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嵇康:没钱没车没房的人,一般都能名流千古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期如0811,获取当日诗词日历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起承转合”写诗四部曲


一个人能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逃离北上广?辞职去旅行?


都不是。


我看过“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极致,是最后小命都丢了。


但还被大家崇拜了上千年。


这个人,就是魏晋第一大V天团,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

 


一开始,嵇康手上全是王炸。

 

论家世,他祖上跟曹操一起打过天下,位高权重还是书香门第,到他这,又娶了曹操的曾孙女,成了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

 

论颜值,史书记载他“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章仪…”换到现在,就是身高180以上,帅气潇洒的型男一枚。

 

论才气,魏晋第一大V,诗书琴画样样精通,文化名流的孩子都争相求他评价自己的作品。


 

可惜的是,这些天生的好运,都不是嵇康想要的样子。于是这位高富帅,就在这锦衣玉食里,一步步走向了作死的不归路,拉都拉不回来。

 

 

 “就不求上进 就不识时务” 


嵇康生活的年代,正直魏晋政权交替,曹操的子孙和司马懿的子孙为了权力争的你死我活。后来司马家族逐渐占据上峰,司马懿的二儿子司马昭,当上了大将军,成了国家最高统治者。

 

上位后的司马昭怕这帮知识分子不服,专门想了个办法,以高压手段强迫那些疑似心有不满的人做官。


但嵇康是谁,论他是曹家女婿不说,他还特别鄙视司马昭这种手腕政治,身为一个有名有气的文人,我不要面子的啊!于是他给当政者回了三个字:

 

 

不当官不应酬不赚钱,那他干啥呢?

 

自己跑到山阳县(今河南焦作)荒郊野外,盖了一间小破屋,聚集了一帮不好好搞生产建设的“不良少年”,他带头,组成了帮派“竹林七贤”。


范曾《竹林七贤图》

 

这可能就是最早的农家乐了,之前我们讲过竹林七贤,裸奔、酗酒、偶尔还嗑嗑五石散。在别人都争着做官上进的时候,他宁愿放弃大别墅和发财的机会,做起了闲人,就为了争取那份自由。

 

▼ 

 “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古琴 ” 


隐居的日子虽然惬意,但是有个最大的问题,穷。过惯娇宠生活的嵇大少,也只能打铁补贴家用。

 

嵇康自己不在乎啊,还是每天和竹林七贤的小伙伴们,喝喝酒、嗑磕药,高兴了就玩玩band。

 

玩什么曲风呢?

 

古琴

宋摹顾恺之《斫琴图》

作为乐团队长,嵇康和古琴有着不可描述的渊源。

 

传说有一天晚上,嵇康晚上睡不着起来弹琴,碰见一位喜欢古琴的幽灵,幽灵一听,弹得不错啊小伙子,于是就赠与了他这首《广陵散》,还叮嘱不可外传。

 

这首《广陵散》很酷啊,它算是古琴曲中罕见的有杀伐战斗气氛的曲子,讲了一个身负仇恨的侠客决绝的一生。

 

这名侠客叫聂政,他父亲受韩王之命铸剑,因误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练成名扬天下的琴技。韩王召唤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但在韩王死的那一刻,他也自绝而亡。


山东嘉祥汉武梁祠石室中《聂政刺韩王》石刻画像(拓本)

 

《广陵散》全曲共45段,由平静悲伤到杀伐激越,充满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

 

这在同样对司马集团的极权统治充满愤怒和鄙视的嵇康看来,简直就是知音。

 

《广陵散》到底是不是幽灵传给嵇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嵇康把这首曲子当成了自己的主打歌。世人如果三生有幸能够听到嵇康用自己的琴弹奏一曲《广陵散》,那真是死一百次都愿意。

 

可惜的是,最后死的倒不是听曲子的人,反而是这个弹奏曲子的人。

 

“让你去你就去,你这么听话啊” 


天生放荡不羁爱怼人的嵇康,最后死在了自己的才华上。想怼就怼,还怼得特美。

 

事情是这样的。

 

本来说好要一起对抗暗黑的极权家族司马集团,但是山涛居然半路接受了劝服,跑去做官去了,临别之前还推荐嵇康接替自己原先的位子。


唐 孙位《高逸图》山涛像


其实人家推荐也是好心,但是嵇康不能接受这样的“背叛”,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

 

这一写,就写出了他的书法代表作。

 

据说唐代书法家张怀瓘特别崇拜嵇康,人家拿书圣王羲之的两张原作和他换他都不愿意

 

从汉末到魏晋再到唐代,草书经历了章草、今草、狂草的演变。


从左到右:有点像隶书的章草、没有那么连的今草、“鬼画符”狂草


按理说嵇康那会,草书应该还在演变的初始阶段,也就是还比较规矩的章草。

 

吴青州刺史皇象章草书法《文武帖》版本一


虽然现在《与山巨源绝交书》真迹已经失传,但是你看唐代李怀琳的摹本:

 

 

嗯,和隶书差了十万八千里,也就能依稀看出点是啥字吧。

 

也许是嵇康做自己的不羁性情让他的草书也一向狂放,也许是写下此篇文章时内心情绪激昂,在这篇作品中,隶书的笔法是已经完全看不见了,直接成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今草(摹本兼有今草、章草笔意)。

 

世人对嵇康的书法曾有这样的评价:“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集,群乌乍散。”

 

如醉酒当歌,又像群鸟忽然飞散。要达到这样的气度,必然就不能像写小楷一样规矩,更不能墨色暗淡。



只是嵇康一生气起来,就没兜住心里的话。为了把山涛骂个痛快,他把司马昭那群人的心思也全讥讽了一遍。

 

这可不得了了,司马昭本来看他就不爽,这下就更怒了。终于在一次嵇康因为朋友受诬告而鸣不平的案件中,找了个理由要把他处死。

 

公元262年(一说263年)的一天,嵇康被押解到刑场。

 

在刑场上,平时爱怼人的嵇康,一句话没说,只是临刑之前,向兄长要来了一把古琴,最后一次谈起了他最爱的那首《广陵散》。


一曲弹罢,嵇康仰天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临终了,他还都嘴硬不愿说自己这辈子得罪了很多人。他只不过淡淡地弹一曲,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他也没打算改变,没打算把《广陵散》传给世人。


▼ 


嵇康死后,阮籍装疯不久死去,向秀、王戎、山涛出山为官,刘伶避世,阮咸郁郁终身。

 

曾经仗剑走天涯,曾经书墨自潇洒。可是因为嵇康的离开,竹林七贤也自此支离破散。

 

幸运的是,学生中有擅长音律的人,大概在匆忙之中记下一些韵律,所以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再次听到这首嵇康的知音之曲。

而我们,直到今天都还在读着嵇康的诗文,在摹本中仰慕他曾经气格凌云的书法。

 

那个自由不羁岁月里,那一群永远牛气鲁莽的少年,用自己的才华,开创出影响后世的文人气韵。

 

所有磨灭棱角改变自己而在当时功成名就的人,终究都被淹没在历史长河里。


但一千多年前被一柄铡刀草草终结性命的嵇康,却成为了无数人的精神领袖。

 

时间,一定会给坚持真我的人,以意想不到的馈赠。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意外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聂政文化漫谈之三:嵇康与聂政
竹林七贤的性情故事
[竹林七贤]之高人轶事
最后一曲《广陵散》,世间再无嵇康
竹林七贤与嵇康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十五):嵇康、包拯、司马光《诫子书》 – 国学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