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出行】对新自行车来说,App究竟代表着什么?


本文是【新出行】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打算和各位聊聊新自行车和App之间的关系。


App是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的魂,是主营业务。App是新硬件创业公司的一部分,但谈不上核心。而对新自行车或新出行设备来说,它有着更分散、多重的定义。


除了我一直关注的整车,今年春节后一批以骑行为主的App开始冒尖儿。让我印象深刻的有BICI收购的行者、被App Store中国榜首页推荐的野兽骑行以及在上海国际自行车展上结识的骑遇等等。


“早就超过了10个”。


一名创业者在聊到当下骑行App的数量时坚定的对我说。了解了几款产品后,这些国内骑行App被我分为了三大类:


  • 整车主导App:收购行者的BICI和小米投资的骑记便是典型,这当中也包括李一男的小牛N1。


  • App主导智能硬件:诸如野兽骑行和骑遇等,围绕App展开的自行车智能硬件,形式多种多样。


  • 纯骑行记录打造周边生态服务:大多为最近才开始入局的初创公司。


虽然新出行的主导未必是App,但不得不说的是,这是款各家必备且门槛颇高的产品。


门槛高?就拿最简单的功能来说,如何判定用户是人力骑行还是电动助力?卡路里的消耗是通过怎样的算法统计的?如何界定均速这一概念等等有关周遭细节的问题都左右了骑行App的开发难度和门槛。


“其实有些人可以骑到很高的均速,但各家的标准不一样,可能你在应用A上被记录成骑行,在应用B上就被定义为了违规”。


某骑行App的创始人向我描述了这一现状。



整车主导App还是App衔接新硬件?这是个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有些人不看好整车,认为产业链太长、会受到传统行业冲击。有些人则否定配件,认为这是个到底选智能电视还是盒子一样的问题。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新出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App的作用会被打散,并不专一。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只提供骑行记录的App并不会有任何优势,甚至会死一大片。原因在于基础功能过于普遍,无亮点。由于骑行或是新出行还并未真正在业内“火热”,有关骑行的周边和活动这些“送水”服务在短时间内机会也并不大。


作为提高估值、盘活现金流的前期条件,新硬件是骑行App的优选。虽然沾上了整车的边儿,但本质和价值依旧还在App上。也就是说一家App主导新硬件的创业公司,需要通过运营、渠道、营销的方式将骑行App或是社区整“活”,这才是之后销售的关键。


而对整车创业公司来说,App的定位取决于那辆车。如果你是一辆城市车,讲究设计、美感、舒适,那专注粉丝交流社区显然比研发骑行App更重要;如果你是一辆geek范儿十足的山地车,那不光要有一套适配整车的数据算法,甚至还要在车把上加入固定的手机座或是充电器解决骑行时需要数据同步的痛点。


如果非要给新自行车的App一个定义,想必它是复杂的。


抛开算法和统计,它需要和整车做适配、制订标准和逻辑、甚至去尽可能的让用户在骑车前打开它。


我现在保留了骑车前开App的习惯,但是我最近都没怎么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享单车来了,却挽救不了我们
智能自行车大盘点:它们真的智能吗?第3页
【大飛刨坑】新自行车正三分天下,需步步为营
从电动自行车新旧国标, 看如何实现人民美好出行
小米生态又填新品,骑记电动助力自行车单手可拎,续航60KM
滴滴的顿悟和ofo的见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