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黄石阳新秦氏源始纪略

源始纪略

阳新秦氏属天水郡。

秦九怡任知县迁居江西饶州,他有三子:绍俊、绍杰和绍亿。

绍俊的第 12 世孙秦万忍,于明朝洪武年间,定居于阳新白沙镇五珠村秦伏什湾;

绍杰的第 12 世孙秦子成,随后迁居在阳新龙港钟山岭村;

而绍亿的第 10 世孙秦源孟,则迁到湖北大冶定居。

目前整个黄石地区的秦氏人口共有 12000 多人。

从甘肃天水到山东,从山东到江苏,再从江苏到河南洛阳,秦氏这一路的发展并没有被记录得十分清楚,其后人只知道有这样的迁徙路线,至于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阳新秦氏族谱中关于迁徙的记载是从秦九怡开始的。

据族谱记载:

秦九怡因任饶州府知县,才从河南洛阳迁到江西饶州定居。

秦九怡生有三子,分别为秦绍俊、秦绍杰和秦绍亿。

于是,秦九怡与三个儿子在江西饶州、鄱阳一带落叶生根,一代代地繁衍下来。

直到明朝洪武年间,战乱连连,遍地无收,人们无奈四处逃散。

绍俊的第 12 世孙秦万忍,来到湖北武昌府兴国州长乐园下,丰乐里六甲十八折山下(今阳新白沙镇五珠村秦伏什湾)。他见这里山峦叠嶂,山水交汇,犹如九龙盘踞,便在这里筑篱居住,耕种放牧休养生衍。随后,秦绍杰的第 12 世孙秦子成,也从江西迁来湖北,定居在阳新龙港钟山岭村。而秦绍亿的第 10 世孙秦源孟则迁到湖北大冶定居。由于秦万忍迁入阳新的时间最早,于是秦氏后人将他视为阳新秦氏始祖。

道光年间,阳新秦氏出了一位武榜眼,此人就是秦定三,族名秦久泰。

他自幼习武, 虽有些顽皮但武艺高超,于道光九年殿试中第二名进士及第及榜眼,后因功获封悫勇巴图鲁称号,并迁升福建陆军提督。

民国三十二年谱序

当思万卉之木皆有本,四洋之水尽有源,五族之民各有祖。

吾国地处中华,是为黄种,风土温和,文化最早。

自三皇五帝治天下,任贤使能,封土赐姓,迄今四千余年。

使四万万黄胄同胞各氏其氏,各姓其姓,条有序,厯可考。

源源本本,绵互无差者,非国史家乘不为功也。

吾族自公孙氏名轩辕生廿二子。

长昌意,数传而生大费,字伯翳,佐禹治水,勤劳王室,赐姓嬴,十传而生非子,字弼臣,事周孝王有功,封附庸食邑秦地,使续嬴,祀号曰秦嬴。

以国为姓,自非公始也。

非之元孙襄公,事周逐犬戌,保平王东迁洛阳,封列诸侯,乃有岐丰八百里之都畿而成大业。

德公为襄公元孙,字化成,灵王壬辰岁,徙居雍封秦侯,即今陕西巩固府,秦州天水闗西,秦亭是其遗迹。

由此去嬴为秦,秦之受姓自德公始。

越至缓公,字秦和,道号扁鹊,古之名医,

数传而生彭公,字伯平,品出不凡,幼年颖异,十八由进士官山西大同府,二瑞绕庭,重穗遍野,封凤麟侯,万石君,此我一世之鼻祖也。

公薨于洛,葬城南狮子滚绣球地。

子让公官礼部尚书,命其子大理寺卿,彩公庐墓居守。

洛阳之迁,自彩公始。

延及侃公,自德昭有王佐才,擢监察御史,谥仁国公,亦葬洛阳彭公侧。

娶张夫人,生子六,泽、源、浩、淮、江、河。

泽,字符凯,袭父爵。

生宓公,字子勅,为蜀汉学士,才辨多能,应答如流,吴使张温聘之不赴,隐居成都绵竹县终。

源公,字广成,为山东巡抚,家济南厯城县,唐之秦琼乃其后也。

由是,官苏者居武进,官浙者居钱塘,仕皖者居怀寕,仕赣者居南昌,皆侃公德泽之流荫。

侃公之孙景通景炜,一为太常博士,一为翰林学士,大小秦君之称,名赫一时。

嗣至显文公,拔贡官陕西守道,生福山公,字怀龙,福澄公,字皇路。

原居河南洛阳县,因弟澄,由进士迁江西饶州府南康九江道。

爱其风土人物之美,遂与山公自洛阳迁筑于兹。

鄱阳之迁始于我山澄二公也。

如是官渔阳者为松公,我山公之五世孙也。

才深学博、品重望隆者为绣公, 我山公七传也。

嗣至太福公,居鄱阳,拔贡任武昌掌教,生元孟、元仲二公。

仲公仍居鄱阳。

孟公丙午举人,迁武昌,至铁冶。

冶之迁,始于我祖孟公也。

公举二子,长安明,以孝廉仕荆州,其子朝龙,生子三:光先、光祖、光宗。

先公选拔任太湖,生子一能初,居安昌马岭山下,即我始祖也。

祖公子一,字能文,迁武昌龙泉秦家畈。

宗公子一,字能武,亦居马岭山下上塘铺。

此我明公之支派不爽也。

次安朋,授山阴太守,生子朝虎,娶吴夫人,生子光耀,字华泗,亦居马岭山下。

朋公之支亦与明公之支昭昭也。

吾族自三邑合修以来,至光绪戊申巳歴四届。

迨至民国戊寅岁,又吾族卅龄续修之期矣。

时值倭寇侵入,飞机烂炸,弹掷则山岳崩颓,兵至则人民惨戮。

货币被其统治,商肆萧条;农产被其吸收,闾阎凋敝,且国难之中迭遭凶年。

万钱斗米,十室九空,人心隠溺,道德沦亡。

今欲挽浇颓而正人心,申教化而厚风俗,非敬宗收族明伦饬纪不可。

华本商人,才疏学浅,自光绪戊申岁随伯父滨臣公入局校读。

时纔弱冠童子,何知迄今三十六年,前届执事无一存者,文宪不足,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本以任大责重畏不敢前,父老勉之曰:

期逾六年,老成凋谢,汝不提修愈久愈失,不可收拾矣。

故不辞谫劣, 勉强就道,断简残编之末,悉心考核,俾昭穆有序,尊卑有别,可为承先启后之美举也。

以观场矮子,作过渡舟人。

当局者述吾人不暇自哀,姑存于笔墨之间。

使后之覧斯谱者,知华力拙,神疲苦心孤诣,为吾哀之也。

是为序。

嗣孙:思亨 运华敬撰

民国三十二年岁次癸未孟冬月 榖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石公四字神测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旅游天地】在湖北黄石,我到底吃了个什么鸟?
湖北省尹氏
大冶黄氏流源(江西黄氏)
泉溪派修江望族《豢龙董氏宗谱·醇儒堂》定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