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大脑,冥想简单入门教程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我们都希望自己更加聪明,希望自己可以拥有一个更加强壮的大脑。各种健脑的方法和保健品层出不穷,至于是否有真正的效果,这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从 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初,脑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脑科学专家们也在尝试验证各种各样的锻炼大脑的方法。而且,还真就被他们找到了一种非常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种锻炼大脑的方法就是冥想。在不同的文化里面也被叫做打坐、禅修、内视等等。科学家通过仪器观察冥想对于人类大脑的影响,发现冥想可以非常明显地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也就是增加了大脑上的褶皱,或者叫沟回。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像锻炼肌肉一样来锻炼我们的大脑,而我们的大脑也会像肌肉一样,变得更加强壮。

冥想就是针对大脑的力量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的专注力、意志力和精力。

冥想,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神秘。如果把宗教属性排除,一句话就能讲明白:坐在那里,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仅此而已。

接下来我分享一下冥想的方法。

时间

我们在冥想的时候需要事先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在到达这个时间之前尽量不要主动结束冥想。对于新人来讲,10 分钟或者 15 分钟都可以,但是不要再短了。以后随着我们冥想越来越稳定,可慢慢地的尝试增加时间。

地点

冥想需要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所以我们需要保证我们在冥想的那十几分钟里面不被打扰。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最好,如果没有就需要和其它人打好招呼。

冥想的环境要安全、温暖、舒适,让自己可以放下警戒心。

声音

冥想并不需要在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周围有一些类似白噪声的嘈杂声音也没关系。但是周围不应该出现有起伏不定的声音,比如谈话声、哭闹声、音乐声、装修声等等。

我们也可以主动播放一些白噪音来辅助我们冥想,比如海浪、溪流、森林、下雨的声音。当我们一直在某种白噪音中进行冥想时,就会让大脑产生习惯记忆,这种声音会反过来让我们的大脑快速安定下来。

姿势

我们常见的冥想姿势是盘膝而坐,但是很多人是坐不下来的。姿势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毕竟我们锻炼的是大脑,不是身体。如果盘膝坐不来,那就找个凳子坐。如果没有凳子,站立也未尝不可。无论使用哪种姿势,只有一个要求:后背挺直,不要倚靠东西。

一旦开始冥想,就尽量不要改变自己的姿势。当我们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时,如果后背不直,会给我们的颈椎造成大量的负担。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坐不住了。

还有一些人会遇到另外一种情况,他们挺直后背反而很辛苦,甚至会产生疼痛感。这是由于我们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低头驼背的习惯导致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在网上花二三十块钱买一个充气颈托,帮助我们端正姿势之外,顺便还能防治颈椎病。

你看,我总是在尝试提供可以操作的解决方案。

开始

闭上眼睛,深呼吸三次,然后恢复正常的呼吸。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之上,集中在自己的鼻孔之上,感受气流的进出,感受气息的温度。

不要去刻意地控制呼吸,不要刻意地强化呼吸,不要刻意地延长呼吸,不要刻意地缩短呼吸。保持自然而然的呼吸。

我们感受自己呼吸,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之上,感受每一丝气流的微妙变化,感受呼气与吸气之间的差异。

这个过程我们会走神,我们的心会跑开,没关系,只要回过神来,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即可。这个过程就像是在驯服一匹烈马,我们每次拉住缰绳都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数息

刚开始,我们的注意力飘忽不定,一会飘到过去,一会飘到未来,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会时不时地涌上心头,让我们的心无法安定。这是非常正常的,大脑这匹烈马并没有那么容易被驯服。

数息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在心里默数自己的呼吸,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

以下是数息的四种方法,可以捡一种自己喜欢的来用。需要注意,数息需要在心里默数,不要发出声音,不要控制自己的喉咙和声带,不要影响自己的呼吸。

第一种:吸气时,一边吸气一边数一、一、一、一、……,直到肺部充满空气;呼气时,一边呼气一边数二、二、二、二、……,直至肺部排空空气;再次吸气时,数三、三、三、三、……吸满空气;再次呼气时,数四、四、四、四、……排空空气。数到十之后再从头开始数。循环重复,直到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为止。

第二种:吸气时,一边吸气一边快速地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吸满空气;然后呼气,一边呼气一边再次快速地从一数到十,排空空气……每次呼气和吸气都快速地从一数到十。循环重复,直到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为止。

第三种:吸气,肺部充满空气后,数一;然后呼气,肺部排空空气,数二;再吸气,完成后,数三;再呼气,完成后,数四……数到十之后再从头开始数。循环重复,直到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为止。

第四种:完成一次吸气和呼气之后,数一;再完成一次吸气和呼气之后,数二。每次吸气与呼气当作一次呼吸,数到十之后再从头开始数。循环重复,直到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为止。

数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集中注意到呼吸上,当我们注意力集中了之后,数息就要停止。数息就像拐棍,如果我们想要正常行走,就需要不断地尝试脱离拐棍。

痒感

在我们冥想期间,这是肯定会遇到的问题,我们会感受到身体某处变得很痒。一会这里痒,一会那里痒,让我们心烦意乱的想去挠。但是冥想的时候不能动。

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痒的地方,集中注意力去感受这种痒的感觉。去观察自己的欲望,那种想去挠一下的欲望;去观察自己的情绪,那种想挠却不能挠的焦躁。

不一会,你就会发现没有那么痒了。再过一段时间,痒就变得不那么明显了,甚至直接消失了,这时会产生一种解脱的感觉。

疼痛

在冥想的时候,偶尔我们会感觉到疼痛。如果排除了上文中所说的姿势和颈椎的问题,我们只能像处理痒感一样,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疼痛的地方,观察自己的疼痛。

但和痒感不同,疼痛是不会消失,也不会变轻。我们可以检视身体对于疼痛的反应。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因为疼痛变得紧张,我们可以尝试放松我们的身体,一块块地去放松我们的肌肉。我们也可以观察我们的思绪,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心也变得紧张,可以去尝试放松我们的心。

疼痛和紧张是两回事,我们可以让自己在放松的情况下去感受疼痛。

精进

冥想的进步需要按月,甚至是按年来观察才能感知得到,进步的速度十分缓慢。想要利用冥想来锻炼大脑,一般需要在 3-5 年之后才能看到效果。

这注定是一个十分漫长的修行。

在冥想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内心的急躁,每一次的走神都会让我们产生一些挫败。但是你要相信,你并不孤独,所有人都是这样的。

能意识到自己的走神,这就意味着你成功的脱离了大脑对你的控制,当你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就意味着你成功地控制了你的大脑。

这是你主动发起的行为,就像是驯服一匹烈马。每一次抓住紧缰绳都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我们的大脑会在这一次次地反复较量中,逐渐变得强大。

但是,当我们抱着功利心去冥想时,心中总会期待着从冥想中有所收获,这会导致我们的心一直安定不下来。

就像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中的剧情一样,当主角不断地耗尽心力去追求某样东西的时候,无论如何努力都得不到;而当主角放弃追求,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上时,那件苦苦追求而不得的东西却主动送上门来。

人生中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如此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冥想做基本故障排除的8个方法
教你如何静坐冥想
一件小事,让你告别疲惫每天活力满满
为什么要练习瑜伽冥想?
1分钟快速了解冥想到底怎么做?
休息术和冥想的区别文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