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财经新报】面对原油下跌 山东地炼如何避亏生财


自2014年6月末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下滑,WTI跌幅高达57.22%,布伦特跌幅达到55.65%。受国际油价连接走低的影响,国内成品油市场也一路“连跌”,至2015年1月26日国内成品油市场共计迎来“十三连跌”。在油价连续下滑及消费税连续上调的步步紧逼之下,山东地炼企业正经历生死煎熬。


1.利润大亏,生存堪忧

受国际油价暴跌影响,山东地炼的炼油亏损大幅加剧,据卓创资讯统计,2014年7月以来地炼炼制胜利原油平均亏损110元/吨,利润同比下滑360元/吨;炼制进口燃料油平均亏损225元/吨,利润同比下滑172元/吨。如图3.1和图3.2所示。


由表3.1可知, 2014年山东地炼两种主要炼油成本累计下滑1344元/吨和1578元/吨,但汽油价格下滑2388元/吨,柴油下滑1337元/吨,明显高于成本跌幅,故而炼油利润陷入亏损。另一方面,从11月末开始国家连续两次上调消费税,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基础油累计各上调0.4元/升,柴油、燃料油累计各上调0.3元/升,而国际油价持续下滑,炼油产品价格持续下滑,也是导致炼厂利润下滑的主因。


2.“停工避亏”还是“亏损保市场份额”,地炼企业陷入两难

在炼一吨亏一吨的情况下,山东地炼企业在“停工”还是“不停工”的问题上陷入两难,开工意味着亏损,而停工则意味着将自己的市场份额拱手于人,这一现状与国际原油市场惊人相似。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暴跌,欧佩克石油供应国也正陷入“减产与不减产”的博弈。对此,欧佩克国家如何应对?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产油大国强硬坚持不减产,然而,作为欧佩克里面的弱势石油输出国却遭遇最大困境,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石油储量的委内瑞拉,或是最大输家;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伊朗等弱势石油输出国亦有“山穷水尽”的风险。

山东地炼目前也呈现同样地分化局面。不少企业开始停工,要么检修,要么直接放假。据卓创资讯统计,目前全厂停工的企业有12家,累计一次加工能力90万吨,数量和产能分别占到卓创常规统计山东地炼总数的21%和16%。


如表3.2所示,除却这12家炼厂采取停工避亏的措施,剩余的炼厂维保市场份额仍坚持开工,但开工负荷在低水平徘徊。据卓创资讯统计,2014年7月份以来,山东地炼一次常减压开工负荷在35.25%,比去年同期下滑6.12%。


3.大企业钱生钱,小企业转型难

2014年山东地炼企业除却炼油亏损的内忧之外,还面临柴油升级国四以及银行因不良贷款激增而惜贷的外患。多重因素叠加下,部分地炼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民间借贷风险也在增加,中小炼厂处境非常困难,山东地炼企业面临一轮洗牌,也由此加快了山东地炼企业调整转型的序幕。


经调研,地炼企业转型精细化工时往往受制于资金瓶颈,由于前期技术及建设资金投入较大,目前在实施精细化工转型的企业多半是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小型地炼企业尚不具备转型的条件。由于当前的化工行业亦不景气,炼厂转型中若顺石油产业链向下延伸,生产丙烯、聚丙烯等初级化工产品,已不具备优势,必须抓住一到两个产业链向下游深加工。


在市场的压力之下,2014年山东省政府方面并未出台相关积极救治政策,而选择“让市场调整市场”立场。2014年四季度山东省出台《山东地炼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明确表示,目前山东省地炼化的一次能力为1.89亿吨。经过转型升级,到2017年全省地炼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亿吨/年之内,平均规模由目前的230万吨/年提高到450万吨/年;到2020年一次加工能力稳定在1亿吨/年,企业平均规模提高到500万吨/年。此政策一出,让本已岌岌可危的小企业,又不得不面对来自政策面的压力。


卓创支招:

目前各企业皆想方设法规避或减少亏损,“开源节流”无疑是最贴切的办法,但是如何才能方法不一呢?卓创以为,开源方面如投建加油站等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且投资较大,地炼企业不妨从“节流”开始。


1.“联盟集采”降成本

由于国家配置给山东地炼的炼油原料仅在200万吨/年左右,仅占地炼产能的不足2%。地炼企业只能各显其能谋求更多的原料油,其中不乏进口燃料油等。由于进口原料油,从采购至炼厂进行加工有一定时间差,而目前国际原油处于下滑通道,故炼厂的炼油原料采购风险不断加大,这一风险也是地炼炼油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卓创资讯分析师对山东地炼原料采购进行的供应定位模型分析发现,山东地炼原料采购处于模型中关键型的位置,且并非最有利项目。若要让原料采购成为企业最有利的项目,必要“降低风险”,改善供应项目的位置为杠杆型位置,途径有三:

1.非标准化的原料采购转为标准化原料采购;

2.增加可供选择的供应商;

3.加大自身采购金额在供应商业务额中的比重。


对于地炼企业而言,实现这三种途径并不容易;前两条还受国内原油供应政策诸多限制:一是山东地炼在国内无原油采掘权;二是国内原油流通被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三大央企垄断;三是原油进口权尚未放开;四是燃料油进口资质也有较大限制。


虽然前两条途径的实现方法无法由地方炼厂决定,不过地炼企业还可以通过“联盟抱团采购”的方式来实现第三条,地炼企业不妨一试。


2.降低合理库存

随油价下滑,成品油市场贸易流通量越来越少。随下游客户需求减少,炼厂成品油库存高筑,资源流转不畅,致企业资金占用过大,周转不灵,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因此合理的控制库存成为地炼企业“节流”的另一方向。


合理库存的主要指标为“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的提高,单靠所谓的实物库存控制远远不够,它应是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这个大流程流程的输出,而除仓储管理环节外,大流程更重要的部分还包括:预测与订单处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料计划与采购控制,库存计划与预测本身,以及成品、原材料的配送与发货的策略,甚至包括海关管理流程。而伴随着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的整个过程,则是信息流与资金流的管理,即库存本身是贯穿于整个需求与供应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要想达到库存控制的根本目的,就必须控制好各个环节上的库存,而不是仅仅管理好已经到手的实物库存。


但是目前山东地炼管理还较为欠缺,尤其是大数据时代,能投入并利用还屈指可数。地炼企业需要加强以及引进相关的人才和培养,也不妨尝试与相关生产管理分析咨询公司合作以建立合理的产销存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3.“跨环节”转型

目前来看地炼企业的转型仍在生产环节,采取的多是延伸产业链方面的,但是投入高的问题让中小企业望尘莫及。卓创建议,转型应多样化,还可以考虑“跨环节不跨行业”的转型方式。比如,向仓储企业转型,向贸易方向转型以及向物流方向转型等,从炼油的生产环节转为相关的配套环节,有效的避免同链恶性竞争。



如欲转载本文章,请注明内容来源于卓创资讯

SCI GROU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罕见!油价大战升级 石油巨头参与:中国油价比新加坡便宜一半
“三桶油”油价破9,私营加油站却只要6块多,到底能不能加?
山东地炼汽油柴油实时行情,山东地炼油价9.2
化工行业:最坏的时期尚未到来
《疫情与低油价的关联》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新动向:山东、广东或首先试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