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卷首|朱仁华:股市资金能回到实体经济吗


▲《浙商》杂志社社长、浙商全国理事会理事长朱仁华


  房地产热、股票热、全民的投机狂热,这些今天我们看着很熟悉的场景,正是《浮华时代——美国20世纪20年代简史》所展示的最令人心醉的十年。然而结局大家都知道,就是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从令人眩晕的高度突然跌落到令人心碎的低谷。


  我们会重蹈覆辙吗?担心是难免的,特别是随着股市突破5000点(上证指数),许多公司股价已远远脱离了公司基本面,甚至未来几年的预期都已经透支掉。难怪一位上市公司的老总说,今年市场很不好,公司利润下降不少,但股价从10多元翻到70多元,莫名其妙啊。许多年轻股民也不知道公司做什么,反正买进了大多能挣钱。


  与此同时,房地产也开始升温。以杭州为例,新政2个月,销量已超过过去一年的量,以此速度计算,全市10万套的库存一年也可以消化掉了。乐观情绪出现,有人分析,基于牛市基本面不变,随着部分获利资金撤出股市进入房市,不排除房价出现新一轮上涨的可能。


  一方面,中国居民的家庭财富增长了,资产配置优化了;另一方面随着更多公司成功上市,以及已上市公司的并购潮,使许多企业的融资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甚至政府资产的负债表也得到很大改善。而“互联网+”带来的产业重构,让牛市资金回到实体经济中去的愿望,似乎能够实现或者部分实现。


  至少,到目前为止,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毕竟时代与环境完全不同,相信美国式的大崩盘不会出现,当然股市波动难免。


  那么,在这“看不懂”、“看不清”的形势面前,浙商们究竟如何应对?


  在6月初举行的浙商智库闭门分析会暨浙商全国理事会主席沙龙(第三期)上,大家一致认为:不要被一时的表象迷惑,无论如何要坚持做实业,专注于自己的主业,未来一定会更美好。同时,积极参与资本市场运作。


  “第一,企业无论如何要坚持做实业。为什么?万变不离其宗,任何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技术、平台都一定需要跟实体经济、跟具体的产品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未来什么样的企业最厉害?一种是能够制造好的产品,一种是能够提供最好的服务让你用上产品。浙江目前发展最好的是哪些企业?我接触到利润最多、做得最好的几家都来自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前30年主要还处在低附加值的模仿阶段,如今大调整和大变革中,制造业正在改变和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赚大钱的时候才刚刚开始,今后一定是基础越强、创新能力越好的企业会活得越来越舒服。”有专家说。


  这位专家的另一个建议是:企业无论如何,只要有条件,都一定要参与资本市场运作。能上市的就要尽量争取上市,上市后尽量利用资本市场来改善和优化企业的负债结构。“被看好的一些上市企业迅速获得资本、人才的集聚,几年内很有可能一举成为国际上的龙头企业。希望更多的浙商成为其中的一员,让股市的钱更多地回流到主业上去!”


  现场有上市公司老总马上表示,今年他已经套现了5个多亿,至少他是会让资金回到实业去的。


  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明年将迎来90周年庆,董事长竺福江认为:“实体经济目前确实很困难,但越是这个时候,企业越是要想办法坚强地活着。我相信不管任何时候,都一定还有做得好的企业。企业家要多问自己,同样的天气,为什么人家没有感冒,只有自己感冒了?说到底还是自己身体不够好。”竺福江介绍,民生药业近90年来一直在专心、专注做药,这是企业长寿的重要原因。“最重要的是,企业首先需要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尤其要积极创新。”


  关于房地产行业的走势,来自国务院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2015年的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仍是相当部分城市的主要任务,市场分化趋势将更为明显,房企之间“洗牌”将加剧。总体来说,“房地产市场将稳中有升,政策取向将趋于更宽松”。


  许多浙商一直在房地产行业重兵布局,但不少人已在黎明到来之前倒下。尽管房地产业正在复苏,但这个行业却早已千疮百孔。“让房地产回归正常行业生态”,这是浙商们发出的另一个呼吁!


  中天控股集团董事长楼永良认为,过去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让房地产行业背负太多其他属性,整个行业在某种程度已异化为类金融产品、异化为投资工具。“房地产业不断被社会所诟病,早已是畸形发展,现在实际上不是一个产业了,否则怎么解释银行不给房地产公司贷款?”


  中南建设集团董事长吴建荣同样对房地产市场爱恨交织:“现在政府、消费者都在骂开发商,但其实开发商承受的土地价格、税收等都一直在增加,早已是微利经营,政府才是最大的得益者。”


  “各地政府对房地产已经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还是像原来那样,房地产火了,就浇点水;冷了,就点把火,而不从整个产业生态着手解决,那还是无法走出怪圈,还房地产行业应有的特性。”楼永良指出,如今房地产的回暖只是短周期现象,建议政府和企业抓住这个机遇,将整个行业往结构更为合理、完善,整体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调整,毕竟“房地产的十年黄金期结束后,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调整的时候,而我们现在还有承受调整的能力。”


  这样的意见和建议,无疑中肯又深刻。


█摘自《浙商》杂志6月下“卷首”,文/《浙商》杂志社社长、浙商全国理事会理事长 朱仁华,摄/鲁统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商银行:深耕智能制造 再塑先进生产力
浙商基金王斌:从“4象限+3维度”来看新兴制造业|制造业
观看了马云在浙商大会的演讲视频,谈谈我的感受
沈文荣:企业家要有敢于否定自我的魄力
马云:未来十年是传统行业数字化的最后十年
我卖家电那么多年,可我还是买不起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