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书坛丨书法家——仇高驰




       仇高驰自幼喜爱书画,九岁学书,自颜真卿《勤礼碑》入手,日临颜楷三百字,寒暑不辍,颇有颜书宽展清雄之致。继学褚遂良和智永禅师,再得生动活泼之趣。后由王澄先生指点,学魏《张猛龙碑》、《郑文公碑》得萧散之韵,紧密之构。隶书学汉之《曹全》、《乙瑛》、《礼器》诸碑刻,甚具汉隶朴茂之气。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先后师从王冰石、徐正濂二先生研习书法和篆刻。书法溯源而上,用心篆书,先习清人邓顽伯,凡四载,深得邓氏茂密浑劲之风。后“穷源竞流”,上溯《石鼓文》、《虢季子白盘》,下探赵之谦、吴昌硕和萧退庵诸贤。习篆越二十年,书篆已臻渊雅清醇,气息高古之境。行书酷爱米襄阳和黄石庵。二千年后在启功先生的教诲下,对“二王”用功渐多。贯通诸体,融汇诸家,大字对联气厚貌古,小字屏条神韵超逸。篆刻先规矩汉印,得平正方直结字之秘,复专心于赵之谦和黄牧甫,别开蹊径,于平正中见流动,挺劲中寓秀雅。后赴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攻读艺术学硕士学位,在导师言恭达先生的教诲下系统学习籀文、小篆、分隶各体及中国文字学,更复纵览古今法书名帖。其书法篆刻业已形成了古朴淳雅、苍劲秀逸的艺术风格.

 

     高驰九章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作者丨圭襄

                                                                                


          一


       那一张纸铺展开来,就是一块地。待将字写上去,犹如植下一株株禾,横成阡,纵成陌,在微风中鲜活,在阳光下生动。



         如果将高驰喻为一个在纸上辛勤耕耘的农人,那他今年的收成是相当丰厚的。先是收获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接着又收获了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




        可是,不要因为有了好收成就忽略了农人之苦啊。晨起暮归、风吹雨打,没有辛苦的耕耘,哪来一年的好收成?没有一辈子对土地、庄稼、肥料和天时的钻研,又怎么会有一年又一年的丰厚收成?于高驰而言,五年之内,再取兰亭,正可谓劳苦功高、苦尽甘来。


                                                                   


                  二


       徐州一地,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这一地的人,质朴敦实,不工取巧,无意捷径,专于苦干,成于实干。



           先有李可染,自称“苦学派”,用一生的苦学来感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玄机,终成一代山水大师。从艺术精神的传承上看,高驰是“苦学派”的徐州新传人。他景仰、追随从这里走出去的可染先生,学习他“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世间之人,皆知道趋甜避苦,这是常情。而高驰却反道而行,或因他对苦尽甘来,自有一番认知。


                                                                  


                 三


       很多时候,苦似乎是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


       苦,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修炼的,是心志,是毅力,是胸怀。终成大家者,技艺之中,其实比拼的是心志、毅力和胸怀。


       苦,是一个乞讨的过程。



        《金刚经》“第一品”就讲佛陀在舍卫国化缘。“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佛陀挨家挨户化缘,感受芸芸人生的慈悲,终于“乞”得了大智慧、大觉悟。



          高驰的艺术生涯,又何尝不是一个化缘而“乞”得智慧和觉悟的过程?千百年来,各大书家、各大流派,他一一潜心研究。向李斯学,向羲献学,向颜鲁公学,向米南宫学,向邓完白学,向吴缶庐学……一路下来两千年,日日夜夜百贤圣,终于“乞”得了艺术的、生活的、生命的智慧和觉悟。


          乞讨,是出家人对别人慈悲的成就。乞学,是习书人对先贤苦修的致敬。


                                                                         


         


      高驰其名,得于《楚辞》。他在博客里有一段话,现录如下,从中或可看他的心志所向。


    “在《楚辞》中‘高驰’一词曾两次出现,其一,《楚辞·离骚》云:‘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抑志:谓抑制自己的感情,与‘弭节’承接。神:与‘形’相对,指精神而言。高驰:犹高扬。此言行虽‘弭节’,神已高扬。寓意‘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其二,《楚辞·九章·涉江》云:‘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方:将之意。谓世俗既不知我之才德,则我将高驰不顾,与圣贤同游,与天地共存之意。



        

       高驰是个君子。


        真的君子,坦荡荡待人以温和,律己以严苟。真的君子,行事不偏不倚,说话不疾不徐。真的君子,纯正平和,中立中行,色恭而态谦,外圣而内王。


         我这样说,似乎是在评价高驰的字——他的篆书,文质彬彬,有古意,有深意,不奇不险,不狂不妄,合于法度,规范为先,正符合我们对于一个君子的所有想象和期待。



       虽说诸体皆能,但高驰最爱写的、最善写的,我认为还是篆。在书篆的过程中,高驰大概最能体会到字人合一的快意。


        他两次获得兰亭奖,皆以篆书参赛,由此可以看出他对篆的研习之深。在《解密泰山刻石》一书中,他开篇就说:“篆书,是中国书法各种书体中最为古老的书体。”篆书的简洁、匀净、俊逸、典雅,既给了他艺术上的遵循,又给了他人格上的塑就。


                                                                          


          五


       汉字,由笔画构成,横、竖、点、捺、撇、折……高驰几乎每天观察它们、操练它们,数十年,如一日。


         30多年来,高驰写过多少次这些笔画,已记不清了。他,在纸上,在心中,拆分它们,联合它们。让各种笔画有时像君臣一样,彼此顾忌;有时又让它们像情侣那样,深情对望。无数次地通过书写推演它们的关系,高驰一定从中获取了众多别人无法感知的快乐——比如笔锋在纸上的行走,比如墨汁在纸上的洇开,比如不经意间出现的飞白……



          

       创作,从来不单是遵循规范的严格的活动,同时伴随着对规范的不断突破、破坏和重建。对字的规范和突破,正是对法与非法的平衡。每一个书法巨匠,都是这样的平衡大师。平衡是规矩与逾矩交织而成的华丽文章。高明的书者,不仅从字面上了解规矩,更从自然和生命中寻求突破的能量。


        高驰说,尊古变通,意即在此。


                                                                    


         


       人生一世,有许多不可调和的东西,对与错,大与小,名与利,虚与实……


        调和,是一种关系的产生和消解。


        说到关系,又不能不说到对立、矛盾、冲突以及协调、对称、平衡等等。


         在书法创作中,一个真正的高手,就是各种矛盾冲突的制造者,又是各种关系的平衡者。浓与淡、正与斜、枯与润、大与小、轻与重、庄与谐、松与紧、顾与盼、繁与简、虚与实、快与慢……一起笔,矛盾就出现了,冲突就出现了。最后一收笔,所有的矛盾都已经化解,所有的冲突都已经中和。这样的作品,是精品。



       

   高驰在书写的状态中,以心中巨大的虚静,调和着纸与笔、笔与墨、墨与纸的所有的矛盾冲突。轻重、快慢、曲直……是过程,亦是结果。你尽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位太极高手,有一股气流淌在笔尖;也可以把书写想象成一条缓慢流动的河流,毫无阻滞,一路向前。


       总之,书写会有很多快乐,并且这快乐不可预期,它突然就袭击了你,俘虏了你。


                                                                   


         


        凡与书有关,高驰可谓无所不通。研究、创作;写字、治印,皆能。


        想象高驰治印,一把钢刀在手,他却使得像最柔软的笔,纤毫毕现,准确到位,线条柔美而富韧劲。又见高驰写字,一枝软笔在手,却劲疾如钢刀,一点一划留于纸面,如刻石一般深入。



         因此,善书者、善印者,全然不在其笔其刀,在乎其心也。


         初学写字的人,总觉得最难驾驭的是笔,左冲右突,上下维艰,全然不听自己使唤。即使随着时间的流逝,操练得越发的娴熟,也常有不能随心所“驭”的快活。其实,这世上最难驾驭的不是笔,而是心。



       驭心之道,在于一,在于空,在于由一而空。书法的最高境界不是练笔,而是修心。高驰数十年的修炼,以最大的静,虚化了自己的心。他心态中和,不激烈,不浮躁,不消极,沉静稳重,虚静宁谧,而后才呈现出笔下的万有。


        这修炼,既养了字,更养了心。


                                                                             


       


       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创作。又以最大的勇气,探寻规律。
       

       这就是高驰。


         研习,书写,经年累月,让他对“泰山刻石”产生了的艺术之美和书写之法,有了丰厚的积累。最终,他将自己的心得汇成一书,名曰《解密泰山刻石》,从美学上阐述其意义,从创作上教授其方法。这部著作因其“具备了教学中导师和学生面对面传授的功能”,一举摘取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创作和理论,在艺术领域常常是不可兼取的。通常,搞创作的人,于理论研究能通一二,而不能通九十。而搞理论的人,常天花乱坠,却不能书写一二。高驰却是个特例,他从创作入手,穷究理论。又从理论出来,引领创作。理论,增添了他创作的厚重底气;创作,深化了他的理论总结。


                                                                             


       


       这世上,千家万户,各有其主业。如,有的人家经商,有的人家从教,有的人家从文,有的人家从艺……这么一看,高驰家是“从书”无疑。在此过程中,夫唱妇随,琴瑟和谐。



          夫人是高驰的得力助手。这位搞建筑设计的女子,和高驰一样聪颖,她认同了建筑和文字造型之美的共通,常与高驰有切磋,常对高驰有启迪。


          高驰出版有《解密泰山刻石》一书,并为上海书画出版社编撰篆书教材一本。当其时也,高驰埋头创作不辍,夫人则忙于将作品一一甄选,扫描,打印,事细而靡,助力颇巨。又,日常诸般家事,从不让高驰插手,使他心无旁骛,能够在案前一写就是几个小时。



          人常说,夫妻之间,贵在相濡以沫。


          对高驰夫妇而言,他们以罕见的相濡以“墨”,成就了一个“书家”!


         这样的“家”,又怎能不令人心生艳羡和敬意?





风神别裁,墨惊凡俦



  

                     

 作者丨徐锋

      《仇高驰书法作品集》近日由上海书画出版社正式发行了。该作品集共收入仇高驰书法精力作60幅,集中体现了他多年来在书法艺术苦心追求,深厚功力、娴熟的艺术技法以及多变的艺术风貌,是他书法成就较为全面的一次展示。


        高驰书法五体皆擅,而尤以篆书为能。其篆从清人邓石如入手,经过对两千多年的篆书长河沿岸风景的洞见,从而使得他笔下的篆书充满历史感、文化感、古朴感、厚重感。其妙处不仅有着着秦篆的法度森严与庄严静穆、高古浑厚,而且更充满着丰富微妙的变化。尤为显著的特征是,他的篆书在形式上摒弃了唐李阳冰玉箸篆的线条单一性,而参以邓石如的笔力深雄、赵之谦的流丽婀娜的以及吴昌硕的老辣雄强。他把篆书写得圆转、曲折、扁方,中宫收紧。这种笔圆而用方,体方而势圆的篆书形态,已臻疏至不可再疏,密至不可再密的程度,以疏为风神,以密为老气,旷远绵邈,神采灵动,气象宏达,带给人的是对比强烈、个性鲜明、意韵兼并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颇能体现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境界。也是整个篆书历史中最难能可贵处。


        篆书之外,高驰书法的另一胜境是他的隶书。其取法《礼器碑》、《曹全碑》、《乙瑛碑》等汉代名碑,在基于传统隶书讲究金石气的基础上并糅以汉简笔意,追求现代人写隶书的流动感,点画简直,波礎内含。因此,在审美意象上,他的隶书出入汉碑,但又不为其所囿,而是独舒性灵,重墨趣自然,飘逸而又不落入滑媚的俗套,天然之趣跃然纸上。其高妙之处在于将生辣拙厚与空灵跌宕有机统一起来,刚健而又婀娜、虚灵而不失浮薄,具有化俗为雅的装饰化意匠,在当代书法界颇为卓尔不群。


       我们常说,书家以手写心,而书法最能体现高驰的内心世界,高驰的书法是他的艺术气质、深厚的艺术修养与才情的外。毫不夸张地说,高驰隶书的美学高度,是王国维“境界说”在当代书法领域的实践范例和优秀代表。他的隶书作品与“境界说”的三种境界浑然一体。这种颠倒了时空概念、模糊了历史界限、凸显了人生真谛的审美追求,已经超越了书法本身所包容的文化含量,而把它赋予了鲜活的人文精神,曲折的情感经历,复杂的社会万象。


       就书法技法而言,由于篆隶书法用笔的特殊性,中国书法史上,擅长篆隶者行书多是其薄弱处。但高驰除篆隶外,他的行书仍然写得潇洒,清新脱俗,殊为不易。读其作品,给我的感觉是,其最大特点是注入了诗人的浪漫与潇洒、词家的豪放与婉约、史家的精细与严谨。他不着意于碑贴,融合碑贴之意蕴,于随意之处见潇散,略带草意,或疾或徐,举重若轻,极富有韵律感,如李商隐所咏“自有仙才自不知”,时常流露出米南宫和苏东坡的气息。疏密有度,错落有致,表现出雄浑的体象。而至于笔法,高驰行书受黄道周和沈寐叟影响甚多,将大量章草笔法融于行书之中,气象雄奇,体象多变,“方笔翻转,诡变多姿”。


       读高驰的书法作品,总能读出其字里行间涌动的——人生最初的迷茫、继起的执着和最终的彻悟。高驰其人,性情温和而又不失刚毅,故其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雄浑劲建之状,但不霸悍,也不伤雅韵;心灵冲和淡然,以默素处,不争名利,故其书法下笔妙契机微,俯拾即是,自然而然。总而言之,雄浑劲建、冲谈自然是高驰书法艺术的美学本质。


       作为高驰好友,在其作品集出版之际,赘言如上,艺无止境。“未知之处最引人”,我们期待高驰下一部作品集更加精彩。


 

 




 书家风采 




仇高驰 ,1964年11月生。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艺术教育家。现从事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创作、教学和书法理论研究。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篆刻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文联委员,徐州市文联副主席,徐州市政协常委。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2年被中国书协授予第五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十杰”荣誉称号。2005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遴选为首批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 2006年、2012年被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书协先后评为“江苏省优秀书法篆刻家”和“江苏省十大优秀中青年书法家”;2006年被《青少年书法报》“国展精英”评为全国最佳中青年书法家。2010—2011年度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奖”第一名。第四届《书法》“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金奖并以最高票名列榜首;2003、2007连续两届被徐州市政府评为市拔尖人才。2013年被徐州市政府评为优秀专家。


书法作品两次获全国书法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五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金奖;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银奖;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大展优秀奖;全国第二届篆书展优秀奖;首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银奖;第三届“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金奖;走进新世纪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金奖,江南文化艺术节翁同和书法奖等。入展国家级书法篆刻作品展20余次。


书法理论专著《解密<泰山刻石>》获第十三届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出版书法篆刻作品集6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


荣誉称号:

(1)“全国书法十杰”   中国书协授予   2012年

(2)首批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   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   2005年

(3)“江苏省优秀书法篆刻家”     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书协授予     2006年

(4)“江苏省优秀书法十佳”       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书协授予    2012年

(5)“全国最佳中青年书法家”    《青少年书法报》社评选   2006年

(6)“徐州市拔尖人才”       徐州市政府   2003年

(7)“优秀文艺工作者”       徐州市委宣传部  徐州市文联  2005年

(8)“徐州市拔尖人才”       徐州市政府   2007年

(9)“徐州市优秀专家”       徐州市政府   2014年

(10)“徐州市优秀文艺人才”  徐州市文联   2013年

(11)“徐州市优秀文艺人才”  徐州市文联   2014年

 

书法作品主要获奖情况:

(1)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        中国文联、中国书协  2002年

(2)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中国文联、中国书协  2014年 

(3)“第五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金奖  中国书协 2012年

(4)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展 铜奖         中国书协 2009年

(5)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大展 全国奖     中国书协 2013年

(6)第二届全国篆书展 全国奖           中国书协 2013年

(7)“杏花村汾酒集团杯”首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 银奖  中国书协 中央电视台  2003年

 (8) 首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翁同和书法奖 提名奖 中国书协  常熟市政府  2009年

(9)《书法》杂志第四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一等奖 《书法》杂志社  2012年

(10)《书法》杂志第五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二等奖 《书法》杂志社  2014年

(11)2010—2011年度《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奖” 《书法报》社  2012年

(12)第三届“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 一等奖  中国书协   中华文化促进会  1996年

 (13)全国职工美术书法作品展   一等奖      中华全国总工会  2002年


书法作品入选重大展览情况:

(1)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中国书协    2006年

(2)第三中国书法兰亭奖             中国书协   2009年

(3)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佳作奖;  中国书协   2012年

(4)首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       中国书协   江苏省政府  2008年

(5)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中国书协   1995年

(7)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中国书协   1999年

(8)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中国书协  《中国书法》杂志社  1995年

(9)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500人书法精品展”  中国书协  2012年

(10)第四届全国篆刻艺术展         中国书协  1998年 

(11)第五届楹联书法大展;         中国书协  2004年

(12)第三届全国正书大展;         中国书协  2002年

(13)全国中青年篆刻艺术作品展     中国书协  2004年

(14)首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   中国书协  2001年

(15)首届全国篆书作品展           中国书协   2010年

(16)《中国书法》杂志“60名家书法展”    《中国书法》杂志   2012年

(17)首届西泠印社国际书法篆刻大展          西泠印社  1998年 

(18)全国篆书名家提名展   中国书协  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1年


出版专著情况:

(1)《解密<泰山刻石>》(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3.4版)

(2)《仇高驰书法篆刻作品集》(华夏翰林出版社 2003.10版)

(3)《来自李可染故乡的书画名家·仇高驰卷》(凤凰出版社 2008.5版)

(4)《仇高驰篆书千字文》(中国翰苑出版社 2010.5版)

(5)《篆书前赤壁赋》(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11版)

  (6) 《书苑掇英●仇高驰书法作品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7版)


发表论文目录:

(1)《篆书临摹与创作谈》(《中国书法》杂志2014年 第八期)

(2)《纳碑入帖的张伯英》(《书法》杂志 2011年 第七期)

(3)《篆书技法讲座-泰山刻石》(《书法》杂志 2012年 第十期)

(4)《篆书技法讲座-泰山刻石》(《书法》杂志 2012年 第十一期)

(5)《篆书技法讲座-泰山刻石》(《书法》杂志 2012年 第十二期)

(6)《千字文及其篆书创作探研》(《书法》杂志 2014年 第十期)

(7)《学篆琐语》(《中国书画》杂志2012年 第四期)

(8)《网络时代的书法思考》(《美术大观》杂志2011年 第四期)

(9)《篆书解读三题》(《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 第一期)

(10)《我的书法观》(《书法报》2003.2.24.)

(11)《谈谈篆书的临摹与创作》(《书法报》2014.9.7)

(12)《气象浑穆的毛公鼎铭》(《书法导报》1999.9.1.)

(13)《学篆述要》(《新华日报》2014.9.6)

(14)《梦回古风抒性情》(《青少年书法》杂志2010 第七期)

(15)《当代徐州篆刻蠡评》(《江苏书画发展高层论坛文集》南京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16)《繁荣的背后…》(《青少年书法报》2002.3.19)

(17)《”衹“和”祗“并没有差之千里》(《书法导报》2003.8.20)

(18)《书法艺术欣赏浅谈(一)》(《徐州日报》1995.12.30)

(19)《书法艺术欣赏浅谈(二)》(《徐州日报》1996.1.13)

(20)《十五人书法展感言及其他》(《徐州日报》1996.12.20)

(21)《潜心书法  延年益寿》(《彭城晚报》1999.4.21)

(22)《草圣遗法在此翁--读林散之自书诗卷》(《徐州日报》1996.6.16)

(23)《寂寞的篆刻》(《徐州日报》1996.6.23)

(24)《新竹高于旧竹枝--观”青年美术书法展“有感》(《徐州日报》1999.7.7)

(25)《历代书法鉴赏--甲骨文》(《徐州日报》2000.7.3)

(26)《历代书法鉴赏--金文》(《徐州日报》2001.7.16)

(27)《历代书法鉴赏--石鼓文》(《徐州日报》2001.8.20)

(28)《继接传统 开创新局--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感言》(《徐州日报》2001.11.20)

(29)《历代书法鉴赏--秦篆》(《徐州日报》2002.3.18)

(30)《历代书法鉴赏--汉篆》(《徐州日报》2002.8.12)

(31)《我的书法观》(《徐州日报》2003.4.17)

(32)《徐州篆刻界扫描》(《徐州日报》2008.6.16)

(33)《纳碑入帖的张伯英》(《新华日报》2010.6.26)

(34)《枕霜阁闲话》(《书法报》2010.6.2)

 (35)《干裂秋风 润含春雨》(《书法报》2015.5.20)

(36)《隶书大家谈》(《书法报》2015.3.18)

(37)《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美术大观》2014年第六期)

 

 

全文编辑:苏道强,笔阵图书法工作室创始人之一。



转发分享,截图发至后台,幸运读者均可获赠下附精美书法小品一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永贵篆书书法作品欣赏(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入展作品)
全国第12届书法篆刻展徐州入展作者——张磊然
天下汉风——孟昭俊师生展作品展于12月6日下午2点在南京市文化馆 书画艺术馆开展
【仇高驰】相聚彭城★江苏当代书画名家12人精品展推荐
兰亭奖获得者:赵振书法作品从整体到局部高清放大欣赏
徐晓思:仇高驰书法品质论(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