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国荣:愿把我的经验留给后人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医学专家,包头市中心医院名誉院长、内蒙古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刘国荣教授的学术论文集《神经病学临床研究——刘国荣学术论文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刘国荣教授,全国知名神经内科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蒙古自治区领先学科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曾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卫生部及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优秀院长”及“突出贡献奖”、第六届中国医师奖、内蒙古医疗卫生科技工作突出贡献一等奖、内蒙古“杰出人才”等殊荣。

突破瓶颈 诊治创新 惠及患者

1977年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后,刘国荣分配到当时的包头市中心医院(原包头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工作,那时的神经内科,仅有12张床位,医生少,力量弱,病人死亡率高达30~40%,许多医生都不愿意在这个科里工作,纷纷调走。刘国荣却沉下心来,刻苦学习。1982年8月被选派到北大医院学习深造,他每天日以继夜地学习着,除了精读大量国内外神经病学专著,他还多看病例,观摩上级医生的查房,为临床工作和科研思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又去协和医院、宣武医院、友谊医院和中国热带病研究所学习,学到了各院老师神经病专业的精髓。1983年11月返回医院将学到的新知识应用于临床,在内蒙古自治区内首家开展了肌电图检查,成功抢救“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开展了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诊治 “一个半综合征” 和 “Shy-Drager综合征”。

当时的医疗设备缺乏,他就利用现有的设备改造,对于脑出血病人,没有新的好的办法的情况下,把牙挺子磨成了颅锥来做手术。由于缺少血浆交换设备,他把病人的血抽出来,分离血浆后,加入配过血的健康的血浆,再输进去,这样的血浆交换办法,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挽救了许多当时被认为“必死无疑”的病人。


颅内血肿使很多病人死亡,他早在1989年就开展了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根据CT扫描发现颅内血肿的位置、头皮上穿刺,钻孔抽吸血肿,同时注入尿激酶溶解凝血块,便于抽出的办法,治疗了上万例脑血肿病人。在八十年代末,国内对于颅内血肿的治疗办法不多,很多病人瘫痪或死亡,而刘国荣在1989年主研的“CT定位钻孔抽吸治疗脑出血”科研项目,至今仍在临床应用。

很多年轻病人,还没有查出致病原因,就脑梗塞残废或死亡了。这让刘国荣很痛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他开始了艰难地探索。通过把多例病人的血送去北京的大医院检验化验。拿回实验结果后,他进行了无数次的分析,最终他发现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的关系,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就是说,很多脑卒中病人只要消除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因素,就能减少脑卒中发生。光这项发现,就让国内病人避免了瘫痪乃至死亡,而消除同型半胱氨酸的因素,只需要用药,药价不超过100元!这一重大发现,比国内同行早15年,在临床上应用也在国内领先,国内外许多大医院纷纷来学习取经。


对于致病因素的研究让他尝到了甜头,只要是来看病的患者,他都开始了各方面致病因素的检测和筛查。在他的主持下,中心医院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卒中预警因子溶血磷脂酸的检测,溶血磷脂酸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警因子,此项目开创了我国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先河。多年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精勤仁和的高尚品行创造了神经病学科领域无数突出业绩,在神经病学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学术成果。

发展壮大 总结经验 硕果累累

从医40多年,无数个首次和率先的科学研究使刘国荣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神经病学的领军人,他擅长脑卒中、癫痫、神经免疫性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周围神经病、中枢神经感染的诊治,在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享有很高声誉。


在他的带领下,神经内科从2名医生、3名护士和12张病床,发展到现在全科医护人员218名,6个病区,378张床位,形成了我区规模最大、环境最好、床位数最多、诊疗效果最佳的学科,集脑血管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为一体的龙头学科。2007年成立了“内蒙古脑血管病研究所”,由刘国荣担任所长,神经内科连续三届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2011年被评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和“卫生部省级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2012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包头市“5512”工程创新团队,刘国荣为内蒙古自治区神经病学发展及科研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无可比拟的巨大贡献。

刘国荣也从普通大夫到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从科主任到了院领导。他很注重实践和理论结合,每一阶段,他都把治病后的经验总结出来,写作成论文,并先后发表于专业学术刊物上。

文集共收录了神经病学科领域的111篇期刊论文及47篇会议论文。据包头市中心医院院长助理、神经内科主任王宝军介绍:“该论文集根据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加以深入探索研究,理论概括,得到了同行专家认可。为临床同行提供释疑解惑的有用理论认识。基于临床,解决病痛,并上升为一种理论认识。这部论文集,是值得广大医师、学者珍藏的一部学术珍品。”


如今,刘国荣坚持每周出门诊、查房、下基层医院出诊,还在坚持做科研、带教研究生、写书,“今后,在我还能行动的情况下,我还要看更多的病人、带更多的研究生,愿把我的经验留给后人。”刘国荣说。


撰稿  李岸  徐文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医丨探索神经密码 保驾生命中枢——吴坚
不同脑出血时期MRI表现,一文读懂!
突发脑中风该如何处理?
腔隙性脑梗塞病人避免脑卒中的发生,以下几点要切记!
脑卒中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同济医生说:聂志余教授告诉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