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大师学伤寒—六经辨证(一)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於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摘取已故著名伤寒名家杜雨茂《中医春秋——杜雨茂医学文集》中对六经概念的归纳和解释,分别推出三阳经和三阴经篇。


太阳经

太阳经是什么


       太阳经在生理上主人体最外一层,统辖敷布于肤表肌腠的营卫之气,有御邪卫外的作用,故称太阳为六经之“ 藩篱”。太阳经脉循行于体表的头、项、背、腰及四肢的后外侧,内行连属小肠、膀胱,并络心、肾,构成体表与内脏,以及相表里的经脉和内脏的密切关系。小肠除参与一部分消化吸收水谷的功能外,主要与膀胱参加人体水分的代谢与排泄,但其有赖于心火与肾阳的资助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太阳经疾病有什么表现


      若太阳经正气不足,卫外力弱,肌腠疏懈,六淫,戾气等外邪(包括细菌、病毒等致病因子)侵袭人体,使肌表营卫功能失调,经脉气血不畅,就会发生太阳病经证(习称表证),许多外感病发病的初期多见。若表邪不解,循经侵入太阳之腑,使膀胱气化不行,就可形成下焦蓄水证;如热入血分,下焦瘀热搏结,则可形成下焦蓄血证,皆属于太阳病腑证。假若再失治或误治,病邪内传,可转属少阳或阳明,或直接因正虚而内陷形成太阴、少阴及厥阴病;亦可呈现兼证、变证,或发展成坏逆之证。太阳病篇主要讨论这些内容。


太阳经包括了: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阳明经 


阳明经是什么


      阳明主胃和大肠,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肌肉全赖以充养,故阳明又主肌肉。大肠为传导之腑,食物残渣赖以输运排泄。阳明经脉在体表循经上下肢外侧,过前胸及腹部,上行头面及目、口、鼻,入体腔之后属大肠、胃而络肺、脾,从而构成与太阴经脉和内脏的密切联系。胃之纳谷腐熟,需要脾阳之助和脾津之济;大肠的传导糟粕,需要肺气之下降和脾津之下濡。四脏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升清降浊有常,方能维系人体在纳化水谷方面的正常功能。


阳明经疾病有什么表现


       阳明病多由太阳病失治或误治,表邪化热内传所致,或少阳邪热太盛内涉阳明而成,其次热邪直犯阳明或内停食积,酝酿化热,或太阴病阳复太过而化燥化热,均可形成本病。病至阳明正盛邪实,故属里实热证。其偏于无形热邪炽盛于胃,弥漫肌腠者,属于阳明经证。若有热又有积滞,热邪与糟粕搏结于大肠,则属于阳明腑证。经证治宜清热保津,腑证治当苦寒泻下。

若失治和误治可伤津竭液或亏耗阳气,或热潜血分,从而引起变证或内陷太阴。



          阳明经包括两条: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少阳经


少阳经是什么?


       少阳经脉循上下肢的外后侧,过肩及头颈两侧,绕耳与目锐眦,并行人身之两侧,布胁肋贯膈,在体内属胆、三焦,络肝和心包络。三焦主人

体肌表之内,脏腑之外的部分,包括肓膜(约包含胸膜、膈膜、网膜等),介于表里之间,为里之出表、表之入里处,犹如门户之枢纽,故有少阳主枢之说,三焦还为人体营卫水火游行之通路,以交通上下、内外。胆为清静之腑,内藏精汁(胆汁)等,与肝相连,相互为用,共主疏泄。胆又与胃脾相邻,肝胆疏泄条达,功能正常,则胃脾无贼邪为患。三焦、胆与心包络、肝的功能正常,则营卫水火升降出入有常,三焦通利,胆腑清静,少阳自可不病。


少阳经疾病有什么表现?


        外感热邪侵入少阳,或太阳表邪化热内传少阳,或胆火内亢,均可发生少阳病。少阳病无经腑之分,由于热邪郁于经脉、胸胁,三焦及胆的火热之邪循经上扰空窍,以及胆热常犯及胃脾,所以出现半表半里部分及经脉、内脏的一系列证候。由于少阳外连太阳,内邻阳明,因此少阳病多易兼太阳表证及阳明里实而出现。少阳病失治或误治后多可内传阳明或内陷三阴,甚至

成为坏病。


        少阳经包括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
《伤寒论》里以六经区分疾病,那么如果病邪同时伤到了多处叫什么
《六经病欲解时图》
[转载]六经辨证的一些思考(五)
伤寒论六经辨证三分法
第12节 什么是六经辨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