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业】|洋码头曾碧波:出口电商已经没前途了


曾碧波:我昨天晚上写PPT写到晚上一点钟。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其实找我谈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心里压力蛮大的,不知道该讲什么东西。洋码头第一次登台亮相,是去年电商大会上,在郑州。我是第一次被他们从水下推到水上。过去一年,洋码头表达了很多的观点,对于政府,对于价格战,对于电商大佬,我都表达了很多的意见,他们叫我直男,讲的都是干货。我想问一下今天来现场的有多少做进口的?我不知道是因为上海还是怎么回事,去年我在郑州问做进口的,稀稀拉拉,只有个位数。所以去年一年做跨境电商进口的,变化非常大。以后众多的电商平台加入这个行业,还有资本加入这个行业。我相信洋码头的模式和我们的心得,正在告诉这个行业里面,无论是新来的还是老的,告诉他们这个行业怎么玩。

这个是去年做到今年为止,我们关于供应、物流、保税试点等模式包括天猫国际,更著名的是我今年年初的那封疯狂的邮件,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我。没有关系,今天的沟通,我想跟大家分享,我个人在过去一年成长和自己的学习,那么马云说了,作为一个创业者,最基本的条件,第一要有学习能力,我相信今天的我和去年四月份站在郑州台上的我,是一样的,我在过去一年里面看到的很多事情,分析一下我这一年的思考。

跨境电商,我们融了这么多钱,带了很多人冲进来的使命感在哪里,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价值。这是驱动我过去五年来走到今天非常重要的使命感,跨境电商的使命感在哪里。世界商店是你们的使命感吗?老李让我找话题。我后来想想还是把我的心得跟大家一起分享。我想,整个跨境电商,尤其是进口这个环节,是驱动中国下个十年全球化的重要的一点。我们在座所有做进口的,今天带来的使命感,是把中国的全球化,带入下一十年阶段,这个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大家说这一波行情虚了,去年还是干的。今年讲扯淡的事情了。没有关系,虚实结合。我会跟大家讲更多实在的东西,但是过程当中,我会把我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我们讲中国的全球化,在整个世界范围里面,我们每个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到发展国家,全世界的经济贸易体系。谈全球化里面,我们有三个核心力量,这个是社会学经济学里面最基本的东西。全球化的三个力量,三架马车、政治、文化和经济。经济在全球化的比例里面是先头军、急行军,先头不对的角色。不管政策上文化上不管是不是愿意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一定在发生。经济的全球化就是贸易全球化,就是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做的事情,你们正在把中国推向全球化,用经济和贸易的方式把中国推向全球化。中国过去几十年在全球化当中的兴起,其实主要是通过经济的驱动。中国的无论是科研、实力也好,在全球化进程当中是落后的,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当中是排在前面的。我这个数字是昨天网上刚刚找的,外汇储备,达到3.99万亿美金,这个都是在座的功劳。

去年跨境贸易的出口是三万亿美金。1/6大概来自我们的跨境电商。去年讲到出口电商,最近十年的颠覆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在经济全球化里面,我仿佛看到中国为什么在经济全球化这么快,我们看到一个很大的基础,就是中国的人口,我们参加过政治学习,中国最基本的是底子薄人口多,还有我们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对于我们是负债还是红利,二十年前的解读是压力,现在看是红利。中国人口多是经济增长基本的驱动力。但是人口众多在进口和出口的解读是一样的。因为中国的人口众多,它的跨境电商的出口和进口成功是必然的。为什么是必然呢?因为中国有大量的劳动力,整个全球在我们看来是市场,我们要把中国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去。我们中国的人口更多是来自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个是我们的优势,这个时候,中国的人口是什么?中国的人口是资源。面对全球市场的资源。大家OEM也好,厂商也好,无论怎么样,中国的人口就是资源。富士康在中国是有原因的。在这种必然性之下,我们生产出口领域是必然成功的。

但是人口众多在进口环节理解和解读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进口环节是叫必要性,为什么叫必要性。中国3亿的中产消费人口,他们的需求如何满足?只能从全球进口产品来满足。这个话题上,全球的商品全球的消费品是资源,养活了中国的中产消费者,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人口红利是什么呢?那是市场。这个是我对出口和进口的不同解读。中国的人口在不同的背景下的解读。

这种情况下,跨境电商能够放大中国人口的优势,让中国更快的融入跨境电商。针对国际贸易链的高效重构,无论是进还是重构,本质是一样的。它在两个大的背景之下,一个是国际贸易体系,近三十年的轰轰烈烈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产生的跨境电商。这个是我们看到的。那么跨境电商的出口和进口,基于我前面的背景,它的着力点不一样,趋势不一样,如果说2020年倒过来看,我们中国的今天,产生的结论是怎么样的呢?这个不是我一个人在看,政府在看,资本市场在看,团队在看,我们用户在看。跨境出口电商我们是人力成本优势,跨境电商帮我们提升了我们在全球产业链当中的分工,生产、制造、加工,没有人否定这一点,过去十年二十年的定位,中国在全球分工里面就是生产。我们的核心驱动力,第一年的劳动力成本,我们牺牲的是中国大的环境和社会成本。中国的劳动力保护是没有的。二十块钱一小时,做到黑做到夜,一天做18个小时,你也必须给我做。这个是出口电商的驱动力。它是没有前途的。这话可能很残酷,在座一半是做出口的,真的没有前途的。所有的出口企业估值都是很低的,因为资本不买账。但是从这个时代来看的话,从我经历过程来看,从2004年2005年到今天为止十年了。这个时代结束了,这个行业到顶了。

我在05年,我跟我的合伙人,当时在04、05年,在易贝上卖货,能卖到几亿美金。直接从华北发货,发到美国。从跨境电商来讲,我是出口电商最早的一批人,很幸运,我们今天在座的都是进口。这个是为什么呢?跨境电商放大的是消费者的优势,它重构全球产业分工,是微笑曲线的最上面,不是最下面。它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中国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它更大的是中国消费者对于全球优质资源的饥渴。澳洲的UGG是17%销到中国,其他在本土,但是后来一看不对,在本土销售的近一半也是通过各种渠道来到了中国。我09年回来创业做的事情,这个行业真正火是2013年。我们消费者需要走出国门,我们需要利用全球的资源来抑制物价。我们要输出出口,来抑制通胀。再看下一个十年,如果我2025年再来看今天,我们做的事情对吗?我坚信接下来的十年,被驱动是来自朝野而不是来自庙堂。

下一个十年的全球化,大家记住一定是被中国消费者驱动的,中国消费者需要走到全球去,世界商店的产生就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任性,因为中国消费者要,这个是必要,必然,没有办法。这个微笑曲线,我想做供应链的都知道,中国的产业需要上走。那么从消费驱动力来讲,我们来看,2005年到今天会发生哪一些变化。今天海淘也好,代购也好,不管什么模式,包括艾瑞刚刚出的用户跨境购物的行为也好,我知道他们是抄我的,我开个玩笑。

今天来讲,中国境外购物有三个原因,质量、价格、品牌,这三个原因,我在去年2014年4月份亿邦大会上我讲了,这三个原因一个不能少。第一个他从国外买,就是为了便宜,中国买太贵了。第二个是品牌,他没有听说过的品牌,他不会买,这三个驱动力,过去十年一定会发生变化,到2025年的时候,这三个变化会变化回归到消费和零售的本质。那种情况下,全球消费和本土消费是无缝对接的,零售的本质是什么?二十年前就讲过了,东西要多价格要便宜,品牌只是占很少一个角色。因为消费者需要的不同的东西很多,我买纸尿裤,我不能只买花王吧,我想要意大利的小众的纸尿裤,他需要的是这种的生活。这个是十年后看今天。这个是我的理解。

所以我觉得第一消费者对服务是有要求。这个服务包括物流服务,包括通关服务,包括销售服务,甚至包括本土化服务。第二个是产品的多样性,今天所有跨境电商的平台也好,自营也好,没有一家在多样性上突破,因为所有的保税仓里面,百分之四五十的销量都是通过几个品类。他卖得好我也卖。都一样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在多样性上任重而道远。

前面是我对于整个行业未来十年的观察和心得,跟大家一起分享。但是洋码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正在路上。说实话,第一次在这么大场合跟大家介绍洋码头。大家不知道洋码头是干什么的。我们是看2025年来设计今天的方案。我们的理念有三个,针对服务,我们认为今天这个行业是不讲服务的,到货周期两周,客户都觉得很high。这个叫什么服务?海外很多产品进不来中国市场,因为没有代运服务,消费者只能这么买。鞋子只能买耐克、阿迪。奶粉只能买可瑞康。我们服务认为是构建平台的模式,为什么不做自营的原因。因为我们认为平台能快速的培养一个生态体系,加快行业里面的生态体系。所以我们坚决不做自营,我们只做平台,我们非常强调的是本土化的服务。我说你过来跟我谈,第一个要求,你必须要我的中国团队,否则你再牛我不鸟你。你没有中国团队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本土服务,对不起,没得谈。服务是第一位的。而且只有平台模式能够快速的构建一个生态体系。天猫国际是在这里面不能做到的,它有极高的门槛,生态被破坏了。第二点我们认为多样性,产品一定要多。如果只做保税,因为门槛很高,从供应链来讲,只能做爆款,没有办法做一些适应性的款。第三个是价格,价格大家知道,没有什么好讲的。价格战要不要打?打。消费者通过价格战,能买到便宜的产品,没有什么不好的。

这个是我们整个的体系,我们有交易体系,物流体系。但是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大家一直在思考洋码头,在观察我们在剖析我们,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东西。无论是洋码头的电商体系还是物流体系,它的本质是开放的。我们叫互联网精神。我们洋码头上使用定单百分比是30%,70%是通过别的平台完成的。洋码头是完全开放的。我们贝海国际(音)只有30%来自洋码头。70%来自其他的第三方平台。纯开放体系。我们希望开放,我们希望包容,我们希望分享,过去一年里面,我在无数场合分享无数的观点,都是直截了当,不带私货的。我告诉所有的同行,我们这个产业在上游在供应链,在通关。那是我很多年的经验。我们提醒我们所有的同行,包括资本市场,中国市场是有风险的,中国对海外市场是认识不够的。是有风险的。这个是我们能分享的所有的。包括今天在场跟大家分享。我们将来玩的是拼服务,本土化服务。所以亚马逊的直邮也好,易贝也好,他们在本土化服务做不好,一定就出去了。天猫今天做的是高门槛的,不构建生态体系,也会出局的。真正使行业起来的,一定是带着使命感的创业者,他们是没有包袱的。过去15年我的电商经验,没有一个产业的驱动是在大的电商平台上驱动的,都是创业者驱动的。包括淘宝。

为什么我们非常积极的做全球化供应,我总结2014年工作的时候,我个人认为我去年最大成就之一,就是我们把2013年美国的布局快速扩张到全球,我们在澳洲在日本,全部有我们的团队,有我们的仓库,有我们的物流,有我们的海外服务团队。过去的一年我们成长非常大,就是我们的全球化布局,这个我们带着使命来驱动的。不是我上面有老大,给我有职位、奖金、期权,不是的,我们是发自内心的拥抱这个变化,这个是作为一个创业者的想法。OK,其他没有了。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洋码头:我们不玩双11 做洋货且看“黑色星期五”(图)
新线上丝绸之路
2015:跨境电商的三个关键词
跨境电商引领中国消费全球化
中国跨境出口电商生态趋势-前瞻
亚马逊全球开店重磅发布《2023中国出口跨境电商白皮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