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文臣最后的荣光

全球通史


「全面展现全球历史文化风貌,趣味解读世界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上古神话到当今各国八卦,我们为您一一讲述」

世界史 | 中国史



转载自:万有国学(Wanyouguoxue)




中国宋以后的历史上,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的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从不轻易把这个谥号予人。综观历史,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均为文人敬仰的对象。


北宋继承唐时的风气,初年的几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谥为文贞。宋仁宗即位后,因为他名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才改为文正。到了夏竦被拟定要谥为文正的时候,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


明清两朝群臣谥号定为二字,且有严格规范,《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这样一来,谥号不仅具有特定的涵义,而且具有特定的等次,在众多的谥号之中,“文正”居于首位,难怪明清时代的朝臣诸公要为谋取这一荣誉大动心思。


明武宗的时候,大学士李东阳要死了,大学士杨一清来看他,见李东阳为谥号担忧,杨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后给他文正的谥号。垂死的李东阳竟在床上向杨一清磕起头来。因为李杨二人私交甚厚,有人作诗讽刺说:“文正从来谥范王,如今文正却难当。大风吹到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清代大臣的谥号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得谥号者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如曾国藩)。晚清重臣张之洞,自恃功冠群僚,当他得知曾国藩死后获谥“文正”大感不平,愤愤然道:“如涤生(曾国藩字涤生)者,也能谥‘文正’,那我又该得谥如何?”可怜他哪料得到自己身后,竟然仅得谥“文襄”,不但远比不上曾国藩的“文正”,而且比李鸿章的“文忠”还低了十多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谥号“文正”的大臣,这是一份独有的荣誉人人梦寐以求
文人都想要的谥号--文正
看谥号辩名臣
谥号是死后盖棺结论,哪些历史人物能得到忠武,文正这样的美誉?
谈谈三元宰相商辂的谥号“文毅”——文/山东济宁 商春锋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29人谥号“文正”,谁最名副其实,谁又最有争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