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志 博学 修身 报国》——博学篇之一
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译注】能够自己求得老师的人就会为王,认为别人不如自己的人就会灭亡。喜爱提问的,知识就充裕,自以为是的,见闻就不广。

莫己若:没有谁比得上自己。仲虺(huī):商汤王的大臣。诰:一种文体,一般用于上对下的通报告诫。

【评述】商汤把夏朝最末一位君王、以荒淫残暴出名的夏桀流放到南巢,建立了商朝。此后,商汤就让仲虺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他流放夏桀的理由,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夏桀自以为是,不肯学习。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译注】海不排斥水,所以能成就它的阔大;山不排斥土石,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峻;士人不厌弃学问,所以能使他成为圣贤。

【评述】《管子》一书相传为管仲所作。管伸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国相,执政期间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管仲被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归入道家,其实他的思想很杂,儒、道、法思想兼有。管仲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成为圣贤当作士人最高奋斗目标,强调成圣的途径就是努力学习,积累学问,这就和以尊师重教、成仁成圣的儒家没有什么差别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译注】学习后按时去实践,不也值得高兴吗?

说:同“悦”,高兴。

【评述】这是《论语》中记载孔子所讲的第一句话,可见他对学习的重视。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译注】吃不要求饱足,住不要求安逸,办事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补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就:近,走近。

【评述】在孔子看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好学,除了看这个人是不是善于向他人学习之外,在物质生活上不提过高的要求,也是必要条件之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注】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罔(wǎng):欺罔,欺骗。殆(dài):危险,此处指学习失败。

【评述】对善于学习的人来说,学习和思考都是重要的环节。光学习而不善于思考,就会人云亦云;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想入非非。



子入太庙,每事问。

——《论语·八佾》

【译注】孔子进了周公庙,每一件事都问。

太庙:开国之君叫太祖,太祖的庙叫太庙。周公是西周鲁国最初的受封之君,所以这里的太庙指的就是周公庙。

【评述】孔子谦虚好学,不懂就问,哪怕受到别人的误解甚至是嘲笑,也不改初衷。其实,学问中包括了“学”与“问”,学是学习,问是提问,只学不问,还叫什么学问!《论语》的编撰者对“每事问”精神显然是十分欣赏的,不仅在《八佾》中引用,在《乡党》中又加以引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译注】聪敏好学,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

【评述】有一次,学生向孔子发问,为什么卫国的大夫孔圉死后得到了“文”的谥号,孔子就以这两句话对孔圉加以表彰。其实。这两句话也是孔子的夫子自道。《三字经》说得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项橐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据说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译注】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厌:饱,满足。

【评述】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对于教与学的关系有深刻的理解,因此他才会经常用这两句话来自勉。



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

【译注】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敏捷勤奋去追求知识的人。

【评述】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把人分为几个等次:“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其中对一般百姓的轻蔑态度固然不足为训,但他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强调勤奋学习,这对我们还是有启发的。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论语·述而》

【译注】多多倾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观察,记在心中,这就是次一等的“知”啊。

识(zhì):通“志”,记住。次:次一等,指“学而知之者”。

【评述】孔子在这里讲的是学习方法问题,做一个“学而知之者”,应该多听多看,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译注】几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出他们的缺点就反思自己加以改正。

三:在此是“多”的意思。焉:于此,在这里。

【评述】这段话有两层意思。首先,孔子是“无常师”的(见《论语·子张》),他在提醒我们“留心处处皆学问”;其次,孔子这句话还强调,要善于从他人身上吸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这也都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论语·子路》

【译注】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大概采取存疑的态度。

阙:通“缺”,缺而不言,即存疑。

【评述】对世间万物,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即实事求是的谨慎态度,这也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译注】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评述】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孔子对此作了精辟的说明。当然,孔子原意是道德本位主义的,他把个人的道德修养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不过,他的这一思想中对后人也不是毫无启发的。归根结底,个人的道德修养也罢,学问进益也罢,都不应该是向他人炫耀的资本,而应该是本人思想精神境界的升华。战国末年的儒学大师苟子便十分欣赏孔子的提法,《荀子·劝学》中引用了孔子的“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的意见后,接着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可说是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在今天,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我们才会意识到为中华的崛起与复兴,应该孜孜不倦地学习,奋进!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译注】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评述】学习和思考两者不可缺一,但相比而言,孔子似乎对学习更为重视。以后的荀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译注】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就在其中了。

笃:坚定。

【评述】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他往往不轻许以“仁”。不过,在孔子及其学生看来,只要坚守志向,博学多思,就可以一步步地靠近“仁”的目标,这对我们当不无启发。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论语·子张》

【译注】各类工人在工场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通过学习获得大道。

【评述】这是用比喻说明,在攀登知识高峰的时候,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通过不懈学习,才能够获取大道。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下》

【译注】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在融会贯通后)返回到简略地述说大义的地步。

反:同“返”。

【评述】孟子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由博返约,博是融会贯通的基础,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眼界就不开阔;但如果为博而博,缺乏深入统观的功夫,人就会被浩如烟海的知识牵着鼻子走,也不是高明的办法。清代著名学者汪琬在《传是楼记》中所说“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就是这个意思。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

【译注】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不过是小技艺;如果不一心一意,那就学不好。

弈:下棋。数:技艺。

【评述】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会有所进益,哪怕是下棋这样的小玩意儿,也不例外。



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

——尸佼《尸子·劝学》

【译注】学习而不厌倦,是为了完善自己;教学而不厌倦,是为了完善他人。

治:原意是治理,管理,又有“惩处”、“医治”等含义,这里是“完善”的意思。

【评述】尸子这段话是现存《尸子》第一篇中的第一句,与孔子所说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一脉相承的。



学不可以已。

——荀况《荀子·劝学》

【译注】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已:停止,完毕。

【评述】我国有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荀子·劝学》

【译注】从事雕刻,如果中途放弃,朽木也不能折断;如果坚持不懈,金属和石头也能刻出花纹。

锲:刻。镂:雕刻。

【评述】荀子是以比喻的方式说明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在浮躁之风弥漫的环境中,我们尤其需要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认真读书。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荀况《荀子·劝学》

【译注】君子的学问,听在耳里,记在心中,流露在身体仪态上,表现在行为举止中。

箸(zhu6):同“著”,附着。

【评述】学问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修养;它需要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它还可以极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这就是荀子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荀况《荀子·非十二子》

【译注】不知道就向别人请教,不会的就向别人学习,即使有能力也一定谦让,进而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的要求。

【评述】虚心求学请教,戒骄戒躁,这是正确的治学态度,更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荀况《荀子·大略》

【译注】善于求学的人能彻底了解万事之理,善于实干的人能探究万事中的疑难。

【评述】在学习中,荀子提倡追根究底的精神,而追根究底就意味着: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在实践中学习。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

——荀况《荀子·法行》

【译注】年少时如不学习,年长了就没有才能;年老时如不对人教诲,死了之后就没有人怀念。

思:思念。

【评述】据荀子说,这几句话是孔子说的。孔子始终思虑人生中的几件大事,其中两件就是少年时的学习和老年时的教书育人,对照孔子自己所说过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应该说荀子的话还是可信的。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用众》

【译注】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

假:借助。

【评述】吕不韦这段话说的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启发我们应该随时注意吸收他人的长处,这也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不知义理,生于不学。

——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

【译注】不懂得义理,根源在于不学习。

【评述】古人说:“读书明理。”读书与明理之间是存在着因果关系的。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吕不韦《吕氏春秋·有始览·谨昕》

【译注】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各种祸患的根源。

【评述】《谨听》是《吕氏春秋》中总结上古帝王得天下和失天下的经验教训的文章。吕不韦认为,帝王只有“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其实,国家如此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礼记·学记》

【译注】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所以古代的帝王建立国家治理百姓,都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

君民:治理百姓。

【评述】中华文明古国一直有着重教重学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把这一传统发扬光大。《晋书·景帝纪》所说的“荆山之璞虽美,不琢不成其宝”,显然就是从《礼记·学记》中得到启发的。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译注】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后才知道自己知识上的贫乏。

困:贫乏,困窘。

【评述】学习是一个必须由学习者亲身体验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替代这一体验,这真是经验之谈。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礼记·学记》

【译注】适宜于学习的时间已过才来学习,那么再勤苦用功也难有成就。

【评述】青少年时代是每个人最可贵的学习时光,因为在这个阶段中人的精力和求知欲最为旺盛。如果不把握好这个时机努力学习,那么日后就算花费数倍的时间来补救,也不一定能达到青少年时代学习的效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等名言,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礼记·学记》

【译注】一般人在学习时,有的过失在于贪多,有的过失在于求少,有的过失在于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过失在于半途而废。

则:助词,无实义。

【评述】学有所成,是每个年轻人的理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这一理想的。这里提到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种过失,既有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又牵涉到学习毅力上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礼记·学记》

【译注】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逸,而自己比别人能够得到加倍的成绩,又从而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辛勤,但自己只能得到别人一半的成绩,又从而埋怨老师。

选:安逸,安闲。庸:功劳。在此是认为有功劳的意思。

【评述】善学者必须有两方面的资质:一是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善于思考敢于发问的习惯。前者使他勇于检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怨天尤人;后者使他能够抓住学习中的关键,一切疑问就会迎刃而解。这样,他的学习当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译注】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智了,努力实践就接近于仁了,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了。

知:通“智”。

【评述】据说这是孔子的原话。智、仁、勇都是孔子十分推崇的品质,而他把与学习有密切关系的“智”放在首位,这是耐人寻味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译注】广泛地学习知识,周密地探究它,谨慎地思考它,明晰地辨析它,坚定地实行它。

审:详细,周密。问:追究,考察。笃(dǔ):坚定。

【评述】这五句话是对学习全过程和正确方法的高度概括。学习知识应该广博,而且必须具有探究精神和思考习惯,这样才能做到明辨是非;最后,学习必须与实践结合起来,懂得举一反三,学到的知识才是“活”的。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

——《礼记·儒行》

【译注】儒者广博地学习而没有穷尽,坚定地实践而从不疲倦,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不放荡,在人生通达的时候不会感到才德不足的窘困。

幽居:个人独处。淫:过分,无节制。

【评述】鲁哀公曾向孔子问儒者的行为方式,孔子尽可能详尽地6鲁哀公解释了儒者的为人处世。在孔子看来,儒者好学药奋,积极用世,不会因为处境的不同改变自己的行事多式。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学习。



运而有光者,饰也;造而逾明者,学也。

——西德《大繁礼记·幼学》

【译注]远看有光泽的东西,靠的是外在的修饰;近看而更显得明亮通透的人,靠的是内在的学养。

逾:通“愈”,更加。

【评述】一个人的充实,主要靠的是内在精神、思想、品质和学问的提高,而这类提高只有通过不懈的学习才能获得。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译注】好学深思,心中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评述】《五帝本纪》是《史记》的第一篇。五帝在古文献中的记载不大一致,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五位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即使在司马迁生活的西汉时期,有关记载也是零星散乱的。司马迁为他们立传,是在历史资料中反复爬梳整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写成这篇传记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这八个字,就是司马迁创作《五帝本纪》中的切身体会,也为后来的学者指明了一条治学的坦途。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译注】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不迁怒于别人,不会重复犯第二次错误。

【评述】作为教育家的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可谓人数众多。可是当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哪一个好学”的时候,孔子回咎只有颜回一个人,因为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将学习当作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丝毫不去计较物质生活条件的好坏。有志于学业的人应该以颜回为榜样。



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

——韩婴《韩诗外传》卷一

【译注】君子有三种忧虑。不知道有哪些学问,能不忧虑吗?知道了却又不能去学,能不忧虑吗?学了却又不能去实行,能不忧虑吗?

弗:不。与:同“欤”,吗。

【评述】据说这是孔子的话。这三种忧虑说明孔子毕生考虑的就是如何不断学习,如何不断充实自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继承。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韩婴《韩诗外传》卷三

【译注】剑虽然锋利,不去磨它就不能砍断东西;资质虽然好,不学习才华就不高。

厉:通“砺”,磨。

【评述】这是用比喻的方式说明,人必须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



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

——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译注】聪明人不做事,不如愚笨的人好学。

知:通“智”,聪明。无务:不干事情。务,事情。

【评述】聪明和愚笨是可以转化的,其中的关键就看人究竟是无所事事,还是勤奋好学。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

——桓宽《盐铁论·刺议》

【译注】见得多的人学问广博,听得多的人敏慧聪明。

【评述】桓宽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著有《盐铁论》。该书中包含了不少研究西汉政治、经济等问题的重要文献资料。这句话指出了见多识广是人们学习、增长知识的又一重要途径。



君子不羞学,不羞问。

——刘向《说莼·说丛》

【译注】君子不羞于学习,不羞于询问。

【评述】刘向认为询问是得到知识的重要途径,思考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这与孔子强调“每事问”,“不耻下问”的精神是殊途同归的。



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

——刘向《说苑·建本》

【译注】人都知道用食物来治愈饥饿,却没有人知道用学习来治愈愚蠢。

愈:病好了。这里是治好的意思。

【评述】据说这句话是孟子说的。刘向感叹西汉末年学风的败坏,人们只知道追求物质享受,而不懂得精神饥饿会对人造成更加大的损害,而疗治精神饥饿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古人常以“如饥似渴”来形容勤学者对知识的追求,或许就是受到刘向这句话的启发吧!



废学如断织。

——刘向《列女传》

【译注】废弃学业就等于好像把织了一半的布割断一样。

【评述】刘向撰写的《列女传》,专门记载古代贤德妇女的事迹。其中说孟子少年时废学归家,孟母正在织布,见到孟子进门,就拿刀把,织机上织了一半的布割断,并对孟子说:“你现在废弃学业,就好像我割断了这匹布一样。”孟子大受震动,于是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大儒。刘向编写《列女传》的目的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但孟母断织的故事却形象地说明了学业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更通过对儿童宣扬这一道理,起到了激励学习风气的作用。



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扬雄《法言·君子》

【译注】圣人对于天下的各种事物,有一样不懂就感到羞耻。

【评述】扬雄的《法言》是他模仿《论语》所作的一本哲学著作。因为扬雄本人博学多才,所以他为圣人所定的标准是相当高的。



学贝正,否贝邪。

——扬雄《法言·学行》

【译注】学习了所作所为就正确,不学习所作所为就谬误。

【评述】学习可以开阔眼界,更可以提升精神境界,所以扬雄才会对学习如此注重。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王充《论衡·效力》

【译注】人有了知识学问,就有了能力。

【评述】《效力》是专门讨论人的能力问题的,在王充看来,一个人的才能的大小,是与他的知识学问成正比的。这比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足足早了一千五百多年!可见人类的智者心灵总是相通、跨越时空的。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王充《论衡·实知》

【译注】人的才能有高低,了解事物要通过学习。学习后才知晓,不询问就不懂得。

【评述】王充承认人的天分有高低,但他认为不学而知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强调入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



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译注】平常的玉不雕琢,就不会有好看的花纹;君子不学习,就不能成就他的德行。

瑑(zhuàn):在玉器上雕饰凸纹。文章:花纹。

【评述】班固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他所著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二百一十余年的历史。董仲舒是西汉前期的大儒,曾上书汉武帝请求朝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就是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奏章中所说的话。在这封奏章中,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重视道德教化,选贤任能,他以“玉不琢,不成器”的比喻,说明君子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成就德行的道理。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王符《潜夫论·赞学》

【译注】道理隐藏在书本中,经过学习才能掌握。学业靠奋起振作而进步,因懈怠懒惰而荒废。

振:奋起,振作。穷:阻塞不通,与“通”相对,在此作“懈怠懒惰”解。

【评述】王符是东汉末年的学者,他的《潜夫论》是针砭时弊的哲学著作。《赞学》讲的是学习的重要性,探讨了学习的方法。这里强调的是要勤奋地学习书本知识。



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荀悦《申鉴·杂言》

【译注】如果不了解高深的理论,志气就不会恢宏;如果不听到至理名言,心志就不会坚定。

【评述】荀悦是东汉末年的学者,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申鉴》是宣传儒家思想的一部专著。荀悦在这里主要讲的是学习目标的设定,即古人经常讲的“取法乎上”的问题。只有为自己设立比较高的目标,学习成就才显著。



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徐干《中论·治学》

【译注】器皿不修饰就无从美观,人不学习就无法有美好的品德。

懿:美,好。

【评述】这句话用比喻手法,说明学习对人的思想品德培养的重要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经典中关于君子的名言警句集锦(1)
文言名句集锦
中国古言哲理经典语录大全(含注释)
书法作品常用语句
经典古之警句
中华5000年国学精华语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