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整理】0-4岁阶段特征

25-27个月能翻滚,能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300-400个单词,可以复述1-2个数字

28-30个月会用筷子,能做拼图游戏,会说自己名字,明白大与小,能正确的唱首歌

31-33个月能站立转圈,能模仿着写0,,可以和大人对等交谈,能做简单的复述,明白长和短

34-36个月会做猜拳游戏的剪刀,能背诵书本内容,明白红黄蓝,能用电话讲话

37-39个月有数字的概念,会将物品分类,能记住物体的位置,随意涂写时能画出清晰的线条和图形

40-42个月有区分上下,会用积木造一个房子,会捉迷藏,躲得让人找不到,说话措辞开始有内容

43-45个月能说出物体的位置,能够区别不同颜色,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对于学习字母和数字的兴趣极大

46-48个月会解开纽扣自己脱去上衣,会猜拳,向别人借东西时会说“借我”会故意使用错误的措辞

1岁到1.5岁孩子的动作的发展

1岁到1.5岁孩子的动作的发展·13—4个月的幼儿一般都能在平地上行走了一般都能在平地上行走了,不过这时候还走得摇摇晃晃,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到l5个月时就走得稳了,很少跌倒,开始能僵硬地向前跑,拉着一只手能走上楼梯,还会投掷。1岁半时,能拉着玩具或抱着球走,还能倒着走几步,扶着栏杆能自己走上楼梯,拉着一只手能走下楼梯,还会爬上大椅子,蹬着椅子伸手够东西。手的动作也更灵活,能熟练、准确地运用物体,能用匙,用蜡笔乱涂,会把瓶盖打开又盖上。到1岁半时,能叠2—3块方积木,能控制涂画的速度,能2—3页地翻书。

这时期孩子虽然会走了,但还需要锻炼他走得好、走得稳,能蹲下去再能站起来,能起步走,能随时停下,锻炼他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平衡,使他活动更加自如。因此,家长要创造机会,放开手让孩子进行锻炼,不能因为怕孩子跌着,碰着而保护的过多,这样会妨碍孩子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孩子选择一块安全的场所,让他在上面自由地活动。促进手部动作的发育可以利用玩穿珠游戏、涂画、拼图等来训练他手部动作更加精确、更加准确。

1岁7个月~1岁8个月宝宝的语言特征:能听r50个字,开始用4~5个宇的句子,有主语和谓语。语言发展好的幼儿开始出现完整句,对成人所讲的日常用语基本都能理解。

训练方法

(1)谓语+宾语双词句训练:家长把门关上,对幼儿说:“妈妈关门。”然后妈妈把门打开,对幼儿说:“宝宝把门关上。”引导幼儿关门并说“关门”,“宝宝关门”。

家长可以在其他相似的情景中训练幼儿说出谓语+宾语的双词句。

例如:“妈妈洗碗”,“宝宝洗碗”

“爸爸穿鞋”,“宝宝穿鞋”

“爷爷推车”,“宝宝推车”等。

(2)听广播、看电视:幼儿从广播电视中开始学习到一些词语,如天天播出的天气预报用语,少儿音乐,讲故事等节目。

评估:能说出3—5个字组成的句子,有主语、谓语。

注意:

①练习与幼儿对话,同时注意语法,逐渐由说单词句过渡到学说双词句、简单句。

②幼儿看电视时,选择适合幼儿的节目,每天控制在1—2次,每次看十分钟。幼儿与电视机的距离保持在2米左右。

③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定时睡眠,进餐,语言训练,每日计划好念儿歌,听歌曲,看电视,讲故事的时间,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顺利成长。

1岁9个月~1岁10个月幼儿的语言训练

1岁9个月~1岁10个月孩子的语言特征:开口表达个人需要,能说出常见物的用途,例如“碗”、“板凳”。能说出20个单词。

训练方法

(1)主语+谓语+宾语句式训练:家长结合活动把下列句子念给婴儿听:让婴儿造出新的含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例如:“妈妈吃糖”,引导幼儿造出“××吃××”的句子。

“小狗踢球”,引导幼儿造出“××踢某物”的句子。

“爸爸抱宝宝”,引导幼儿造出“××抱某人”的句子。

(2)理解对应关系:将有鞋、帽子、图书、皮包、玩具车、自行车、眼镜、报纸、碗、小勺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幼儿根据对应关系,匹配,看哪些东西是幼儿用的,哪些是爸爸妈妈用的。

(3)鼓励幼儿多表达:家长经常与幼儿对话,鼓励幼儿多开口表达。例如,从户外活动回来,让幼儿用较完整的句子讲述见到的人、事或活动的感受。复述看图讲故事的内容,背儿歌。

评估:能说出2~3种常见物品的用途,能背出2~3句儿歌,分清常见物大小。观察幼儿能否用词语表示自己的需要。

注意:

①教幼儿背儿歌时,一句一句地教,记住第一句后再教第二句。如果幼儿一次学不完,可分几次教。整首儿歌记住后让幼儿常念给其他人听,以训练幼儿记忆和语言流畅。

②随时告诉幼儿所看见的物品名字,并尝试让幼儿分类。如告诉幼儿交通工具有汽车、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动物有小狗、小猫、小鸡、鸭子等。有利于幼儿知识的系统化。

③幼儿在开口表达或复述故事、背儿歌时,父母一定要注意倾听,这样即使幼儿有表达的欲望,也能注意到幼儿语言中的不足,可以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岁幼儿的智力和行为特点

语言发展新阶段

2岁宝宝语言发展再上新台阶,词汇量又一次爆炸式增长,宝宝用语言表达需求的能力更强了,有能力与父母进行交互式对话了。与此同时,宝宝对语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使用新词和妈妈对话。父母的赞赏,可极大激发宝宝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兴趣。

独立性和自律能力

2岁的宝宝独立性不断增强,开始有了自律能力,并特别在意自己的感受。宝宝开始尝试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感受父母对他的情感。但由于宝宝的认知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当妈妈为了避免危险而制止宝宝做某件事时,宝宝感受到的可能是妈妈“不爱他了”。宝宝看到的是妈妈外在的表现,感受到的是妈妈“不友好的态度”。所以,当妈妈要严肃而坚决地制止宝宝做某件事时,首先要告知宝宝“妈妈是爱你的”,这样就会让宝宝的情感发展保持在良性轨道上。

喜欢帮爸爸妈妈做事

现在不能只是爸爸妈妈帮宝宝做事了,父母要教会宝宝帮爸爸妈妈做事,教会宝宝自己做自己的事,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宝宝动手做事的能力,还能培养宝宝热爱劳动的品质。让宝宝参与日常生活中琐琐碎碎的家务事,也是开发宝宝潜能的方法之一。

手眼协调能力

宝宝手眼配合越来越好了,会很耐心地把带小眼儿的珠子一个一个穿成串珠。只要是宝宝想做的事情,几乎都要尝试着去做,尽管有时显得还比较笨拙,但宝宝不会气馁,坚持把事情做完宝宝开始凭借自己的想法,画一些有意义的图画,如月亮、太阳、苹果、香蕉;宝宝还会化解尴尬,宝宝画的香蕉黑乎乎的,妈妈问香蕉长得这样啊?宝宝则诙谐地告诉妈妈,他画的是烂香蕉。

锻炼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宝宝从2岁向3岁迈进,这个阶段最重大的进步,就表现在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上。把宝宝玩具放到高一点的地方,当宝宝想要高处的玩具时,妈妈不要马上就把玩具拿下来给宝宝,而是用启发的口气问宝宝,能自己拿下来吗?不要等宝宝回答,你紧接着说,我相信宝宝一定能想办法拿到它。这时,宝宝可能就会把小凳子搬过来,站在凳子上,通过让自己“长高”而拿到玩具。如果宝宝这么做了,父母一定要表扬宝宝,让宝宝尝到完成任务的喜悦,产生自豪感。这样愉快的经历,会激发宝宝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探索精神。

无暇顾及“小事”了

告别婴儿期,刚刚进入幼儿期的宝宝,尽管有了巨大的变化,但还能找到婴儿期的影子,宝宝还会不时地喜欢在妈妈怀里撒娇,用小手摸一摸妈妈的乳头,回味一下吃妈妈乳头的感觉。2岁的宝宝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了,宝宝有更多的事要做,有更多的愿望要实现,有更多的事情让他感到新奇,有更多让他感兴趣的事情,有了更强的探索和冒险精神。

强烈的自我意识

2岁的宝宝有了“自我意识”,最明显的特征是“那是我的”,想从宝宝手里拿到属于他的东西,可要费一番周折。如果不想把他手中的东西给你,不再是把小手高高举起或藏到身后,而是义正词严地阻止你要他的东西。果果“手松”,无论多好吃的食物,多喜欢的玩具,只要有人要,无论是大人宝宝,他都会慷慨地递过去。这是为什么?难道果果没有“自我意识”?一个小妹妹要果果的气球,果果玩性正浓,哪里会舍得给妹妹,可妹妹哭着喊着要,果果默默地递给了妹妹。当果果把头转过来的时候,我看到果果眼里充满了泪水,果果不到3岁,正是“护东西”的年龄,他把自己心爱的东西给出去,是仁义使然。

需要讲明事情原委

宝宝会展示很多令父母惊奇的能力,好像什么都懂。有时宝宝也会“混”起来——违拗了他的想法,不答应他的要求等等。教养良好的宝宝,只要妈妈和他讲明事情的原委,他就会像个可爱的小天使,很快乐地接受妈妈的安排。1338

调皮的宝宝

宝宝动作之快,简直出乎妈妈意料。放在茶几上的杯子,还没等妈妈拿起来,站在妈妈身边的宝宝,会蹿到妈妈前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它撩到地上,看着摔在地上的玻璃碴,稍微一愣,很快就玩自己的去了,全然没有了以往的害怕。

听懂“不”的含义

2岁以前的宝宝,妈妈越不让他动的东西,他越要动,那是不理解妈妈的话,是由于妈妈的提醒,宝宝才走到东西跟前。2岁以后的宝宝,可就不这样了,开始领会妈妈的话,知道“不”的含义了。如果宝宝没有听从妈妈的话,这可不是没有听懂,而是就想这么做,以显示他的能力。即使不爱活动的宝宝,到了这个月龄,也不会老老实实呆着不动。

极强的模仿力

这时的宝宝,有极强的模仿力,也有极强的模仿欲望,妈妈要干什么,他就要干什么。2岁前的模仿大多是后滞的,或许几个小时后,或许几天后才开始模仿妈妈的动作。现在不是这样了,马上就要行动。如果妈妈拿着墩布拖地,宝宝马上就要抢过来干,成了“小捣乱鬼”。可也有的宝宝喜欢自己玩自己的。宝宝的模仿力不但很强了,还可以模仿一些比较复杂的动作,如用锤子钉钉子,有时会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不但像爸爸一样用锤子钉钉子,还可能用锤子钉其他宝宝认为应该钉的东西。

合作精神

宝宝开始喜欢和小朋友玩耍,但还缺乏合作精神,还不懂得和小朋友分享快乐。这是正常的,不能因此认为宝宝不合群。父母没有必要煞费苦心教育宝宝,如何与小朋友分享游戏;没有必要劝导宝宝慷慨解囊,把他喜爱的玩具或食物送给小朋友。这会让宝宝有“劣势”的感觉,对哭着喊着要东西的小朋友也没有补益,倒是怂恿了那位小朋友抢占别人的东西。如果宝宝从小朋友手里抢东西,没有必要用语言教育宝宝,宝宝还不理解妈妈的语言,妈妈只需说不可以拿小朋友的东西,然后把东西还给小朋友就可以了。有时,如果妈妈硬逼着宝宝把东西还给小朋友,常令妈妈懊恼和沮丧,因为宝宝就是不听从妈妈的话,甚至会因为妈妈的强迫而号啕大哭。宝宝就是这样任性,不能就此认为宝宝的品德有问题。

3,4岁儿童心理与行为  

有些人称3岁儿为一种“完成期”,也有人称之为“所有的出发点”,其实两种说法都包含着3岁儿的形态。

和1、2岁儿相较之下,3岁儿不管在哪一方面都已经开始成长。尤其是和混乱及粗暴的2岁儿互作比较的话,3岁儿可说是编制的完成期。同时,3岁儿也立足于人类文化性的出发点,他们透过文化认知,将所有最原始的本性隐藏起来;因此,3岁儿的成长可视为一个阶段分水岭。对好动的2岁儿感到疲惫不堪的父母,可以从小孩到3岁后体会到安详的感受了。

尽管3岁儿思考能力幼稚,但却有灵敏而丰富的感情;在生活习惯上有着明显的成长,而运动机能也已减少危险性。至于排泄方面,也不再那么需要大人帮忙了。

在社会方面,3岁儿已有显著的成长,交友的层面扩大,而游戏的种类也更加活泼;另外,对他人的感情动向及表情也很敏感,当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和别人保持和谐及友爱的关系。

不过3岁儿在夜晚时间比较难应付,假如这个时候由白天上班的父亲来陪伴,情况可能好一些。

不感觉累时,3岁儿会活蹦乱跳地参与团体游戏或独自享受游戏的乐趣,各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他都想试试看。在会话能力方面有进步,听话及说话的态度也都非常认真,对指导及规则都乐于遵从,这时大人应多给予指导。而且,为了博取小孩的信赖、尊敬和喜欢,大人要扮演着适当保护者的角色。

依照一般情形而言,3岁小孩有接受集体活动指导的必要,并且注意家庭以外的教育是否能为小孩所接受。

当然,小孩成长过程中,除了接受父母提供的各种新课题以外,大人有时也应该听听孩子的意见作为参考。

1、 敏感的情绪

感情中有一种最早萌芽的原始感情,我们称之为“情绪”,而幼儿的感情几乎为情绪所左右。婴儿的情绪最初只有快乐和不快乐两种,其后如树分枝般地,2岁以后就有爱、得意、喜悦、愤怒、恐惧、厌恶等各种感情。

2岁儿的情绪大多是冲动性的,容易兴奋、感情起伏大;和2岁儿相较之下,3岁儿情绪就稳定多了。此时,大人便可以发现孩子的感情非常丰富且敏锐。由此可知幼儿的情绪比其他语言、智能发育得更早,他们对事物往往不加以理解而直接以感情直觉去判断。所以与其对幼儿说教讲道理,不如诉诸情感效果来得好。看见父母吵架,他们会在一旁哭泣;见母亲与奶奶之间不和,也会安慰妈妈说“今天奶奶不在真好。”

还有,他们对成人之间亲密的感情也会敏感地接受与反应。有一位母亲说这样说:“我在看一部三角关系的电影时,不知不觉为剧中人物的命运而叹息流泪,想不到坐在一旁的3岁女儿也跟着掉眼泪,可真把我吓了一跳呢!”3岁儿并不懂剧情,只是被母亲的情绪感染,3岁儿就是这般的敏感。

如果双亲有困难,3岁幼儿会非常懂事,如需要帮忙他还会适时伸出援手。双亲高兴,他们也很高兴,甚至会说:“妈妈今天很开心!”

在这种情境下,双亲如果要管教幼儿或禁止他们做某种行为时,只要以不愉快的感情去刺激他即可。不过说是容易,如果真正要做却是相当难的。因为每一位父母在命令幼儿时,自然而然都会变得严厉起来;而想禁止幼儿做某件事时,又会表现得犹豫不决、态度暧昧不明。

各种情绪当中“恐惧”对3岁儿最为强烈。不曾见过的动物、黑夜或看不到双亲在身边等。都会使他们感到恐惧。“忿怒”的情绪在2岁时达到顶点,到3岁则趋于缓和,所以3岁儿较少发脾气。“嫉妒”的情绪多半由于弟妹分享父母的爱。3岁儿也较少啼器,因为他已学会用哭以外的方式提出他的要求,所以哭闹使父母心烦的情形也较少,他们已能体会双亲的心情了。

如果3岁儿若动辄发脾气的话,双亲就得好好检讨。3岁儿在“爱”、“幽默”、“美”方面的情感变得十分丰富,由于情感会随着成长而丰富,使经验的累积变得稳定、多情,所以父母必须慎重处理。

2、 爱的学习

当幼儿有了弟弟或妹妹时,他就要开始学习与弟妹分享双亲的爱,这对幼儿来说,是相当不容易做到的。

对3岁小孩而言,学习分享这件事确实很困难。不过,能尽早让他体会人生的无奈,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所助益的;否则等到他长大以后,这份独占的爱才突然被分割,以致心理上受到打击。因此,始终让幼儿认为一切的爱集于自己一身,那对他而言才是真正的难过。若是这样,幼儿将来上幼儿园会认为园里的老师、朋友都只属于自己所有,反而会受到取笑或责难。所以即使有些困难,也该让3岁的幼儿知道“爱是必须与他人分享的”。

爱虽被分割,但是在3岁幼儿的心灵中,另一种爱却悄悄萌芽了,而这种新的爱将能改变他的情绪;因为爱虽是一体却有两面,那就是“爱”与“被爱”。

过了3岁,幼儿开始寻找爱的对象。有些人对这种说法也许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孩子所需要的只是大人的疼爱;事实上,小孩出需要拥有爱的对象。

当然,他无法一开始就去爱家中所加入的婴儿,起初会满怀嫉妒,但是天天与婴儿接触,日子一久,爱就会慢慢滋长。同时,在这之前,先让他经历爱其他对象也很好。

这时孩子的生活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小宠物,像布制玩偶、洋娃娃、甚至婴儿时期的玩具等,不过他最中意的还是有生命的动物。

然而,像小鸟、金鱼等反应不明显的动物,并不适于幼儿饲养,而猫似乎也较适合老人趣味;所以具有活动及积极性等特色的狗,才是最理想、最讨人喜欢的。

孩子喜欢狗,而狗也喜欢孩子,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容易成为一体。由这种经验可知,幼儿渴望照顾与疼爱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开始尝试与被爱不同付出爱的喜悦。

尤其是备爱大人宠爱以及兄姊呵护的老么,更需要爱的对象;此时并不需要特别珍贵的名犬,反而是弱小的狗最适当。

有些神经质的母亲深怕饲养的小狗一旦发生意外,会使幼儿痛苦而不敢饲养动物;但是果真有这么一天,相位那只小动物留给幼儿爱的经验已足够弥补悲伤。更何况这种失去所爱的痛苦,幼儿迟早都要面对的。

爱与被爱二者平衡,幼儿才能理解“爱”的真义。

3、 教养方法

在育儿的生涯中,父母也许会陶醉在1岁儿的天真无邪里,以为这种样子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一旦目睹2岁儿的反抗情绪才有所醒悟。正当他们耽心这种反抗不知要持续多久时,步入3岁的幼儿却又表现出另一种温柔的面貌,令他们着实大吃一惊!

3岁儿有着可以治愈父母“育儿恐惧症”的沉着;他很安定,却自我意识渐渐增强,凡事请求的情形也不见了,已不需要信赖父母来消除心中的不安。

在语言能力方面较以前进步,大人说话的内容比较容易懂,能自我表现,与人相处的情形良好,对于父母的命令都能听从。

当他给予大人帮忙时,最喜欢看见大人高兴并给予肯定,因此3岁儿特别喜欢帮助人。

无论在家里、在朋友中,他开始培养忍让、等待等耐性。

人们一向认为3岁是开始教养的年龄,这表示3岁儿已经到达开始需要管教的年龄;不过,也不能操之过急,必须确实、按部就班地引导他自动自发去做。父母若急于教育、要求太多,会使3岁儿变得被动且扼杀了他的独立性。

目前幼儿教育的科学理论正逐渐被确立,教导幼儿只要依循科学的育儿方法必能收效:

(1) 因材施教

3岁的安安小时候不管做什么事总是慢条斯理,经常被其他小朋友催着“快点、快点”,连父母对她的缓慢有时都会觉得不耐烦。但是有一天,几个小孩同时帮妈妈做一件事情时,就她做得最彻底、最仔细,这使妈妈恍然大悟,原来她花那么多时间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要她快,势必做得不仔细。

而她这种个性并非妈妈教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父母在管教子女时,必须配合他们的个性,也就是因材施教才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 选择合适的课题

把5岁小孩的课题硬塞给3岁的幼儿,然后对别人夸耀:“我的孩子已有5岁的水准了!”这样一来势必苦了孩子。况且,这种情形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终有一天他会失去兴趣,所以这并不是科学的指导方法。

视幼儿的发育情形,最初给他稍低水准的课题,等他达成后给予夸奖;然后再提高标准,但给予不能过于勉强,否则幼儿会丧失兴趣。

当然幼儿在完成课题时,千万别忘了夸奖他,这是促进他学习的原动力。

(3) 明确定出范本及目标

教导孩子时可先让幼儿看范本,再告诉他:“在外面遇到认识的人要打招呼说:‘您好’”并示范给他看、让他模仿,有不当之处立刻加以纠正。

不过,只教他形式,而不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即使他照做了,也缺乏打招呼的诚意。因此大人还得让他了解打招呼的意义是“表示你遇见对方心里高兴,如果你不跟对方打招呼,他会以为你讨厌他。”幼儿懂得这些道理以后,跟别人打招呼时就会面带微笑。面对3岁儿的微笑,任何人都会打从心底感到愉快,这样就达到打招呼的目的了。

(4) 机会教育

一次家中来了访客,3岁的冰冰很兴奋,但又无法加入大人的谈话,于是他烦燥地在客厅里钻来钻去,最后把一壶热茶打翻,手也烫伤了。

从那次惨痛的经验里他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有客人的时候,小孩必须在自己的房间里玩或看画册。

许多事情都可让幼儿得到机会教育,所以不管结果是好是坏,都应该让幼儿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样做才对”。

(5) 承认他的心理状态并加以勉励

凡是眼睛所看得到的,都容易成为你教导幼儿的题材,但是孩子的心理状态却常被大人所忽视。

善解人意、忍人所不能忍的美德,在3岁儿身上经常可见。但是大人往往忽视而不加以适时的嘉奖或鼓励。

一位每次到超级市场就吵着要吃冰淇淋的孩子,某次跟妈妈去购物时,妈妈事先和他约定不能买冰淇淋,于是他拼命地忍耐;妈妈知道他一直在忍耐,便适时地夸奖他说:“你忍耐得很好哦!”小孩听了也很高兴地回答:“妈妈怎么会知道?”由此可见因为他的忍耐受到肯定,使他得到一种满足感。

(6) 教养必须彻底

有些父母管教子女都只有三分钟热情,想到时就说:“睡觉前要说晚安”、“吃饭时间要把电视关掉”,但讲过之后自己也忘了;等到突然再想起时,才急急地训示或加以责备,这就是他对子女的教养不够彻底,小孩往往也不知道自己何时会被斥责而感到不安。西德的科学家曾经用猫作实验,不定时给猫不同的食物,结果那些猫都显得非常恐惧不安。

所以教养小孩不能随兴而行,一定要配合小孩的成长状况立下长远的计划,按部就班地给予适当的课题与教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6岁早教训练方法
(转载)幼儿值得看21类134绘本(再不用乱买费心了,收藏转起)
数学启蒙,居然可以从1岁开始?掌握好方法轻松让宝贝爱上数学
很实用:父母与小朋友的“分房睡指南”
小孩啃咬手指?心理学者有妙招
李玫瑾教授:孩子睡觉时如果出现这“3个反应”,暗示大脑发育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