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玩知识】看看这些被老外抢走的高古玉器(二)


上一篇:【文玩知识】看看这些被老外抢走的高古玉器(一)

6、弗利尔藏玉

美国大收藏家弗利尔晚年开始大量收购中国古代玉器。他所收藏的玉器,主要来自中国的上海以及纽约的古董商手中,年代以新石器时代到汉代为主,据说有的来自浙江。自从1923年弗利尔艺术博物馆对观众开放以来,大部分玉器的时代遭到质疑,尤其是原来断为夏代的玉器。弗利尔所藏新石器时代玉器以璧为主,共有几十块。玉璧大小不一,肉好比例有别,加工技术也有很大区别。大部分玉璧的质地不佳,色彩斑驳,条纹明显。器多呈扁平圆形,中有对钻圆孔,孔壁有台痕,璧面有弧形切痕或磨痕。除璧外,弗利尔还收藏半圆形兽面牌饰、琮、冠状饰、璜等。


7、桑尼辰(Sonneschein)藏玉

桑尼辰夫妇收藏中国古玉近250件,后捐献给芝加哥艺术研究所。1952年,萨尔莫尼(Alfred Salmony)对这批藏玉进行整理并出版专著《桑尼辰夫妇所藏中国古典玉器》。萨尔莫尼在考古材料缺乏的情况下,利用器物类型学并参考中国古代青铜器,仔细研究这批玉器的纹饰、切割痕迹、钻孔方法、抛光等,达到了当时玉器研究的最高水平。


8、布伦戴奇(A.Brundage)藏玉

布伦戴奇藏玉量丰而质美,时代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现陈列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1972年,德阿根斯(d′Argence)对这批玉器进行整理,出版图录《布伦戴奇收藏中国玉器》。


9、安大略博物馆藏玉

安大略博物馆位于加拿大的渥太华,是个大型综合博物馆。该馆的第一件中国玉器是1910年沃伦夫人(H.D.Waren)和蒙德爵士(Robert Mond)所捐赠,最后一件是1969年来自武德如弗(I.Ogden Woodruff)。该馆东亚部馆藏中国玉器有三个来源:

克劳弗斯(George Crofts)捐赠品,以晚期玉器为主。1918-1926年间由当时驻天津的皮毛商人兼收藏家、鉴赏家克劳弗斯运回加拿大。

传教士怀履光的藏品,以早期玉器为主。1924-1934年间由加拿大驻河南教士怀履光为该馆收集。后来,怀履光成为皇家安大略考古博物馆东亚部的第一任主任和多伦多大学中国学院的第一任校长。

明义士(James M.Menzies)博士藏品, 以早期玉器特别是商代玉器为主。明义士是著名的传教士及学者,曾经住在安阳多年,即现在的殷墟遗址。


安大略博物馆的前任馆长克莱利(Charles Trick Currelly)先生有一句话正好能概括该馆藏玉,他说:“克劳弗斯收集公元后的玉器,怀履光则收集公元前的,将二者合一正是珠联璧合。”该馆藏玉超过 千件,其中半数以上都有美术或历史价值。1971年,多伦温德(D.Dohrenwend)根据玉器的质量和历史价值,从中精选200件玉器编辑出版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所藏中国玉器》一书。该书的宗旨是突出玉器的历史特点,因而入围者以早期玉器为主,意在通过该批玉器的发表,填补玉器研究史上的空白。

安大略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公元前5-3世纪的洛阳金村古玉闻名于世,即怀履光收藏及《洛阳故城古墓考》著录的那批玉器,另外,还包括怀履光收购的吴大澂藏玉及一些从未发表过的玉器。该馆藏玉还有一个特点:据说这批藏玉是“最原装”的藏玉。除为照相和修补所做的必须的清理外,大部分古玉都保留原始状态,即出土时玉器所带的土锈、朱砂以及沁染等仍然与古玉共存,为进一步研究此批玉器的功能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10、欧特赞藏玉

欧特赞(Klaus D.Baron Von Oertzen)出身于德国北部最古老的家族,1935年定居于南非。他本人是个实业家,对文化事业有着广泛的兴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特赞夫妇旅行于欧、美、亚、澳洲之间,在远东驻足多年,被玉器所吸引,开始收藏中国玉器。他在北京期间,曾参观北京的制玉作坊,并拍下了宝贵的制玉场景、过程的照片。


1967年,韩斯福(S. Howard Hansford)教授应邀整理这批藏玉,并出版图录《玉——精神见于山川》。韩斯福教授在书中对这批玉器作了恰如其分的描述:“欧特赞藏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藏玉之一,不仅在于藏玉的数量、质量和涉及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玉器的造型和工艺,从新石器时代到19世纪中期,几千年来绵延不绝,尤其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东周时期洛阳金村玉器,其优美的造型,高超的琢制工艺,可以与欧美所藏的任何玉器媲美”。


欧特赞所藏的中国玉器320件,其中新石器时代至商、西周玉器103件,有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饰,商周时期的武器、小型动物玉雕。东周时期玉器59件,有龙纹玉璧、嵌玉鎏金铜剑饰、玉带钩等,是典型的金村风格玉器,也是藏品的亮点。汉到明代玉器43件,清代玉器115件。另外,还收录宋至清代的仿古玉和旧玉加工玉器14件,现代玉器20件,印度、波斯玉器23件。这批玉器至今下落不明。1991年12月10日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有一件战国时期的嵌玉鎏金铜剑饰浮出水面,估价15万英镑。经过激烈的竞价后,被赖利(J.J.Lally)买走,成交价为23万1千英镑。从图录看,这件剑饰与欧特赞收藏的那件一模一样。


11、包尔(Bahr)藏玉

包尔是个瑞士人,1920-1951年间收集中国玉器。他的藏品主要来自日本的古董商兼收藏家Kumasaku Tomita。Tomita在日本或北京收购中国古玉,为迎合包尔的兴趣,以清代乾隆年间的玉雕为主。乾隆年间的羊脂白玉、神秘的翡翠以及精湛的琢玉技法,无不让包尔痴迷。因此,1976年在日内瓦出版的《包尔收藏的中国玉器及其它宝石》即以18、19、20世纪的中国玉器为主题,是清代玉雕的大荟萃。全书131页,包括玉器137件,131幅照片,其中彩版23幅。


此外,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大卫基金会、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法国的居美博物馆、瑞典的远东博物馆等都珍藏着精美的中国古玉。美国的收藏则更多,费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西园雅集艺术馆、纳尔逊博物馆、克利夫兰博物馆、圣?路易艺术博物馆等更是古玉荟萃,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美收藏的几批重要中国古玉,你见过多少?
古玉界: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藏“中国玉器”!
[转载]失落的国宝——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藏中国玉器(二)
流失在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藏的90件中国玉器
(13)[转载]石家河风格两面玉神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吴江博物馆【史前玉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