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好问:苦难,化作了千古传奇
李莫愁挺立在熊熊烈火之中,竟是绝不理会。瞬息之间,火焰已将她全身裹住。突然火中传出一阵凄厉的歌声:“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以身相许?天南地北……”唱到这里,声若游丝,悄然而绝。

  ---金庸《神雕侠侣》


  金庸金大侠,为世界华人的骄傲。

  凡有井水处,皆有金大侠之小说。

  所以能入金大侠法眼的古诗词,自然不是等闲之作。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这阙《摸鱼儿* 雁丘词》,快意恩仇的金大侠一辈子注定情有独钟。

  并且对于该词的作者,金大侠必定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只是金大侠,试问为情所困的芸芸众生,哪位不对此人高山仰止?

  而这位大神,不是别人,就是生逢乱世、苦难一生的千古文宗:元好问。


  一

  西方有句很fashion的谚语: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以此类推,培养一位千古文宗,大概需要N代人的家族积淀。

  我们的大神元好问便是如此。

  公元1190年,元好问出生于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一个无比惊艳高贵的大家族。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

  而拓跋氏的家族,在公元5世纪时,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历史上著名的魏孝文帝。

  魏孝文帝在位时,做了一件很牛掰的大事:迁都洛阳,学习汉文化,改鲜卑姓氏为元。

  所以如果您不嫌拗口的话,也可以称呼大神元好问为:拓跋好问。

  历史的车轮驶入了伟大的唐朝,元好问的先祖中,出现了一位文坛大V:元结。

  就是那位写出著名的、阅读量达10W+的《舂陵行》的元结。

  有道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唐朝、混乱的五代十国过后,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便形成了蒙古、大宋和金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我们的主人公元好问,就出生在这个“三国大战”的纷乱时代。


  二

  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这个世界上一直存在着一类天赋异禀的人,我们一般称呼他们为:神童或天才。

  而我们的元好问小朋友,绝对属于这一类人。

  他天资聪颖,4岁还穿开裆裤的时候就开始读书,7岁鼻涕流老长的时候就能写诗发微信朋友圈。

  见此情景,当时的文坛大V、太原名家王汤臣顿呼神童。

  不仅如此,王大腕立即更新微博,题诗称赞说:

  常恨小山无后身,元郎乐府更清新。

  红裙婢子那能晓,送与凌烟阁上人。

  14岁那年,元好问拜陵川文坛大V郝天挺为师,仅仅经过6年的学习,便已经“贯通诸子百家、熟背经史子集”。

  15岁时,元好问在陵川西溪参加一个笔会,即席赋五言诗一首,引起巨大轰动。

  有人当场赞誉说“当时膝上王文度,五字诗成众口传”,言下之意是将他与东晋名士王坦之相比。

  如果以上的事迹都不能证明元好问是神童的话,那您说说,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称得上神童?!


  三

  公元1205年,金章宗泰和五年,时年元好问16岁。

  又是一年国考(科考)时。

  此时元好问从老家忻州(秀容)出发,到省城太原(并州)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以期待借此走上宦海仕途之路。

  行途中,他碰巧遇到一个猎人。

  这位猎人向他述说了自己遇到的一件奇事:

  猎人设网捕得一只大雁,杀死了它。

  可另一只却脱网而逃。

  不料脱网的大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上空盘旋悲鸣不已,后来竟然以头撞地而死。

  16岁的毛头小伙元好问听过以后,心中感慨万千。

  他便花钱买下这两只大雁,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作为记号,称为“雁丘”。

  此时,心潮澎湃的他拿出手机,登录微信,泪眼朦胧地在朋友圈里并写下了一阕《摸鱼儿·雁丘词》,词曰: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当时,16岁的元好问可能不会知道,这是他一生最有名的词,也是中华文明史上最著名的词作之一,更是令后世无数痴男怨女永远吟诵的千古绝唱。


  四

  既然顶住神童的桂冠,那搞定小小的国考岂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然而,很多时候,天才就是跨不过国考(科考)这道门槛儿。

  比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柳永、徐渭、李时珍、蒲松龄等众大神们,一并被拒在了这道门槛外。

  此时我们的天才元好问也遭遇到了同样的尴尬。

  第一次国考,他铩羽而归。

  没关系,擦擦汗,继续努力。

  公元1208年(泰和八年),19岁时,他第二次到长安参加国考。

  又是落榜!

  不要紧,洗把脸,坚持学习。

  公元1212年(崇庆元年),23岁的元好问到北京(中都)第三次参加国考。

  还是落榜!

  好在元好问经常更新微博,在这期间,他曾在自己的朋友圈更新了《箕山》、《琴台》等诗,引起了无数粉丝的疯狂点赞和好评。

  而这些粉丝中,碰巧有一位当时的文坛盟主、文化部长兼外交部长兼教育部长(礼部尚书)赵秉文。

  赵部长读过这些诗后极为欣赏,夸赞说“少陵(杜甫)以来无此作”,于是“以书招之”。

  元好问由此名震汴京(今河南开封),被大众称为“元才子”。

  细细算来,他的这个“元才子”称号绝对当之无愧。

  因为他的诗歌当时在民间广为流传,与现在的流行歌曲《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一样风靡大街小巷。

  就这样,直到35岁时,这位闻名遐迩的“元才子”才在赵部长的举荐下,考中博学宏词科,得以以进士的身份步入仕途。


  五

  公元1226年(正大三年),36岁的元好问被任命为河南镇平县长(县令),一年后转任内乡县长。

  由于南阳为平原农业大区,所以元县长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为此,他在朋友圈发《偶记内乡》一诗,向下属及百姓说明农业的重要性:

  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牛闹晓晴。

  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

  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原来由于战乱、天灾而田园凋敝的内乡县,逐渐呈现出了庄稼葱绿、农事繁荣的欣欣向荣景象。

  公元1229年,元县长的母亲去世,按照相关规定,他要立即辞去职务为亡母守孝,名曰:丁忧。

  消息传来,内乡县的老百姓自发集结,拦在元县长的马车前,苦苦挽留这位父母官,不肯放手。

  后来服丧期满,元好问出任南阳县长(县令)。

  此时南阳碰巧赶上千年不遇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

  身为父母官的元好问大声疾呼,极力向上级汇报灾情。

  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为老百姓争得了减免3年赋税的政策。

  元好问在南阳五年的时间,担任过三任县长,所到之处,民称贤能;廉洁奉公,流芳百世。

  这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博大情怀,近八百年后,仍令人赞赏不已。


  六

  彼时,混乱的“三国大战”愈演愈烈。

  公元1232年(天兴元年),蒙古军队两次围攻金国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面对着国家岌岌可危的形势,官卑职低的的诗人元好问心如刀割。

  他于无可奈何之中发出了“穷途自觉无多泪,莫傍残阳望吹台”的愤懑呐喊。

  而此时的他,只是担任一个芝麻大的左司都事(正七品)官职,根本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然而,势如破竹的蒙古军已经发出了“不投降就要屠城”的威胁。

  昏聩无道的最高领袖金哀宗依旧贪生怕死,软弱自私的大臣们依旧莫衷一是。

  此时,京城里数万百姓的性命怎么办?

  经历过数个不眠之夜的苦思冥想之后,小芝麻官元好问挺身而出,及时向最高领袖提出了“投降换城、保全百姓”的见解。

  他知道,自己的提法一出,随时都有可能被昏聩的朝廷作为“投降派”而冤杀。

  然而,佛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傲骨铮铮的元好问已经做好了从容赴死的准备。

  在元好问的倡议下,全京城百姓得以保全性命。

  若干年后的历史告诉我们,在当时看来卑躬屈膝的投降理念,是多么的高瞻远瞩!

  公元1233年(天兴二年),蒙古大军包围金都汴京,金哀宗以“亲征”之名逃出京城,汴京城破。

  此时,国家大厦将倾、中原传统文化即将毁于一旦。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沦为俘虏的元好问决定不顾个人荣辱得失,去完成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七

  这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就是保护中原人才。

  为此,元好问置个人毁誉得失于不顾,大胆地写出了《寄中书耶律公书》。

  中书耶律公是谁?就是大名鼎鼎的新兴国蒙古总理(丞相)耶律楚材。

  文章第一次发出,犹如石沉大海。

  既然感动天感动地就是感动不了你,那就继续上书。

  如此连续三次上书,中央政府总理耶律楚材终于被感动了。

  在耶律总理的引荐下,元好问又两次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觐见最高领袖元世祖忽必烈。

  他忍辱负重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护王若虚、杨奂等54名中原大儒,请求新国委以重任。

  这一惊世骇俗的举动,使得元好问饱受各种责难。

  但在元好问看来,人才难得,因此要格外珍惜保护。

  应该说,他是高瞻远瞩的,他所举荐的这些人中,有15位在《元史》中都留下了记载。

  而这些人后来在传承和保存中原文化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

  公元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的前后夹击下,苟延残喘的金国最终轰然倒塌。

  国家灭亡之后,柔弱文人元好问固执地选择了作为金朝遗老,坚决不再入仕。

  此时此刻,有另外一项更为重要的使命,在他的内心里激荡澎湃。

  他要为后世留存一部金朝的历史,以使这段文明不被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

  然而,在生死未卜的动乱之际,对于视修史为己任的元好问来说,这是何其艰辛困难!

  因为此时的元好问已经被元军俘虏,正在经历他人生最难捱的亡国奴生活。

  他被元军羁押于山东聊城,两年后移往冠氏(今山东冠县)。

  在山东6年的难民生涯里,元好问住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尽管如此,编修金史这个伟大的信念还是支撑着他活了下去。

  公元1239年(元太宗十一年),49岁的的元好问终于获得了期盼已久的自由。

  他回到了阔别二十余载的故乡山西忻州。

  踏上故土的一刹那,元好问抬头望了望故乡的天空,天空真的很蓝很蓝啊!

  此时,欣喜若狂的元好问立即更新了微博,他兴高采烈地在朋友圈里写道:

  乞得田园自在身,不成还更入红尘?

  只愁六月河堤上,高柳清风睡杀人!


  九

  自此,年过半百的元好问在家乡贤众的帮助下,开始了艰辛而又伟大的编撰金史工作。

  他以多病羸弱之躯,翻山涉水,常年奔波于晋冀鲁豫等地,搜集史料,寻访遗迹。

  凡是金代君臣们留下来的言论、事迹,他都一一认真采集。

  凡是听到相关的点点滴滴,他都用小纸条逐字记录下来。

  在元好问的不懈努力下,后来收集的资料多达100多万字,以致于“捆束委积,塞屋数楹”。

  冬去春来,花谢花开,花开花谢,元好问穷经皓首,历经近20载寒暑,终于完成了《中州集》、《壬辰杂编》、《金源君臣言行录》、《南冠录》等数部鸿篇巨著。

  这些皇皇巨著,为后来元朝人撰写金史提供了主要的资料来源。

  后来,元朝人所编撰的《金史》,被伟大的《四库全书》公认为良史,元好问居功至伟。


  十

  同时,在诗歌方面,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

  元好问的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不仅在金代诗人里数量最多,艺术成就也最高。

  其最动人心魄的作品.是他在金朝灭亡前后所写的“纪乱诗”。

  比如公元1233年蒙古军围攻汴梁城(今开封)时,元好问字字血,声声血泪地写下了《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四):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这些所谓的“纪乱诗”,用雄劲的笔力书写深哀剧痛,把慷慨悲壮的感情表现于苍莽雄阔的意境之中。

  由于元好问生逢金代后期的动乱时代,亲身经历了亡国的惨痛,他的诗歌生动地展示了金、元换代之际的历史画卷。

  由于时代的独特性与诗人唯一性,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在群星荟萃的中国诗歌史上,元好问的“纪乱诗”独树一帜,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诗”典范。

  这也意味着,继伟大的杜甫之后,元好问把现实主义诗歌又一次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十一

  公元1257年(元宪宗七年),苦难一生的元好问病逝于获鹿(今河北鹿泉市)寓舍,享年68岁。

  在临终之时,他嘱咐自己的后人在墓碑上只刻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

  巨星陨落,历史的天空中,星光黯然,山河失色,大地同悲。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个“情”字,对于伟大的元好问来说,不是儿女私情,而是家国情怀。

  这个“情”字,就是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福祉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

  这个“情”字,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五百年之后,清代著名学者赵翼被元好问的事迹所感动,无比敬仰地为其题诗一首:《题遗山诗》。

  这首诗篇,高度完美地概括了元好问伟大的一生,诗曰: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十二

  近八百年过去了,日月变幻,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冥冥之中,似乎每隔一定时候,上天就要产生一位旷世天才。

  这种天才的降临使得文明或者整个社会焕然一新。

  他们充实了若干岁月,然后又悄然隐退。

  但他们的光辉不只照耀着这些岁月,而是照耀着全人类,从时代的这一个尽头到那一个尽头。

  毋庸置疑,元好问,就是这样的旷世天才。

  他那苦难而伟大的一生,已经化作了茫茫宇宙的千古传奇!

  (完)

  【作者简介】清风明月,河南正阳人,出生于美丽的淮河畔,一介布衣,性情自负及自卑,完美主义者兼虚无主义者,酷爱世间一切美好。人生信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言字。(点击这里成为签约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大侠:妙手回天笔,千古是诗心
陕博“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艺术特展(多元融汇​)
黑龙江地区历史上几个文明高峰
中国历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东北民族史:乌桓,鲜卑,契丹,蒙古都是它的后裔,它是谁?
淡如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