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留守儿童痛谁知?
 
    6月9日晚,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疑似自杀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四兄妹中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的新闻屡屡见诸媒体,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有人说“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但留守儿童的家园不是花园,而是荒原。在荒原上,他们被闷死,被撞死,被强暴,或者再也无法忍耐孤独与贫穷,集体服毒自杀。”


  【农村留守儿童超6000万】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进展,留守儿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约相当于英国人口总和),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独居留守儿童超200万】全国妇联公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37%,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这是要特别给予关照的留守孩子。


 【学龄前留守儿童快速增长】全国妇联的相关报告指出,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与2005年相比,小学和初中学龄阶段留守儿童分别减少了89万和226万,共减少315万,降幅为9.65%。可见五年间,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少。


  【劳务输出省份留守儿童最集中】据统计,留守儿童在各地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高度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73%。其次,安徽、广东、湖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占全国百分比也很高,分别为7.26%、7.18%和7.13%。


  【留守儿童面临问题——心理】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无法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严峻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进展。


  【留守儿童面临问题——教育】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数据显示,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达5.12%;隔代照管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甚至有8%的祖父和25%的祖母未上过学。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抚养和教育留守儿童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留守儿童面临问题——安全】由于儿童本身防护能力弱,加之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或是未能落实监护责任,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损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另外,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峻后果。


  【留守儿童面临问题——健康】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一般特点,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一般非常节俭。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成长十分重要,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保持温饱的生活。甚至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或者干脆硬“扛”。


  【应对措施——设立儿童托管机构】设立专门的校外托管机构,能够给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提供一些帮助,解决家长因外出务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困难。如成都市财政每年按照每个区县20万元的标准拨出专项资金,再由各区县按实际情况建立家庭服务中心,同时在乡镇建立学生、儿童托管的公益机构,充分利用镇乡合并后的闲置资产作为托管用房,管好、看好、养好属地留守儿童。


  【应对措施——推广全日制寄宿学校】可以在农村推广建立全日制寄宿学校,由学校设立专职治理人员,负责对住校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日常生活的集中治理。这些寄宿学校可为“留守儿童”建立学习和生活档案,同时开设亲情热线电话,外出打工的家长可以经常与学校和自己的子女保持联系,经常了解和把握孩子的所思所想,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应对措施——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准确地把握和了解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因此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不失为可选之策。如安徽和县各镇村分别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给每个“留守儿童”确定了联系人,学校原则上每周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做到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互相沟通,并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


  【如何让父母之爱不再遥远?】毕节留守儿童的悲剧,只是全国众多留守儿童命运的一个极端缩影。有评论指出,仅仅寄期望于督促农民工承担起儿童监护责任不切实际,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在中国畸形的城乡二元结构与不平等的权利格局。只有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教育等制度的壁垒,农民的权益和收入得以保证,他们的子女才能真正不再饱受离散之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全部纳入有效监护范围
图说:留守?流动? | 1亿孩子的伤感童年
留守儿童的产生及其社会危害性
河北省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成长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