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语言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每一个语言体系都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

因此,对语言的研究,其实就是研究当地人民的文化习惯和思维。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语言习惯也在不断地随着时代变化。

当然,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也从很早之前保存了下来。

对于从小到大一直习惯使用的句子和短语,有多少人真的明白它的具体含义和渊源呢?

比如说形容物品的“东西”,为什么在既定俗语中叫“东西”而不是“南北”,历来有不少人做出了研究,也延伸出了不少版本。

版本一:南宋理学家朱熹提问,或和五行术数有密切联系

朱熹作为儒学的集大成者,为中国的哲学体系提供了不少思想,最知名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

据传,一次他在教一些小孩的时候,看到学生们上课不认真听讲,于是决定提一个有趣的问题,让他们的注意力回到课堂上。

朱熹问道:“大家知道,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呢?

许多孩子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但他们抓耳挠腮都找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直到一个10岁的小孩站起来,一语道破说:“因为这个和五行术有关。按照五行术数来说,东代表木,西代表金,南代表火,北代表水。”

这个小孩解释道,我们买东西通常都是用竹篮装着物品,竹篮自然是装不了水和火,但是可以装下金和木。

朱熹当即表扬了孩子,因为“东西”和五行术数有关的思路,其实很多人都研究过,也认为这是一种合理解释。

另一个和五行术数相关的版本,出自清朝翟灏的一篇笔记。

明代崇祯皇帝询问大臣周延儒同样的问题,但是周延儒的回答却全然不同。

周延儒认为,南北代表水、火,通常做饭的时候向邻居借火借水,邻居一定会给的,因为这些不用钱。

但是既然会“给”,就不是交易,自然就不能当做交易的物品对待了。

这个版本虽然有一些逻辑上的谬误,但是和上一个版本有异曲同工之妙,总结来说就是东西所指代的金木,是实物,是方便交易的。

而南北所指代的水火,是虚物,是不方便作为交易对象的。

还有其他和五行相关的说法:东代表的木,意味着万物起始的生机;而西代表的金,古人鸣金有结束的意义。

而东西和阴阳五行挂钩的另一种解释,则是和四季更迭有一定的关系。

众所周知,古代还有个类似于“东西”的说法,叫做“春秋”。

“春秋”原本含义指的是“春季”和“秋季”,但后来统称为指代“一年”的时间。

原因在于春天代表万物之始,而秋天代表万物凋零。

在阴阳五行中,东代表春,秋代表西,所以既然叫四季为春秋,那么叫万物为“东西”也能说得通。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受阴阳五行的文化影响很大

但是阴阳五行的文化,还是源于古人对自然的规律研究而成的。

确实,有另一个解释“东西”指代“物品”的版本,就和大自然的规律有着既定关系。

版本二:受自然环境影响所致,山河日月都是形成的原因

远古时期,人类对事物的一切认知都源于自然,其中就包括了最基本的昼夜更替、日月轮换。

古人发现,太阳和月亮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这是最早的一个事物的概念,所以“东”和“西”就成为了万物的起源,自然就用“东西”指代“物品”了。

除此之外,中国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东西”这一说法的起源。

如果发现一个规律,那便是中国的两条大川河流——黄河和长江都是“东西”横向。

华夏民族最早起源都是长江黄河流域,受“东西”的观念影响远比“南北”的观念要长远和深厚。

如果要指代一个事物的泛称,那么“东西”更有一种“广阔”之感在其中。

不仅是“东西”,比如说“东奔西走”、“东拼西凑”,也是这样的含义。

有关于地理环境和“东西”的联系,还有另一种说法。

随着人类开始适应外部环境,他们也会根据外部环境进行一定生存调整。

水源对古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现代那么多设施和工程,临水而居是古人对居所的第一要义。

而中国的地势大多数西高东低,也就是说西边多山,东边多平原,河流通常是由西向东而流,这就决定了部落规划的布局。

西边高山上有许多自然产物,如野生动物、树木等物品,东边地势平坦,又是河流汇聚的下游,所以多数都是市集。

所以“西”就成了物品交换前的所在处,“东”就成了物品交换后的所在处,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东西”的统称。

从“东”、“西”二字的汉字形成,也可以看出和“物品”有关系的端倪。

版本三:中国的汉字文化演变,可以研究出古人用字想法

华夏民族的文字大多数是象形文字,通常都是根据物品的形状来指代其中的意思,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字。

在最早的甲骨文中,“东”字就像是用竹子编制的笼子一样,上方和下方都有束口。而“西”字则像一个鸟巢。

“东西”被指代为“物品”,在金文中也能说通。

金文中的“西”字和甲骨文中的“西”字形态相差甚远,并不像鸟巢,反而像竹木编制的器具。

金文中的“东”倒是和甲骨文有相似之处,被认为是“灯笼”之类的用品。

可以看出来,最早的“东”、“西”二字的形成,可能是与其指代物品有关,是以,“东西”是“物品”的另称也是有迹可循的。

但是,也有人从另一种方面解释“东西”二字的释意。

首先是汉代的许慎,他在《说文·东部》中表示“东”字是会意字:“从日在木中”。

意思是,“太阳”在“木”中,是为“东”,这个和阴阳五行以及大自然有着一定的关系,前文已提,不再赘述。

“西”字则被认为,最早的含义其实是“栖”的现代含义,也就是“鸟栖息在鸟巢之中”。

这也和时令有关,因为通常太阳在西边落山,鸟儿就会归巢。

除此之外,“东”、“西”的古义也有另一个意思,使得“东西”二字的解释还有一种说法。

“东”字在古义中表示“封闭”的意思,更准确的意思则是说,没有用掉的,可以被使用的含义。

在周易中,“东”也可以表示“种子”,“种子”指的是起源的意思,但是在这里指的是储存生命力量的物品。

“西”则和“东”相反,是“开口”的意思。

从“洒”这个字就可以看出,“西”应该指代可以洒水的容器,而“洒”旁边的“氵”就是洒出去的水。

那么“东西”结合在一起,就是可以使用但并没有使用的物品。

这就和待价而沽的商品的某种意义是一样的,所以“买东西”这样的说法就显得极为合适。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因为各大民族相融合,各种语言也开始相互影响。“动使”一词是北方用语,指的就是使用的器具。

“东西”和“动使”的古代发音非常像,极有可能是北方民族南下的时候,在传达的过程中发生了误会,反而使“东西”二字的传播度更广。

当然,这只是咬文嚼字,毕竟“东”字的字形来源,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既定的结论。

目前最为普世、最为让人接受的一个词,和古代的商业规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版本四:古代的商业规则决定,市场格局构成了不同念法

在古代,城市规划有着非常严格的布局,“坊”和“市”是要分开的,在汉唐时期,市集是分成东西南北四个聚集地的。

最重要的市集就是东市和西市,而这和古代建筑风水文化也有关系。

除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外,风水中流行着“坐北朝南”的说法。

既然房子都是坐北朝南,那么市集的方位自然都会在房屋的东西两边,更方便逛街选购,就使得东西市集更为重要。

从分类方面也可以看出,东西市也比南北市卖的商品更为流行和重要,这从一首耳熟能详的互文能看出。

想必许多人都听说过《木兰辞》中的一句话:“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被认为是南北朝或者隋唐时期的出品,可以体现出当时东西南北市所卖的分类的区别。

在唐代,东市主要是服务于上层社会,会贩卖一些奢侈品,比如说《木兰辞》的骏马,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就是跑车。

而西市则是贩卖一些舶来品,主要是丝绸之路带来的,多数都是胡货,也就是胡人贩卖的商品。

《木兰辞》中的鞍鞯就是马鞍及马鞍下的垫子,这种物品对以游牧为主的胡人来说,是必需品,所以也是必须的精品。

南市和北市则是贩卖一些批发用品或者是土特产,《木兰辞》中的辔头就是马鞍上用的绳索,而北市的长鞭也不是武器,而是用来驱使马用的,都是配件,价格不贵。

当然,从相关研究表示,“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只是一种概称,形容四处买东西的样子。

但是作者这样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西南北市的市集特点。

在之后的朝代,中国的贸易范围越来越广,就延伸出来了“东洋”和“西洋”的概念

到了明朝,许多国外的货品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明代的张燮写的《东西洋考》中就说过:“西产多珍,东产多矿”,后来演变成了“东矿西珍”,最后引申为“四方物产”,也就是“商品”。

意思就是说这些“东洋货”、“西洋货”的名词,在口口相传中,简化成了“东西”二字。

有学者考究过,宋朝以前的文献中,“东西”一词指代物品的频率不如“物品”。

在明清时期,“东西”才被确定成为“商品”的代名词。

明朝嘉靖年间的苏祐所著的《逌旃璅言》中明确指出:“世称钱物为东西。”

有趣的是,苏祐在之后还添加了一句:“意盖乡语相传有自来矣。”

意思是:“东西”这个词指代“物品”的来源是家乡话传去传去的结果。这就和上述所说“动使得误传”的版本对上了。

这么多版本,到底哪个版本才是真的?哪个版本只是道听途说呢?

其实从上面的诸多版本可以看出,各个解释“东西”的版本中都有互通的解释,甚至可以是因果关系。

比如说阴阳五行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大自然和建筑风水之间的关系,文字演变和大自然的关系。

这些因素互相影响,或许才是“东西”一词的根本来源。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买东西要用'东西’来指代”的解释会有这么多版本,因为这些都无法舍弃。

这里也看出了汉字的词义解释确实是综合形成的产物,为现代人研究过去人们的思想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参考资料:

  1. 老宅.买物品为什么叫买“东西”[J].乡音,2008(11):48.
  2. 胡晓芳.用认知的眼光探求词义的产生及演变——以汉语“东”“西”两词为例[J].现代交际,2011(11):59-60.
  3. 物品为什么叫东西不叫南北[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8):5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为什么不买“南北”, 而是买“东西“? (长知识啦)
古代买东西,为啥不叫买南北?汉语背后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为何中国人常说“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可惜十人九不知!
东西(汉语词语)
“东西”一词的由来
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说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