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刀诊疗注意一二】


针刀
诊疗注意一二

 

    常有人问我,针刀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规避风险,就这类话题。我想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感受,随写一二,可能有些错误,望大家指正。

    首先在心态上,就应做到端正。当我见到学生手忙脚乱地贴创可贴、消毒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提醒他们“静下心来,戒骄戒躁,如果静不下心来,学习也会打折扣。”的确是这样子的,只有静下心来,才能集中注意力地全身心投入,把事情办好;心静使人思考,指引着人迈向成功。如果行针刀治疗时,还想着别的事情,针刀治疗自然做不好,这其中会不会潜伏着一些风险,不言而喻。

    然后是细节,做到细致入微。医学是严谨的,容不得半点粗心大意,无论在操作细节上,还是疾病的诊断过程中,留意每一个细节。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做好细节,是走向成功的前提。如针刀操作前的准备,看似简单,就拿无菌操作来说,一些医生不重视,行针刀治疗,连无菌手套都不带;施术部位直接酒精棉球一擦,就下针了等等。这样的话,严格无菌操作没有了,引发术后感染的可能性就一直存在,再者会令患者对针刀产生误解所以,操作者穿隔离衣口罩对操作部位严格消毒,像对待手术一样重视严格无菌操作应作为针刀人必备的素质。

   其次是选择好针刀适应症,不盲目地去治疗,可以很好的降低针刀临床风险性。就针刀临床治疗来说,明确针刀治疗病种、范围、很重要近年来,虽然针刀的治疗范围在逐步扩大但对于针刀医生自己而言明白自己了解哪些疾病这些疾病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病理改变是什么等等,我们所能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做好对适应症疾病的良好预判是非常重要的对疾病做出正确的预判,治疗有把握的学会放弃一些没有把握、风险较大的。学会放弃是作为一个医生必备的素质。一些医生时常抱有尝试的态度对待治疗,可能会加大潜在的风险。就我自己来说,从事工作这么多年,也在尝试着一些新方法、新思路,这些尝试都保证在可控范围之内首先要充分掌握这一疾病从病因到病理,到生理的改变,清楚这一病变是否能够转归在理论成熟的情况下,认定这个疾病可以通过针刀治疗;能够对术后疗效做出较好预判;同时,此时运用针刀治疗要好于其它手段;然后,制定严格的治疗方案,最后去实施。在不给患者带来伤害的情况下,尝试治疗并不为过。本来治病就是一个探索过程所以,我的这个不尝试治疗,指的是不要盲目的治疗。

   再其次,正确地定位自己的临床操作能力、技术水平对于初学者或者临床操作水平有待不断学习的务工作者,操作上存在一些不熟练的问题很多复杂解剖尚不清楚的时候,务必不能盲目行针刀治疗,以免伤及重要的血管、神经或脏器,以免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最后,说一下在疾病诊断上的一些情况。简而言之,就是明白哪些疾病可以做针刀,哪些情况下不能做针刀。

    急性,不明原因的疼痛患者突然出现的疼痛。而且,这个部位从来没有疼过,最近也没有伤到自己说不清疼痛的原因。咱们查体的时候也没有触及明显的痛点而且是弥漫性的。大家就要注意了这种情况下不能做针刀。因为,很可能是肿瘤的转移,或者是椎管内的肿瘤压迫。再者,注意原来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因为,心脏病患者的心绞痛的部位和方式是不定的。有时是左肩部疼痛,有时是后背部疼痛,有时还会是腹部疼痛,最常见的就是前胸痛。所以当出现此类疼痛的时候更得注意了别盲目地进行痛点的治疗。还有很多其它腹部脏器的病变的放射性疼痛都会出现急性的疼痛传导。急性的外伤史患者出现的疼痛比如,患者最近摔跤了,而且,年龄偏大,屁股坐在了地上,起来后腰疼,当时不重没有在意最近腰疼了,来就诊。她不会告诉你,她有这一经历。假如,她的疼痛部位在胸腰结合部的时候,而且,稍一触及棘突就会出现剧痛时。要想到有没有压缩性骨折的可能多见于老年妇女。急性的挤压伤和扭伤三天内也是不主张做针刀处理的。此时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冷敷为主。假如,水肿已经很重,已经出现局部循环障碍的体征,这个时候可以行针刀减压。比如,骨筋膜腔室综合症,急性感染性病变都可以进行针刀治疗的。

    当急性外伤已经超过三天了。而且,局部的压力较大,肿胀明显,此时,完全可以通过针刀来减压,达到促进坏死物质的吸收,加速血液循环,保护组织,使正常组织不再受到损伤,促进修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所以一般认为,外伤只要超过三天,需要针刀治疗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针刀操作。但是,此时做针刀的解释工作非常重要,因为,患者可能对针刀有误解的,还是不做为好。

    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急性疼痛,一定要分辨清楚,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这样,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亚急性期的针刀治疗选择:咱们常说的亚急性期一般是指外伤或者炎症在一到三个月的时期,而且并没有体征和症状的完全消失。此时针刀可以操作。假如,症状和体征并不明显,也可以再观察到三个月后看情况决定是否针刀的治疗。假如,在这一期间,症状不缓解,而且,还有加重的可能,已经达到针刀的治疗条件,此时可以选择针刀治疗了。

     慢性期疾病的治疗:其实,我们治疗的疾病,多数是慢性病,只要符合条件,而且患者理解接受针刀,那么,可以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也排除了针刀治疗的禁忌症,就可以认真做了。

    

    操作部位的研判。对于准备操作的组织解剖一定要有明确的了解这个非常重要。比如,后枕部的操作在治疗前就得明白此处的解剖。病变的是哪条肌肉这束肌肉在什么位置,它的周围都有哪些其它的解剖组织。比如,头后大小直肌深层的枕骨大孔内的神经组织及椎动脉等。针刀在操作时注意的就是不能伤到无辜尤其在脊柱周围。很多医生伤到过硬膜囊,出现脑积液漏,这是轻的,也有直接伤到脊髓的、椎动脉的。在胸椎处刺破胸膜引起气胸的,在臀部治疗刺破臀中动脉的引起血肿的。这里面除了解剖上的不熟悉外,还有操作上的错误。过去针刀老师教的就是,定点、定位、加压、分离、快速刺入。现在的很多针刀人都给省略了。只想到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直接快速刺入,直达病灶。这样肌肉内的神经和血管就没有了躲避的时间,很容易误伤。再者,这样快速操作的另一个容易失误的因素,就是不能层层突破无法到达真正的病变。或者穿过了病灶,而到了骨面,操作层次错误,同样会带来无效,而且,还容易加重症状,给患者带来痛苦。也是医疗纠纷的一种诱因。所以,我都是提倡慢针刀。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快速刺入皮肤,到达皮下脂肪后,再行慢针刀,慢慢加压逐层进入肌肉寻找病变组织在病变层内进行治疗。在病变层治疗的时候同样不能盲目快速穿刺,慢慢进针,逐层切开为好。这样的操作不会伤到正常的组织及组织内的神经和血管就不会有血肿的形成。这是操作上的要求。

    对病变判断是避免风险的另一重要因素:

    咱们得明白肌肉病理变化的层次。也就是说,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了病变,咱们得通过正确的查体确定是哪一肌肉的病变,这一肌群在哪一层,它的浅层是谁,深处是哪一组织。病变周围都有哪些神经和血管及其它器官。在人体内大多数是先损伤浅层肌肉,由浅入深的引起其它肌肉的损伤。所以,多数情况下,只要治疗浅层肌肉病变即可,针下无阻力,落空即出针没有必要去进行深处的探查。除非咱们的诊断就是深处肌肉的损伤。比如,腰方肌的损伤。记住,通透病变为主。

    明白真正的病变组织是谁。拿腰骶部疼痛来说,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腰骶部软组织的损伤。开始对着此处进行治疗,往往有效但是不持久或者根本无效。此时,也不静下心来好好考虑是不是诊断错了。马上应用其它的方法继续操作,比如,激素、膏剂、口服镇痛药等等。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静下心来重新诊断。看一下这个部位的张力来自于哪里是不是其它部位的病变引起的,比如胸段的竖脊肌等情况。也就是说,针刀治疗要精确,病变的诊断最重要。

    明白治疗后的组织修复时间,患者可能出现的哪些反应。根据病变的不同,操作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患者的感觉也就不同。比如,没有负重的部位的治疗,颈椎部位的治疗,一般治疗后患者在两个小时内会有明显的感觉,酸胀、痛,以后感觉轻松多了。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头晕的感觉、伴有恶心等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针刀术后的反应。可以做针刀之前和患者说清楚得到患者的理解再行针刀治疗。一般我是要求一周做一次这样给病变组织一修复时间。

    让患者注意的事项,术后三天不洗澡,避免过重的劳动,纠正不正确的姿势,戒掉不良嗜好按时进行治疗。

    针刀治疗的禁忌范围:

    过去,我们在针刀治疗时就提出了很多的治疗禁忌,但是,里面也会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咱们修正一下。

   (1)急性细菌感染的疾病,包括内脏疾病的急性期。

   (2)血液疾病的存在,凝血机制障碍者。

   (3)急性损伤期存在出血倾向的。

   (4)不可逆的疾病。比如,完全性截瘫,神经元的坏死等。

   (5)患有精神病、对针刀猜疑的不能治疗。

   (6)恶性高血压,重度脏器衰竭的病人,比如,重度冠心病、心肌梗塞、重度肝硬化等。

   (7)诊断不明确的不治。

   (8)传染病者不治。

   (9)体质极差者不治。

   (10)对于严重病变、患者及家属要求极高的不治。比如,严重变形的类风湿、成型的强直性脊柱炎等。

   (11)不适合针刀治疗的当然不治了。

    我没有写的那么复杂,再说了过去说的一些不能治疗的疾病和禁忌症并不完全准确。比如,过去皮肤感染的部位不能治疗,现在的皮肤溃疡、脓肿的针刀减压。糖尿病的治疗,高血压的治疗。现在都有明显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创新治疗方法:阳氏​小刀针疗法
柴晓峰 走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误区
神奇的“小针刀”,到底是针还是刀?
【《针刀治疗内科疾病的诊疗思路》——高雨医生主讲】
针刀操作技术
针刀医学临床问题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