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林卡——用灵魂诗意的歌曲将俄罗斯音乐引向国际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图片来源:资料图)

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剧照。(图片来源:资料图)

【俄罗斯龙报网】格林卡是俄罗斯古典歌剧的奠基人,也是俄罗斯古典交响乐的奠基人。格林卡开创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新时期,他所创作的两部著名歌剧《伊凡·苏萨宁》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摒弃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歌剧的倾向和形式,将俄罗斯民间歌曲的朴素语言转化为独特的、新的语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民族歌剧,从而结束了外国音乐在俄罗斯的统治,并将俄罗斯音乐引向世界。

格林卡是当之无愧的“俄罗斯音乐之父”。在俄罗斯文化史上,他同普希金占有同等地位。

音乐是他的灵魂 祖国是他的灵感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1804至1857年)出生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省诺沃斯巴斯克村的一个庄园地主的家庭里。在这片迷人的、到处充满俄罗斯音乐风情的地方,农奴乐队经常演奏一些俄罗斯民歌和民间音乐,凝聚了音乐在他心中的影响力,农奴乐队成为格林卡童年时代“欢乐的源泉”,他对的音乐创作和以后的音乐发展道路都有深刻的影响。

北京《中华读书报》报道,早在童年时代他就与音乐结缘,10岁时说出了令人吃惊的话——“音乐是我的灵魂。”然而父母没为他安排做艺术家的前程,而是送他进彼得堡贵族寄宿学校。

19世纪初,俄国农奴制度日益衰败,新兴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壮大。十二月党人的自由思想在先进知识阶层中广为流传,学校的一些教师和学生里就有不少十二月党人。

格林卡的文学老师丘赫尔别凯尔是普希金的同学、挚友,也是著名的十二月党人,对他影响很大。他在老师家中同普希金相识,从此与诗人结下深厚友谊。

1824年格林卡毕业后在彼得堡交通部任职。第二年他辞职投身音乐事业。1825年12月彼得堡爆发了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从此唤醒俄国人民,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格林卡也受到强烈鼓舞,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时俄国的乐坛既没有自己的音乐也没有自己的作曲家。上层社会对西欧音乐顶礼膜拜,盲目崇拜西方音乐。歌剧院上演的都是清一色的意大利歌剧,音乐会上演奏的无一不是德奥作曲家的作品,俄罗斯那些优美动听的民歌和民间音乐倍受歧视。这种状况令格林卡痛心疾首,立志改变这种落后局面,一定要让俄罗斯的乐曲响彻祖国大地。

为振兴俄罗斯音乐,格林卡在普希金的资助下,于1830年出国深造。在意大利他成为一位优秀作曲家,但并没有感到快乐,一种不安的情绪经常折磨着他:“我实在不愿成为意大利人。对祖国的思念,使我要以一个俄国人的感觉来创作。”

《伊凡·苏萨宁》:第一部俄罗斯民族歌剧

1834年他回到祖国,怀着振兴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雄心壮志着手创作歌剧《伊凡·苏萨宁》。

歌剧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故事:1613年俄国人民在抗击波兰侵略者的战斗中,农民苏萨宁为保卫祖国而捐躯。这部歌剧是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首次以俄国农民作为剧中主人公。歌剧的音乐贯串着俄罗斯民歌的优美旋律,其中最杰出、最著名的是剧终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光荣颂》:“光荣啊,光荣啊,祖国的大地,/光荣啊,俄罗斯,我的祖国……”

《伊凡·苏萨宁》像一股春风,吹进死寂的俄国乐坛,使得它出现了转机。而格林卡在创作这部歌剧时经历了重重阻力。沙皇尼古拉一世命令将剧名改为《为沙皇献身》,并指派一名御用文人修改剧本。那文人便把为沙皇歌功颂德的词句塞进剧本里。尽管如此,《伊凡·苏萨宁》音乐的内在性格和民间因素却是篡改不了的。它是第一部用俄语演唱的歌剧,也是第一部俄罗斯民族歌剧,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普希金、茹科夫斯基、果戈理等文艺界泰斗为歌剧的辉煌成功举行祝贺晚会。

晚会上人们连声欢呼:“乌拉!”普希金送给格林卡一首诗:“听到这一新生作品,/他们由嫉妒变成仇恨。/让他们切齿痛恨地咒骂吧,/但格林卡不会被踩到泥土下。”(俄文‘格林卡’的意思为‘粘土’,在这里是双关语)

《伊凡·苏萨宁》首演后,作曲家也得到了官方的“恩惠”:尼古拉一世赐他出任宫廷合唱团的指挥。沙皇这种手段同不久前赐普希金为宫廷侍从的目的一样,企图拉拢格林卡,使他成为一名俯首贴耳的宫廷音乐家。然而沙皇的阴谋没有得逞,格林卡虽然当了宫廷合唱团指挥,但他依旧选择了人民作曲家的道路。

格林卡在吸取民族音乐的养料和西欧音乐先进技巧的基础上,创作了俄国第一部具有世界水平的真正的民族歌剧。它被人称做是“俄罗斯歌剧的曙光”,不仅照亮了俄罗斯歌剧的创作道路,而且对俄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具有里程碑意义。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两位伟大诗人的交辉

《伊凡·苏萨宁》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格林卡。他非常喜欢普希金那部满含着民间文学芳香的浪漫主义叙事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萌生了将它改编成歌剧的想法。

格林卡同普希金商谈,诗人十分支持,并同意参加歌剧脚本的编写工作。早在数年前,他俩已有过一次成功的合作:格林卡将普希金的抒情诗《美人啊,请不要在我面前再唱……》谱成了歌曲。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讲的是古代武士鲁斯兰与公主柳德米拉在举行婚礼时,突然电闪雷鸣,新娘被恶魔劫走。鲁斯兰历尽艰险,最后借助神剑的威力制服妖魔,救出公主。这是一部表现善战胜恶、歌颂英雄主义的作品。

正当格林卡兴冲冲准备与大诗人再度联手合作时,阴谋策划的决斗突然夺去了伟大诗人的生命,俄罗斯诗坛的太阳骤然殒落了。这对格林卡是意想不到的巨大打击。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心境才稍稍平复,当他再拿起笔时已是在两年后。

1839年,格林卡的生活发生了许多烦恼与不幸。宫廷合唱团的官员们嫉妒他的才华,极力排挤他,处处刁难他。于是他向沙皇提出辞呈。一个小小乐师竟敢拒绝皇家的恩典,这是何等胆大妄为,上流社会对他更加侧目而视。他那风华正茂的弟弟不幸早逝,给他和年迈的母亲造成难以言表的痛苦。他同妻子的感情彻底破裂,不得不离家出走。

直到心灵从第二次创伤中痊愈,格林卡才全心全意投入《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创作。歌剧的某些旋律早已在脑海里出现,他不断地哼唱,在谱纸上写作,用钢琴弹奏以检验效果……就这样,他日以继夜、通宵达旦地处于狂热的创作中。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音乐风格英勇果敢、乐观自信,充满浓郁的东方民间情调。歌剧序曲是格林卡最出色的交响作品之一,以鲜明、生动的音乐语言概括剧情,而那神奇美妙的曲调,又把人们带到古老的神话幻境中去,至今仍是世界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

在写这部歌剧的同时,格林卡还将普希金爱情诗篇的千古绝唱——《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谱成浪漫曲。普希金的诗和格林卡的音乐结合得无比完美:开始,动人的旋律洋溢着幸福的激情;然而,突然出现了转折,生活里有那么多的痛苦与磨难,乐曲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最后,光明战胜了黑暗,优美的旋律又再度响起……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于1842年完成,举行首场演出。

沙皇和贵族对此剧表示出公开的敌视,尼古拉一世只看了一半就离席而去。贵族老爷们辱骂它是“马车夫的音乐”。而文艺界进步人士却认为它是“生长在俄罗斯音乐土壤上的一朵灿烂的、一百年之内只开一次的鲜花”。

这部歌剧具有鲜明的民族音乐特色,高度的艺术技巧和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主题。它与《伊万·苏萨宁》共同为俄罗斯古典歌剧的两个基本分支——神话史诗剧和人民历史剧——奠定了基础。两部作品都是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典范,成为俄罗斯歌剧宝库中的珍品,甚至成为世界歌剧史上的杰作。

“俄罗斯音乐的普希金 当之无愧

格林卡——“俄罗斯音乐的普希金”,对格林卡的这个简洁而明确的评定,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并早已得到公认。格林卡像文学领域的普希金一样,对古老民族和欧洲的音乐艺术源流有着极其广泛而深刻的领悟,成为俄罗斯古典主义音乐的鼻祖。

作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缔造者,格林卡所创作的歌剧摒弃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歌剧的倾向和形式,将俄罗斯民间歌曲的朴素语言转化为独特的、新的语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民族歌剧。使俄罗斯音乐在西欧各种乐派中占的一席之地。格林卡的创作开辟了一条创作充满爱国主义内容的、描绘民间习俗、祖国大自然风光的民族歌剧的道路。格林卡的创作方法指出了民间音乐再创作的道路以及创造多样化体裁的现实主义艺术的道路。

肖斯塔科维奇认为,“格林卡的音乐对于我们的时代来说,并没有失去其新颖的美妙。”这句话道出了俄国古典音乐奠基人格林卡对俄罗斯音乐艺术的影响。

以民歌为素材的交响幻想曲《卡玛林斯卡雅》是格林卡交响乐创作的顶峰。他把欧洲古典交响乐与俄罗斯民间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柴可夫斯基高度评价道:“《卡玛林斯卡雅》孕育了整个俄罗斯的交响音乐。”

格林卡的名字成为当时进步音乐家的旗帜。在他周围团结着一批年轻音乐家,其中有达尔戈梅斯基以及巴拉基列夫——未来著名的“强力集团”的领导人。19世纪后期的穆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也深受格林卡的影响,这些杰出人物都是他的继承者。

格林卡开创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新时期,从而结束了外国音乐在俄国的统治,并将俄国音乐引向世界。他是当之无愧的“俄罗斯音乐之父”。在俄国文化史上,他同普希金占有同等地位。

“音乐是人民创造的,作曲家只是把它编成曲子而已。”“让我每时每刻都和人民在一起,我要和人民同甘苦,共欢乐。”这两句名言是格林卡对自己创作的总结,后人也能从中领悟出其作品不朽的原因。

格林卡艺术歌曲中的民族性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统称。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法和作曲技法比较复杂,钢琴伴奏占重要地位。

北京《艺术教育》杂志刊文介绍,艺术歌曲在俄罗斯称为(浪漫曲)。在俄罗斯,格林卡的艺术歌曲是音乐会重要的演唱曲目,他的艺术歌曲富有强烈的俄罗斯民间音乐风格,是民族个性与艺术创作的精美结合体。他在作品中运用欧洲的作曲技法,与俄罗斯民间音乐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俄罗斯特色的艺术歌曲。

格林卡创作的艺术歌曲近80首,如《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云雀》《北方的星》《希望的火焰在燃烧》等。

《云雀》,是格林卡声乐套曲《离开彼得堡》的第9首,他采用简单朴实的民间曲调为主旋律,让听者真切地感受到俄罗斯森林、阳光、大自然的清新气息。钢琴伴奏模仿云雀清脆的鸣唱,在人声生动流畅的歌吟中,富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节拍出现,使音乐的色彩浓郁,旋律深情动人。

第二段歌词在第一段赞美云雀的歌声后。云雀找不到归宿,转落到演唱者身上,我的歌声,你飞去吧,带着甜蜜的希望,有个人会想起我,她将轻轻叹息。这样两段歌词的结束句相互联系、相互呼应,乐曲终止在钢琴上云雀美妙的歌声上。

在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上,格林卡为俄罗斯艺术歌曲风格形成开创了先河。格林卡的艺术歌曲有着多种形式,如小夜曲风格的作品《我在这,伊列季里亚》、婚礼曲风格的作品《稠李花》、叙事风格作品《夜巡》、祝酒歌风格的作品《告别歌》、以俄罗斯民间音乐为主旋律的《我爱你,亲爱的玫瑰》等,还有选用了很多爱情伤感诗歌为歌词的《可怜的歌声》《洒在墓前的月光》等作品。

格林卡一生周游过许多国家,体会了丰富多彩的异国风情,感受了当地的民间音乐,他的作品《保列罗舞曲》就是最好的体现,格林卡运用了西班牙民间舞蹈——保列罗的曲调谱。

来源:俄罗斯龙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1097
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祖宾·梅塔 1659
俄国作曲家、俄罗斯民族古典乐派的创始人 格林卡
音乐百科|格林卡与俄罗斯歌剧
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的交响乐顶峰之作《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