2015年12月19日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年会上的演讲。本人已审阅。


谢谢各位同道。今天我与大家共同分享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名医馆建设。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名医馆建设;2、名医馆传承;3、名医馆创新探索。


名医馆建设:共服务109万人次


2005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开始实施名医战略,成立“四川省中医院名医堂”,2012年经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更名为“四川省名医馆”。现名医馆设置于门诊三层楼及治未病中心专区,面积共计3600平方米,包括47间诊室、2个国医大师工作室、8个名医工作室,1个名医资料室,1个名医示教观摩室。专业涵盖: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皮肤、肛肠、骨科等。


建馆之初,名医馆年门诊量仅3.8万人次,现年门诊量已超过17万人次。服务量逐年递增,开馆至今共服务109万人次。


整合功能,提升服务


名医馆兼具疑难病证诊疗和治未病功能,必须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例如,优化取药流程,提高配药准确率,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保证中药半小时内取到,中成药房5分钟取到,甚至立等可取及配送。设置专业药师、挂号员、收费员,配备8名高素质专职导医护士,提供全优服务。


名医-名科-名药战略


经过10余年名医战略的实施,医院现有名医67人,其中:国医大师2人(郭子光、刘敏如),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3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8人,四川省拔尖中医师49人。


名医引领名科。在名医的引领带动下,建设学科专科专病,形成了28个重点学科、38个重点专科。其中“国家队”重点学科专科专病群包括五官科、妇科、针灸推拿科、眼科、急诊、内分泌科、肾病科等。


名医、名科建设孕育名药。形成了一批有疗效、有影响力的院内制剂共计99种,如中风醒脑液、内异康复片、妇安宁栓、通脉大生片、鼻炎舒口服液、活血安神合剂、熊珍栓等。


例如,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陈绍宏教授花了20多年时间研制的中风醒脑口服液,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根据对6000多人大样本临床观察,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确切,死亡率仅为14.4%(西药对照组为40.16%)。尤其是其中1例右侧基底出血75ml、小脑出血29.8ml、桥脑出血10.88ml患者未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西药,痊愈出院。


打造没有围墙、没有国界的名医馆


聘请或引进院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充实我院名医馆整体实力。建设名医工作室网站,实行在线预约及咨询、远程会诊,打造没有围墙的名医馆。


打造“地球村名医馆”。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战略,建立第一家国际分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黑山分院,与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建立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中马国际糖尿病防治中心。名医走出国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应用和发展。


名医馆传承:川派中医的魅力


自2005年10月起,开办“名师堂讲坛”,开辟“名师专场”和“团队专科”两个栏目。至今已举办50余场讲座,邀请国医大师、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第二届十大名中医、川派中医名家等授课。听众超过10000余人次。“名师堂”现已成为我们学校品牌性学术活动。


“名医名师”系列通过临床应用讲解及现场示范,传承了学术,启迪了思维,“名师堂讲坛”日渐成为青年名医的摇篮 。


另一个系列是“名院-名科-名医”团队专科系列讲座。就是做专场,比如按糖尿病、耳鼻喉科、内分泌专场等。四位名医同场,针对同一主题,各抒己见,磨合碰撞。这种灵活培训的形式非常受听众欢迎。


在名医传承建设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社会职能,就是面向基层的医务培训,也是我院近年开展“精准扶贫”的主要载体。对盐源县中医院、北川县中医院、西昌市中医院、米易县中医院、红原县中医院、得荣县中医院等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先后下派近100名优秀医务人员进行对口支援,近3年派驻副主任医师16名,主治医师47名。


2009年与《华西都市报》、新浪微博、《晚霞报》携手策划大型公益性医学专业科普知识系列讲座——“健康大讲堂”,创新性打造医疗、养生、保健一体化科普平台。至今健康大讲堂共97位名医、教授举办264期讲座。


名医馆创新探索:借力“互联网+”、一带一路


中医临床研究门诊新模式


创建中医“理、法、方、药” 的临床科研一体化临床模式,引进中医临床方药发现系统,“临床信息采集-挖掘提取临床方药规律-临床应用验证-机理机制研究-新药开发”研究新模式,引进建成“临床信息采集-挖掘提取经验-临床应用验证-机理机制研究-理论指导临床”名老中医经验整理研究新模式,建立研究型门诊。


新医改下名医馆运行新模式


探索新医改下名医馆运行及管理新模式,适应分级诊疗,减量提质,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推动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


借助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契机,服务一带一路,以远程会诊为切入点,打造会诊平台,建设名医会诊中心,共享名医资源。


强强联合的新名医馆建设模式。结合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将临床医疗与治未病整合,中西医三甲综合医院的名家联合,共同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及指导、健康管理等服务,进一步宣传推广中医药健康文化。


希望通过不断努力,由名医引领构建大健康平台,圆健康四川、健康中国之梦。


谢谢大家!

”全国中医院院长管理研习班”简介


“全国中医医院院长管理研习班”是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面向全国的中医院院长推出的高级医院管理培训课程。拥有吕玉波、陈达灿、王耀献、范吉平、唐旭东、房敏等55位国内最优秀的医院院长担任授课导师。目前已在广东、浙江、山东、河南、安徽、四川、云南、湖南、湖北等20余个省份举办了超过20场培训班。培训了近3000名中医院院长。


中国中医药报社由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是我国中医药领域内的最高媒体。旗下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挥中国中医药报国家级媒体的平台价值,广泛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各方力量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广大的企事业单位服务,成为中医药管理者,中医临床专家的良师益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医名方麻杏前胡饮
专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 你未必知道的中医院成长之路
广东省中医院十三位名医获“广东省名中医”
张忠德院长
名医名方 甘肃省中医院赵继荣院长 研制颈痛Ⅰ号方医治颈椎病
四川10大名中医?不是你有钱就能挂到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